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昆明尚义街与北京路的交汇路口,有一座独立的小白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欧亚航空公司昆明办事处用房,因墙体为白色而俗称为小白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是《昆明飞虎队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我们特地去参观了这个纪念馆。在昆明有两个《飞虎队纪念馆》,一个在昆明市博物馆,以展出抗战时期飞虎队历史文物为主。另一个就是小白楼飞虎队纪念馆,以照片文字为主,展示了当年中美两国人民反击法西斯,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中国及东南亚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其中美国志愿航空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部队,又称美国志愿航空队,全称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称飞虎队</p><p class="ql-block">、陈纳德航空队,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部队。</p> <p class="ql-block"> 飞虎队在华历程</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空军在装备、数量等方面,都远胜中国,占据着制空权。</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根据“租借法案”,中国航空委员会顾问陈纳德受重庆国民政府委派,在美购得100架P-40战斗机并招募到110名飞行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1年8月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陈纳德被任命为准将大队长,下辖3个战斗中队,司令部设在昆明巫家坝机场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该志愿队主要担负昆明地区的防空,前线重要地区的野战防空,以及打击通过滇缅公路的日军地面部队等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1年12月20日,昆明受日本空军攻击,美国志愿航空队首次升空迎战,最终击落敌机9架,首战告捷。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庆功会上称志愿队为“空中飞虎”。“飞虎队”称号由此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2年7月4日,美国陆军部将志愿队改编为美国驻中国航空特遣队,为“驼峰航线”护航,并对在中、泰、缅、印尼及中国台湾的日军基地和运输线进行打击。1943年3月又扩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此后的两年里,志愿队参加了对日军海上运输线进行轰炸,空袭日军基地,配合轰炸日本本土等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5年7月,陈纳德被召回美国,美国志愿航空队宣告解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志愿航空队共击毁日飞机2900架,击沉军舰44艘、运输船223万吨,炸毁桥梁600座,击毙日军6.67万人,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卓著功勋。</span></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外展示的飞机模型</p> <p class="ql-block">残损的飞机,记录着80年的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室开篇文字,翻开了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的战火中,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p><p class="ql-block">中,包括美国飞虎队在内的各国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结下了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1日成立的“飞虎队”以及在此基础上成立的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航空队,与承担驼峰空运的美国空运总队中印联队,承担轰炸日本本土任务的美国第58重型轰炸机联队、杜立特轰炸机大队等一起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永远的缅怀和纪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注释:以下图片下文字内容均取自展馆图片说明</span></p> <p class="ql-block">“飞虎扬威”</p><p class="ql-block">中国空军美国志这是一支特殊的战斗队伍。</p><p class="ql-block">他们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公民,驾驶美国生产的战斗机对日作战而军帽上和机身上却有着中国国徽。他们是一批见义勇为、充满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也许他们并不看重军队的礼仪,但却极其珍视荣誉,当战斗警报响起,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支曾被一些军事专家们预言存在不了3个星期的队伍,最终以“飞虎队”闻名于全世界,成为世界航空史的一段传奇。