赤胆忠心铸师魂

耕耘者

<p class="ql-block">  赤胆忠心铸师魂</p><p class="ql-block">——记人民教师张松叶老师</p><p class="ql-block"> 文 岳玉根</p><p class="ql-block">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民教师能够得到国家重视,人们尊重,是因为呕心沥血育桃李是他们的本分;毫无保留授知识是他们的情怀;书窗夜深批作业是他们的常态;文思苦扰两鬓雪是他们的艰辛……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倾注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上,理所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河曲县退休老教师张松叶教书育人一辈子,从教35年。从小学教师到中学教师,从中学教师到联校长,从联校长到教育局干部,她一步步走来。她把自己终生的心血倾注于党的教育事业。教育情、师生爱、动之情、晓之理、喻之义、施之礼贯穿了她的教育生涯。她用美好的德行熏陶学生;她用严谨的学风规范学生;她用真挚的情怀关爱学生;她用渊博的学识教诲学生……使学生知书明理,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德才兼备的可用之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的张松叶老师已经年逾八旬。耄耋之人纵情于书山墨海,畅怀于诗文之间,笔耕不辍,壮心不已。情随笔墨飞扬,文自笔尖流淌。</p> <p class="ql-block"> 山坳里的育苗人</p><p class="ql-block"> 1962年秋天,刚从晋北师专毕业的张松叶攥着分配通知书前往小山村鹿固小学报到,看着这荒僻山庄,简陋的校舍,浮想联翩,心有不甘。她本想师专毕业再升本科,却被发配到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村,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 。自己相当“女状元”,偏偏当上“孩子王”。不甘藏在心里,心病挂在脸上。直到周校长那句“河曲的状元,得靠咱自己培养”,让她想起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要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这才咬着牙留了下来。她从山里娃渴求知识的眼神里读懂了山村教师的价值和使命,慢慢地爱上这份职业。 </p><p class="ql-block"> 她既是辛勤的园丁,又像慈祥的妈妈。她的情绪,她的心态,她的喜怒哀乐,她的一切的一切 都随着学生的需求而动,她把自己的爱和青春完完全全奉献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她“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她把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和师德的规范做到极致。她既重视文化传授,又强调学生的道德成长;她既鼓励优等生不骄不躁,又有办法和能力把刺头生引入正道;她既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一月一次全班同学理发,一月一次换座位,帮学生包书皮、订本子,为学生缝缝补补钉扣子,家访,补课面面俱到 。难怪家长们都说“张老师比我们更关心 孩子,孩子最听张老师的话……”过了多少年,她的学生仍然深有感慨地说“张老师的嬉笑怒骂都是爱,张老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情”。</p> <p class="ql-block">  根植于山石中的教育者</p><p class="ql-block"> 1974年,张松叶被任命为寺墕公社联校校长。那时正值“教育革命”,什么“反潮流战士”“白卷英雄”甚嚣尘上。读书无用论在教育界蔓延。而张松叶校长则始终认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下一代是学校的职责所在;是国家发展的人才所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学好知识是学生求学的根本。她认为:“不让孩子读书,才是误人子弟!”在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氛围时期,也组织学生学工学农,但始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p><p class="ql-block"> 张松叶老师在寺墕联校任校长的八年期间始终身先士卒,以身为范,总结教育经验,探索教学途径,关心教师的事业与成就,关注学生的学业与成长。这个联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校风焕然一新,学生成绩突飞猛进。张校长功不可没。整个联校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怎能不让人探究其治学之道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为振兴中华,培育良才,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是她教学管理的总体目标。</p><p class="ql-block"> 二是强化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是他治校的主要手段。</p><p class="ql-block"> 三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关心教师生活,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一支业务水平精,敬业精神强,思想素质高,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他从严治校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四是她身先士卒,事必躬亲,处处以身为范,是她起到了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不妨列举两个实例探访张校长作为领导者凝聚教师合力,共创教育成就的人格魅力吧!文革后,学校经费不足,困难重重。教师连肚子都填不饱,张校长带领教师们勤工俭学。在荒山开荒造地种植蔬菜、土豆,以解决师生的伙食问题。开山点炮,她第一个冲在前面。女教师分娩,她亲自接生。这样的女校长谁能 不为之折服呢。教师们说“有这样的女领导,谁还不尽心尽力地工作呢!”</p><p class="ql-block"> 1982年,张松叶老师调回河曲县教育局工作,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5年。直到1997年光荣退休。</p><p class="ql-block"> 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张松叶老师无怨无悔,默默奉献。凭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赤胆忠心,凭着艰难跋涉奋斗不止的毅力和精神取得骄人的成绩。有着自己丰富传奇的独有经历,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历史性的积极贡献。自然,她也获得人们的敬仰和称赞,获得无数次表彰与嘉奖。</p> <p class="ql-block">  永不衰竭的青春活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张松叶老师及时调整心态,适应退休生活。她觉得养尊处优,无所事事不是自己所要的晚年生活,也不符合自己的性格。</p><p class="ql-block">她总觉得自己还有余热尚可发光,还想在有生之年为弘扬正能量鼓与呼,为振兴中华拼与搏。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机撰写讴歌真善美的文章,不遗余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赞美身边的好人好事。焕发着她熠熠生辉的第二青春。</p><p class="ql-block"> 张松叶老师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衷撰写文章,撰写峥嵘岁月,抒发桑榆情怀。出版《松海听涛》诗文集一部。洋洋洒洒十三万余字,用她的过往,用她的履历,用她的情怀感动着读者。字里行间洋溢着‘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圈圈爱心。她把对党之忠、工作之责、父爱之深、母爱之厚、夫妻之情、朋友之诚写到极致。这是她人生过往的纪实,这是她纯洁心灵的呼唤。</p><p class="ql-block"> 张松叶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获得全省征文优秀奖,获得“河曲县教育系统老有所为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得“百姓学习之星”称号……更获得人们的敬仰和尊重。</p><p class="ql-block"> 张松叶老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打折扣。言传身教,以身为范。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真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在张松叶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师魂,人民教师之魂。张老师是我们国家1793万人民教师队伍里的一员,我们庞大的人民教师队伍里,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这种师魂。这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未来的希望。师魂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忘我的付出,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一种仁爱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 作于2025年8月 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