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上的六株母树“大红袍”,已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自2006年5月起,这六株珍贵的母树便停止采摘,开始了特别保护和管理。大红袍被誉为武夷岩茶之王,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堪称国宝级珍品。其茶香幽深而奇特,口感醇厚且清新,是历史上极为稀有的珍品,年产仅不足五百克。在古代,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品饮。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大红袍都曾由士兵驻守看守。在历次的拍卖会上,二十克大红袍都能拍出十五点六八万元至二十点八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为了保护这六株母树大红袍,人民保险公司甚至以一亿元的巨额保险进行承保。然而,关于大红袍母树的生长与保护,仍有许多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1. 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株仅有三棵:</p><p class="ql-block">最初,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峡谷上的大红袍母树仅有三株,它们已经历了长达三百五十余年的风霜。这三棵母树被依次编号为1#株、2#株和3#株,它们是乌龙茶中的珍稀之宝,被誉为武夷岩茶的瑰宝。</p><p class="ql-block">2. 神秘编号4#株:</p><p class="ql-block">除了前三棵编号的母树外,还存在一个4#株,但其身份背景却鲜为人知。关于这棵母树的栽种时间、地点以及栽种者,都已无从考证,成为了一桩历史谜团。</p><p class="ql-block">3. 1980年新增的5#和6#株:</p><p class="ql-block">在1980年,福建省茶科所构建“9龙窠名丛圃”时,引入了新植的5#和6#株。其中,5#株源于1#株的扦插,而6#株则来自2#株的扦插。这种衍生关系可表述为:母树5#株源自母树1#株,母树6#株源自母树2#株,而4#株的背景则尚不明确。</p><p class="ql-block">4. 母树的当前保护状况:</p><p class="ql-block">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发布公告,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实施“停采养护”措施。自此,这6株珍贵的母树便被严格保护起来,不再允许用于茶叶生产。因此,大红袍母树茶叶成为了一段历史,市场上已无法再见到这一珍稀商品。</p> <p class="ql-block">国宝地位:作为国礼,【大红袍】代表着国家的尊贵与荣耀,是唯一一款能够代表国家的茶。</p><p class="ql-block">高端身份:在古代,【大红袍】被列为各朝贡茶,彰显其尊贵地位。而今,它更是荣获金奖无数,享有国家级非遗等殊荣。</p><p class="ql-block">价值地位:在第7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文化节”上,【大红袍】以20克20.8万元的惊人价格成交,充分展现了其珍贵的价值。</p><p class="ql-block">品牌地位:【大红袍】的品牌地位源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精湛的工艺与卓越的品质。同时,其名字也易于记忆与传播,进一步巩固了其品牌地位。</p><p class="ql-block">品质地位:【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岩骨花香、活甘清香的口感,以及1岩2香、岩韵悠长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民间更有“杯中过3香、盖杯香、水中香、挂杯香”之说,足见其品质之卓越。</p> <p class="ql-block">资料显示,高级岩茶的代表——“金奖大红袍”,不仅在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工艺品质上都有着深厚的积淀,更在价格与地位上展现了其尊贵与非凡。这款茶王,以其独特的岩骨花香、活甘清香的口感,以及1岩2香、岩韵悠长的特质,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民间更有“杯中过3香、盖杯香、水中香、挂杯香”之说,足见其品质之出众。</p><p class="ql-block">995年,福建省银芝集团董事长吴文南以每公斤3万元的高价,从市茶叶研究所购得1公斤纯种大红袍,并成功将其销往国内外。近年来,更有众多韩国客人直接或间接向武夷山购买这一珍稀茶叶。回溯历史,1921年蒋叔南的游记中记载,当时大红袍的市场精价值高达64银元,折合大米4000斤,足见其珍贵程度。</p><p class="ql-block">在1998年8月18日举办的第五次岩茶节上,20克母树大红袍首次进行拍卖,引发了广泛关注。此后,这一茶叶品种时常出现在拍卖会上,以下是部分拍卖记录:</p><p class="ql-block">1998年8月18日,在武夷山,20克母树大红袍以15.68万人民币的高价成交,由海外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茂购得。</p><p class="ql-block">2002年11月25日,在广州,18万人民币的价格再次刷新了大红袍的拍卖纪录,被广州南海渔村以竞拍方式获得。</p><p class="ql-block">2004年12月,香港市场上,一盏16.6万港币的大红袍茶具吸引了众多目光,最终被蒋小红成功竞购。</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13日,上海茶缘茶城董事长马武以19.8万人民币的价格购得20克大红袍,创下了当时的拍卖新高。</p><p class="ql-block">仅隔4天后的4月17日,武夷山再次上演拍卖盛况,新加坡商人陈汉民以20.8万人民币的价格竞得该茶叶。</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6月18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武夷山市支公司与武夷山市政府携手,以一亿元人民币的产品责任保险方式承保了六株大红袍母树。这不仅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名茶责任保险中投入的最大保额,更彰显了大红袍的珍稀地位。</p><p class="ql-block">而在2007年10月10日,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树的大红袍茶叶迎来了其最后一次采摘。这20克茶叶随后被正式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现代茶叶首次被国博珍藏。自此之后,武夷山将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这一历史时刻更是为大红袍的传奇篇章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