</p> <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以高价(陈纳德部的第一批100架霍克-81战机单价45000美元)采购战机供其使用。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闻名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在战时需要鼓舞士气之故迅速传播。</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20日,昆明受日本空军攻击,美国志愿航空队首次升空迎战,最终以0:9大胜!击落敌机9架,首战告捷。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庆功会上称志愿队为“空中飞虎”。“飞虎队”称号由此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p> <p class="ql-block"> 昆明首战和仰光血战发生在日军乘袭击珍珠港的余威,猖狂进攻之时。美国志愿队的战绩象一道闪电,划过阴霾的夜空。</p><p class="ql-block"> 在筹组美国志愿队时,宋子文建议用“飞虎”作标志。他“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当给它加上翅膀,老虎就更加凶,中美新闻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志愿队英勇精神和辉煌战果时,广泛采用了“飞虎队”这一形象的赞誉,从而使得“飞虎队”的声名远扬,闻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 仰光是滇缅公路运输货物的靠岸码头,也是驻缅英军的重要基地.美国志愿队保卫仰光的战斗从1941年12月23,至1942年2月28日结束,历时68天。</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志愿队3个中队轮番上阵,他们损失4架飞机,1名飞行员阵亡,与英国皇家空军一起,在缅甸南部和泰国上空迎战了上千架次的日本飞机,使仰光港口和滇缅公</p><p class="ql-block">路赢得了2个半月宝责的畅通。</p> <p class="ql-block">当时飞机涂装标识画、军人佩戴的勋章,标志物荟萃</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全民族参与,修公路、机场,救护受伤的美国飞行员,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抗日战歌,组成了抗战群英谱。</p> <p class="ql-block">怒江救险</p><p class="ql-block">仰光陷落后,美国志愿队第1中队退驻马圭机场,第3中队支援缅北作战和保卫中央飞机制造厂的战斗。取得一场空战22:0的胜利。但终因中英缅北地面作战的失败。1942年5月日,日军占领边防重镇畹町,进而攻陷芒市,日军地面部队急速向怒江惠通桥推进,妄图越过怒江天险。守桥的工兵部队在危急之时,果断地炸毁了惠通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7日,美国志愿队出动4架P-40E飞机,在4架战机,攻击了正在架设浮桥的日军工兵,炸毁进军中的日军卡。在以后的4天里,美国志愿队与中国军队一起,集中轰炸了进攻汇通桥的日军,中国军民阻止了日军突破怒江天险的,打通滇缅通道的战略野心!</p> <p class="ql-block">辉煌战绩与深远的战略价值</p><p class="ql-block">——7个月共击毁日本飞机299架,另外可能击毁153架</p><p class="ql-block">——保障了中国抗战的生命运输线滇缅公路多延续了3个月之久:</p><p class="ql-block">-成功阻止了日军的滇西攻势,保障了大后方的安全,</p><p class="ql-block">解除了威胁昆明地区和重庆长达3年的空袭蹂躏。</p><p class="ql-block">战斗中,志愿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计有23人牺牲,损失了73架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陈纳德被召回美国,美国志愿航空队宣告解散。</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在华参战的费用开支记录</p><p class="ql-block">这是1945年6月10日,志愿,务主管帕克斯顿亲笔签名给志愿队成员的信。信中公布了志愿队的费用支出明细、志愿队年鉴、书籍、纪念基金等内容</p><p class="ql-block">志愿队的费用支出明细如下:</p><p class="ql-block">100架P-40战机购置费:750万美元;</p><p class="ql-block">战机购置佣金:25万美元;</p><p class="ql-block">运费,保险费等:254,267.46美元</p><p class="ql-block">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筹划费:2,995,732.54美元</p><p class="ql-block">共计1100万美元</p><p class="ql-block">其中中央飞机制造公司筹划费具体包括以下明细:</p><p class="ql-block">现金及应收款:323,985.58美元</p><p class="ql-block">工资:1,551,187.55美元</p><p class="ql-block">死亡抚恤金:83,100.00美元</p><p class="ql-block">胜利奖金:148,499.87美元</p><p class="ql-block">旅行及搬运费:577,472.19美元</p><p class="ql-block">分站,邮费,电报,家具:40,674.54美元</p><p class="ql-block">租金:13,639.32美元</p><p class="ql-block">空运费:28,076.91美元</p><p class="ql-block">管理飞机费:104,298.09美元</p><p class="ql-block">住宿及劳工费:33,468.26美元</p><p class="ql-block">工具、修理及配件:29,523.45美元</p><p class="ql-block">马尼拉希科克公司费用:25,000.00美元</p><p class="ql-block">杂费等:36,806.78美元</p><p class="ql-block">合计2,995,732.54美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名称几经变化,但对日作战基本目的不变。