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简旅行图文手记·印尼篇(6)——“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老简

<p class="ql-block">老简旅行图文手记.印尼篇 (6)一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种说法:“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今天小有体会。</p><p class="ql-block"> 涨潮的萨努尔海湾,海上活动异常丰富活跃,游泳晒太阳自不消说,帆船、摩托艇、冲浪也竟相登场,弄得整个海湾红红绿绿花花点点,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感兴趣的那一种运动我却叫不上名字来,实在是有点和我过不去。那是空中一只“风筝”,拉动一个立足冲浪板上的人在水上飞速前进。经查翻译字典,名为风筝冲浪。闻所未闻。名称是否准确姑且不论,先借以为说。这风筝呈带状弧形,宽约三至四米,高约一米半左右,上部边缘有一条园筒充气管,充气变硬后是为“骨”,四根线绑扎四个角,有风吹鼓,中间即兜风升空产生升力和动力,这状况有点类似风筝,也有点类似风帆;四根线长约十来米,其中上面的两根在中间结为一根,最终用挂钩挂住冲浪人腰带的胸前处,是为动力线;另两根结于下方的线则系于冲浪人手执的操纵杆两端,如若将操纵杆往身上拉,则风筝下沿两端同时收紧,风筝高度下降拉力增强,如若将操纵杆外松,刚风筝向上,升力提高拉力降低;操纵杆也可紧左纵右或紧右纵左,以控制风向;脚下冲浪板长一米有余,上面有固定脚套,冲浪人双脚微屈,用双脚及重心控制前进方向和压速。高手可用四面风,以一方向的来风骋驰四面八方不受阻滞,能急转疾停,激起一道道弧线浪花,更有甚者,跃起腾飞,翻身跟斗。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 这是勇敢者的运动!这是健壮者的运动!</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如此细心观察,皆因内心如火,跃跃欲试。但最终没有下水,实在有些纠结,心有余力不足呀。有些遗憾,更多的是无奈。</p><p class="ql-block"> 前一阵子,有人邀我去尼泊尔21天高山徒步,这也是我早有兴趣有计划的活动,但再三考虑还是没有答应下来,究其原因,还是担心自己的膝盖难以承受。岁月不饶人。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更是铁的规律,谁可抗拒?!谁能抗拒?!</p><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这般,如果年轻十岁,我相信自己会不加任何思考就纵身下海。不是吗,1998年自驾滇藏线进藏,说去就去,根本不曾有过丁点疑虑畏惧,什么泥石流,什么通麦天险,走过了才知道已经走过了;2000年自驾走新藏线进藏,说去就去,毫不犹豫。什么死人坑,什么界山达板,全然不在话下;2007年只身自驾新疆三个月,只有兴奋的份儿,那有惧怕的影子?孤身独胆,穿沙漠,翻天山,在帕米尔散步,在阿勒泰放歌,只当闲庭信步;2008年泰国学潜水,深潜40米,与鱼为伴,与海为朋,脸不改色心不跳。老夫聊发少年狂……,那豪气那自信那果敢,不是自吹,可不是盖的!</p><p class="ql-block"> 俱往尔,好汉不提当年勇!何来如果?!老就是老,不服不行!与其望洋兴叹不如能做且做,可为即为,三十六计,赶紧做才是上计!与生命赛跑是做人的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本辑照片2014·8拍于印尼巴厘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