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国宝

枫叶流丹

<p class="ql-block">白水行的最后一站是仓颉庙,这是我此行最向往的地方,却特意安排在最后一天,为的是不致走马观花,能真正沉浸其中,细细品味这座千年古庙的深沉底蕴。</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4日,我们从白水县城出发,沿着省道201一路前行,于上午十点左右抵达仓颉庙。此前查阅旅游资料时,我得知这里的古柏群与黄帝陵、曲阜孔庙并列为中国三大古柏胜地,因此此行的重点,是去认识这些承载千年记忆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步入仓颉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参天古柏,它们枝叶繁茂,虬枝盘旋,姿态万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仓颉墓冢东北侧的“仓颉手植柏”。这株柏树已有五千多年树龄,被誉为“长寿树”。相传,仓颉为自己选定墓地后,亲手种下这株柏树,如今它依旧枝繁叶茂,树高约16米,腰围约8米,根围约10米,巍然屹立,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这株古柏枝干苍劲,形态各异,仿佛龙盘凤舞,令人心生敬畏。这里的每一株柏树,都有其独特的名字、姿态与历史故事,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无声诗篇。</p> <p class="ql-block">例如位于戏楼旁的“抚韵柏”,树龄约三千三百年。每当戏楼上演古乐,柏树枝叶随风轻摆,仿佛也在应和节拍,翩翩起舞,为古老的戏曲增添一份灵动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柏抱槐”更是令人称奇。柏树与槐树相拥而生,千年不离,不仅是植物共生的奇观,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传说在柏树两千年时,树干中空,一只神鸟喜鹊从文曲星处取来槐树种子,放入柏树之中。自此,柏抱槐而生,相依相伴,成为“结缘树”。当地流传民谣:“结缘树下碰个面,三生三世能相见。”朋友结缘,友谊长存;夫妻结缘,白头偕老;师生结缘,桃李天下;生意结缘,财源滚滚。</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仓颉庙内千年以上的古柏有四十六株,三千年以上的十八株,而五千年以上的,仅此一株——仓颉手植柏。它以五千年的树龄,默默见证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些古柏的存续,不仅是一种生态奇观,更象征着中华文脉的延续。守护它们,不只是守护自然遗产,更是守护民族的文化基因与集体记忆。每一片绿叶,都在无声地呼唤着后人,去认知、尊重并传承这份源自文明源头的厚重记忆。</p> <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仓颉庙的古柏,是凝固的时间,是活着的历史,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的图腾。它们以沉默而伟岸的身躯,承载着中华文字的诞生与演进;以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诠释着文明传承的韧性;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与信仰。走近它们,仿佛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根系,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温度。</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站在这片千年古柏之下,深切感受到它们穿越五千年时空依然强劲搏动的生命力量与文化脉动。这些柏树,才是仓颉庙真正的灵魂,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国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