夺取后方制空权,攻击日本侵略运输线基地。</p> <p class="ql-block">英勇奋战</p><p class="ql-block">在衡阳空战激烈进行时,第11轰炸炸机联队轰炸了天河机场、九江的长江港口。</p><p class="ql-block"> 9月末,特遣队对日军主要前沿基地的轰炸,炸毁了香港一批码头和船只。</p><p class="ql-block"> 11月底,特遣队采取空中游击战术了空袭。6天时间里,特遣队共发起11架,击沉远洋货轮3艘,并重创码头、机场。</p><p class="ql-block"> 特遣队成立伊始,侵华日军空军就以先发制人的姿态,连续出动上百架飞机进袭特遣队衡阳、零陵等前线机场,空战先后进行了1个月。战斗中,日军损失了50多架战机,特遣队仅损失了3架战机和1名飞行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随着战局的发展,美国政府决定将美国志愿队并入正规部队。</p><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队员们在衡阳上空击落四架日机,以胜利庆祝了美国志愿队的最后一天。</p> <p class="ql-block"> 在衡阳空战激烈进行时,第11轰炸机中队4次攻击了汉口的码头、广州的天河机场、九江的长江港口。</p><p class="ql-block">9月末,特遣队对日军主要前沿基地香港的军事设施和码头进行了连续3天的轰炸,炸毁了香港一批码头和船只,击落20架敌机,特遣队仅损失了1架轰炸机。</p><p class="ql-block">11月底,特遣队采取空中游击战术,先后对南北两个方向的日军基地展开了空袭。6天时间里,特遣队共发起11次进攻,自己无一伤亡。击毁敌机71架,击沉远洋货轮3艘,并重创码头、机场设施和其他军需供应设施。</p> <p class="ql-block">在西线,为了保卫驼峰航线,特遣队的战斗</p><p class="ql-block">机和轰炸机以2架-6架为1组,定期地袭击缅甸境内的敌军机场、仓库等,阻止敌机对驼峰航线攻击。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在9个月的作战中,共击落敌机149架,可能击毁敌机85架;在65次轰炸行动中,共投下314吨炸弹,对日军的基地设施和运输线造成极大威胁,自己仅损失17架战斗机和轰炸机。</p> <p class="ql-block">混合联队</p><p class="ql-block">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司令莫尔斯准将与副司令蒋维黻上校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在广西桂林的基地。</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底,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成立。中美空军混合联队虽然接受第14航空队指挥,但其序列仍然按照中国空军的编制命名。中美空军混合联队是第14航空队一个重要组中国空军中美混合联队序列图</p><p class="ql-block">成部分,是中美共同抗击日军的友谊结晶。</p> <p class="ql-block">迎接胜利</p><p class="ql-block">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为增强在华的空军实力,美国决定在中国战区成立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任少将司令。</p><p class="ql-block"> 比起此前的志愿队和特遣队,第14航空队不仅规模大,飞机数量多,而且飞机的性能更为优越、门类更为丰富并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第14航空队继承了勇猛善战的飞虎精神,在中国军民的支持下,与日本空军殊死搏斗,夺取了制空权,迎来了最终的利。</p> <p class="ql-block">1943年以后的中美混合编队系列图示</p> <p class="ql-block">机场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混合联队第3大队的中美指挥官</p><p class="ql-block">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的司令、各大队长、中队长由美国军官担任,中国军官任副职。每一个战斗机中队,通常由9名美国飞行员和20名中国飞行员组成,另编配有20名美国人和150名中国人作为地勤。</p><p class="ql-block"> 中美混合联队在15个月的战斗中,先后进入桂林、柳州、白市驿、芷江等机场,转战华中各地。在空中击落日军飞机190架,击毁地面日军飞机301架,摧毁日军大量汽车,炸沉数十万吨日军船运物资,摧毁许多桥梁、铁路、军事设施,击毙大量日军,取得了可喜战绩。自己损失战斗机55架和轰炸机8架,牺牲87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线撤退</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日军集中10多个步兵师团及第五航空军的两个师团,开始实施以打通粤汉铁路,消灭在华美空军为目的的“一号作战计划”。</p><p class="ql-block"> 敌我双方均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扫射对方的地面作战部队。同时,也在空中进行恶战。第14航空队频频出动,击落日机114架,击毁军车595辆,炸毁桥梁14座,船1千多艘,击毙日军达1万3千多人。