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漫诉》

江乐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又是一个秋天,人生总有太多来不及,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这些年,总有人说我的文字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浓浓的故土情结。要知道,是那片厚重的乡土赋予了我书写的灵魂,苦难是文学根植于土壤中最具生命力的源泉,从鲁迅的《阿Q正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沈从文的《边城》,刘程亮的《一个人的村庄》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再到迟子健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无一不是在广袤的乡土大地上汲取了文学著作的营养,成就了不朽篇章。倘若有一天我再也写不出如此沉郁的文字,那便是我的人生已经麻木,对生活失去了奢望。趁还有敏感的思绪,我愿用平实的语言记录这一路跌宕起伏的人生,记录这一路风雨兼程的跋涉,记录这一路潮起潮落的聚散。</p> <p class="ql-block"> 人间一趟,尝尽冷暖、看遍繁华、体会炎凉、悟透虑无,历经世事后的沧桑已然深刻进了厚厚的心墙,那将是写给自己人生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个平凡人的轨迹。人生自古多聚散,聚散路上寻常步,人生总有数不尽的聚散,在2025年这个秋天再次如期而至。“飞蓬各自远,且尽杯中酒。”,羡慕李白别离时的狂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喜欢苏轼面对聚散的超然。细数流年,满是“聚散苦匆匆”的况味,有些相聚突出其来,有些别离毫无章法,岁月从来不是匀速流淌,多少离别似潮汐退去后,再回望时,每段故事都值得珍藏,再回忆时,每一个细微的情节犹如一匹八百里加急的马,踏过晨昏,涉过万水千山,再次将曾经的悲喜准时送达。</p> <p class="ql-block">  今夜,我又该怎样写下这个漫卷心绪的秋天啊,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那般一反常调的无二,还是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般令人哀愁的情调。生涯经岁冷,甘苦自品味,一路跌跌撞撞,一路风餐露宿,到最后才懂得,何处是来路,何处是归途?我们这匆忙而又短暂的一生,刻在岁月间的印记,留在时光中的身影,终将灰飞烟灭,荡然无存,唯有活在文字中的灵魂属于自己。</p> <p class="ql-block">  今夜,长街寂寥,风过、冷月高悬,墨染心田,却道不尽意为何物。渠河水、巴山夜、檐牙雨、阶上苔衣、槐下老翁,这些零碎的画面阵阵袭来,像一个久未蒙面的故人,急切地倾述别后的境况。今夜,端坐案前,若问心思落何处?用审视之心叩问这一路的颠沛游离,何去何从已不再重要。愿从此,烟火缠身、笔砚留痕,记云边霞、风中絮、字里情;从此,心舟不系,岁月同斟,星光酿梦,山河养性;从此,寻诗意,向新程,江湖再无少年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