</p><p class="ql-block"> 然而,由于地面军队作战失利,日军于6月18日攻占长沙,美军在6月26日放弃了东线的重要前线基地一-衡阳机场。在此关键时刻,汽油供应出现严重短缺。第14航空队不得不从东线全面撤退.</p> <p class="ql-block">战略反攻</p><p class="ql-block">此图是第14航空队机群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今史迪威将军 。</p><p class="ql-block">1944年12月,史迪威指挥下的缅北反攻战和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终于取得胜利,中国西南大陆交通线再次开通,驼峰航线的运量猛增至每月3万吨左右。</p><p class="ql-block">始了盼望已久的大反攻.</p> <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p><p class="ql-block">王牌飞行员鲍勃在战斗机前留影,不久之后,他在1942年5月22日阵亡</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著名</p><p class="ql-block">鏖战4年,飞虎队(含美国志愿队,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p class="ql-block">航空队)总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炸沉和炸伤223万</p><p class="ql-block">吨日本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p><p class="ql-block">军66700人,摧毁了573座桥梁.</p><p class="ql-block">飞虎队总计损失了飞机568架,牺牲飞行员586名。</p> <p class="ql-block">1943年至1944年,日军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颓势,相继在中国战场发动了一系列会战。在激烈的战斗中,第14航空队和中国空军一起,对地面作战部队予以有力支援。其中,在1943年6月上旬的鄂西会战和1943年11月初的常德战役,都出动大批飞机,取得显著战果。</p><p class="ql-block">1943年7月上旬,日本空军为了保护交通线,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扑,展开了华南制空权争夺战。经过3个月的反复激战,日机损失惨重,日本陆航第3师团师团长中园盛孝中将被击毙,第14航空队夺取了华南的制空权。</p> <p class="ql-block">轰炸黄河大铁桥</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17日,第14航空队长途奔袭,空袭上海,拉开了空中大反攻的序幕,这天,18架P-51“野马”战斗机对毫无准备的日军一顿猛打,73架日机被毁,龙华、虹桥机场遭严重破坏。</p><p class="ql-block">此后,第14航空队每天都出动大批飞机对日军在华以及越南、缅泰的军事设施,陆地、海上运输线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并竭尽全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10日上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炸毁了黄河大铁桥,斩断了日军南北运</p><p class="ql-block">输的干线。至1945年5月,第14航空队已在中国战场完全取得制空权。</p> <p class="ql-block">鏖战4年,飞虎队(含美国志愿队,驻华空军特遣队,第14航空队)总共击落、击毁日军飞机2600多架,炸沉和炸伤223万吨日本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66700人,摧毁了573座桥梁。</p><p class="ql-block">飞虎队总计损失了飞机568架,牺牲飞行员586名。</p> <p class="ql-block">“驼峰空运”是指美国抗日战争时期,由美军陆军空运总队中印联队。</p><p class="ql-block">“马特豪恩行动”是指<span style="font-size:18px;">执行轰炸日本本土的第20航空队第58联队。</span></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中国战场的援华美军除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还有执行驼峰空运任务的美军陆军空运总队中印联队和执行“马特豪恩行动”轰炸日本本土的第20航空队第58联队。</p> <p class="ql-block">悲壮驼峰</p><p class="ql-block">驼峰航线全长800公里左右,经过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两大山系。途径喜马拉雅山脉南段时,群峰耸立,峡谷幽深,气候恶劣,变化莫测,日本战斗机经常出没在这条航线上,进行截击。因此驼峰航线是一条极为艰险的航线。</p><p class="ql-block">据统计,在“驼峰空运”的3年零3个月时间里,中美双方在驼峰航线上损失的飞机总数为609架。其中美军坠毁的飞机为456架,失踪107架,共计563架;中国航空公司损失飞机46架。中美两国共牺牲飞人员1500多人。</p> <p class="ql-block">马特豪恩行动</p><p class="ql-block">“马特豪恩行动”是美军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为主要任务的行动计划。执行这一远程轰炸任务的是装备美国当时最新研制的巨型 B-29 轰炸机的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p><p class="ql-block">B-29轰炸机有“超级空中堡垒”、“巨无霸”之</p><p class="ql-block">称,乘员10人,其9吨的载弹量、6000千米的航程,万米以上的实用升限,是美国空军的一支战略力量。</p> <p class="ql-block">轰炸日本本土</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美国陆军第20航空队第58轰炸机联队的4个大队的79架B-29轰炸机秘密进驻中国成都附近新津、彭山、广汉、邛崃、双流等几个前线机场。</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15日,第58轰炸机联队B-29轰炸机群第一次从中国成都机场出发,轰炸了日本九州的八幡钢铁厂、小仓兵工厂等目标。此后,第58轰炸机联队使用中国机场总共22次,其中10次是轰炸日本本土,6次轰炸台湾。另外还轰炸了日军盘踞的中国东北鞍山钢铁厂和南京、汉口日军基地,沉重</p><p class="ql-block">打击了日本的经济和工业基础,瓦解了日军士气,加速了战争胜利。</p> <p class="ql-block">当时飞机轰炸目标及航线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共创焊煌</p><p class="ql-block">中国军民对飞虎队的文援</p><p class="ql-block">飞虎队取得辉煌的战绩,包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努力。除了中国飞行员与飞虎队员共同鏖战长空外,中国军民在新建、维护与保卫机场、建立防空情报网、提供生活、地勤服务、营救受伤飞行员等方面都尽其所能,为飞虎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有效保障。</p><p class="ql-block">战地服务团其服务项目</p><p class="ql-block">包括有:住宿、餐饮、洗衣、理发、翻译、中文班、社会交谊、与中国官方联络、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欣赏、宗教活动、医药服务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日本投降</p><p class="ql-block">受降仪式上,盟军的1900架飞机编队飞越受降仪式上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防空情报网</p><p class="ql-block">修建与保卫机场</p><p class="ql-block">为保证美国志愿队和美国驻华空军作战的需要,中国在原有机场的基础上相继新建和改造了数十个机场、同时,根据战斗任务的需要,建立若干前线机场和联络机场。当时云南新建机场就有28个,全省机场增加至 52个之多。昆明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共有巫家坝、呈贡、寻甸、羊街和干海子4个场。</p> <p class="ql-block">战地服务团</p><p class="ql-block">为了保障美国空军人员的生活,中国</p><p class="ql-block">的军事委员会特别成立了“战地服务团”,</p><p class="ql-block">承担驻华美军的服务工作。战地服务团的</p><p class="ql-block">总部设于昆明西站的省农校内。战地服务</p><p class="ql-block">团在有美军活动的城市设立了许多招待。机场都有中国警卫部队守卫。仅昆明就有32处。美军的食宿以及其有大批民工随时维护修整,陈纳德曾说:“要想炸毁它们是不可能的、不管日本轰炸机在跑道上炸多少个坑,大群的中国劳工也能在不到两小时内把它们全填平。</p> <p class="ql-block">飞虎将军陈纳德</p><p class="ql-block">空中教官</p><p class="ql-block">GENERAL CHENNAULT</p><p class="ql-block">陈纳德全名克菜尔·李·陈纳德,1893年9月6日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考麦斯。早年毕业于路易斯安那州州立大学师范学院,曾任教师、小学校长,1917年8月考入印第安那州杰明士官学校。历任飞行员、中队长、飞行教官、训练部主任等。1937年4月30日退役。军衔上尉。</p> <p class="ql-block">中国顾问</p><p class="ql-block">1937 年5月,经在中国担任飞行教官的威廉·麦克唐纳推荐,陈纳德前往中国任航空事务顾问,受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的委托考察中国空军情况,1938 年 4 月,陈纳德应邀到云南昆明担任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教官室主任,负责给高级班授课,讲授内容为航行技术、武器理论、轰炸理论等。</p> <p class="ql-block">飞虎将军回忆录语</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回到昆明,便一直住下来整整7年。这是我的行动主要基地,这是我的第二故乡”一选自陈纳德著陈香梅译《陈纳德将军与中国》</p><p class="ql-block">在昆明的7年是陈纳德将军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从中国空军美国志愿队的大队长,到指挥一个战区的空军指挥官,陈纳德的军事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在昆明的7年,陈纳德与昆明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45年8月8日离开昆明时,当地的乡亲久久伫立在机场,用庆贺胜利的鞭炮欢送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纳德晚年经历</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陈纳德重返中国,在蒋介石和宋美龄的支持下,组建行政总署空运队,运送国际救援物资。此后改组为民航局直属空运队,从而卷入中国内战。</p><p class="ql-block"> 1947年12月21日,陈纳德在上海同中国女记者陈香梅结婚。1949年底率民航局直属空运队赴香港,不久转赴台湾,空运队改组为控股公司,陈纳德任公司董事长.</p><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18日,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议,美国国会通过了晋升他为空军中将的法案。9天后的7月27日,陈纳德在新奥尔良因肺癌病逝,终年65岁。与陈香梅育二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陈纳德安葬于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墓碑上用中文写着“陈纳德将军之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中美的友好使者——陈香梅</p><p class="ql-block">陈香梅原籍广东南海,1925年6月23日生于北京。七七事变后,陈香梅一家迁居香港。</p><p class="ql-block"> 陈香梅1943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1944年到昆明,被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聘为中央社第一位女记者,主要负责深入战地一线实地采访,从而结识了陈纳德将军。</p> <p class="ql-block">结末语</p><p class="ql-block">THE END</p><p class="ql-block">昆明是美国志愿队、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和第14航空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又是驼峰航线的终端和物资转运枢纽。在飞虎队的历史上,昆明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缅印战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无疑是飞虎队员最为激动人心的人生历程。昆明温暖的气候、秀丽的山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也给他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距飞虎队首次空战胜利已经很久,当年鏖战长空的飞虎队员大多也已离开人世。然而,飞虎队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却永载史册。昆明人民对最艰难时期帮助过中国人民的长空飞虎始终难以忘怀。他们的事迹和故事,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感谢美籍华人陈灿培夫妇及飞虎后裔,为我市捐赠了他们多年精心收集收藏的有关飞虎队的2000多件文物及资料。</p><p class="ql-block"> 睹物思人,触物兴怀,当年飞虎队的人和事历历在目,鲜活而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记</p><p class="ql-block">在展馆有一副滇缅公路示意图,我把他放在最后展示,其目的就是讲一讲滇缅公路边上的故事。我的老家就在昆明西侧的楚雄,我从小就在这公路边玩耍,也听爷爷奶奶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这几则小故事,都和滇缅公路有关:</p><p class="ql-block">输油管线。抗战时期,沿滇缅公路铺设了一条四英寸管径输油管线,在一个叫李家坝的地方,有一座由美国人负责的管线管理站。逢集(赶街天)美国大兵会到街上买菜,买柴火。老人们说,他们不讲价,你要多少他就给多少钱,而且特别喜欢购买女性贩卖的物品,喜欢搭讪,没玩没了。后来慢慢的也学会讲价了。</p><p class="ql-block">钢管变校钟。滇缅输油的钢管材质非常好,解放前,在我们村的小学,得到了一节一米长的钢管,作为我们的“校钟”,上下课时,值班老师用一把旧柴刀一敲,铛!铛!铛……传出一里多地远,特别是早读课钟声,是我们赶路的紧急集合号!我就是在这钟声中启蒙,中学毕业后又在这里做民办教师,后来我当兵了。今年回老家,和弟弟侄儿到学校了转了一圈,还提到这个“钢管钟”,都说不知何时遗弃不用了,物件也不知所踪。要是找到,也是一件乡镇级的文物啊!</p><p class="ql-block">2015年,我回老家陪父亲,父亲说开车去老公路(即滇缅公路)转转。走到在孔家庄,父亲说停车看看。指给我看了当初老公路的走向,又到了一个地方,他说,从这里开始到禄丰,都是上坡,抗战期间,这段路设有多个护路哨所,我们村负责的这个哨,三人一组,半个月一轮换。父亲曾参加个两次护路行动。护路期间,自带粮食炊具。工作就是查看路面,山路坡道陡,贼盗趁车速慢扒车偷盗物资。如遇情况,敲铜锣报警。这面铜锣,后来成了生产队上工的钟声,五八年伙食堂时,也是催社员回村吃放的信号钟。</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看看今日我们强大的国防力量,对比昔日惨遭日本侵略悲壮历史,纪念馆里那些破衣烂衫,赤脚拉石碾修路、机场的先辈,再看今日被外国人称为“基建狂魔”的国家力量。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们更加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历史事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还感觉到,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共同对敌,体现了正义力量一定战胜邪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墙上的书写的“</span>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标语,就是对正义力量的历史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