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辉县义工便民服务义剪故事文刊》<br><br>义剪路上的追光者——记辉县义工王连玲<br> 朝阳还未完全驱散晨雾,来自辉县北云门镇九圣营村的王连玲便已踏上前往市区的路途。作为辉县义工义剪组的“年轻主力军”,这条跨越数十里的路程,她早已用双脚丈量过无数次。<br> 从乡村到城市,蜿蜒的乡道串联起她炽热的公益之心。每一次剪刀与梳子的配合,都是对“奉献”二字的生动诠释;每一缕飘落的发丝,都承载着老弱群体的感激目光。尽管从九圣营村到市区的往返奔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但王连玲始终用行动践行初心,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各个义剪现场。她的剪刀不仅修剪出清爽利落的发型,更剪出了弱势群体生活中的温暖与希望,在平凡义举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李志明:稿)<br><br> 白永建同志是一名充满了正能量的辉县义工便民服务义剪队员。退休后一直奔波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走遍国家20多个省职地方做公益活动,义务为行走不便的老人理发。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家庭群众无偿服务,他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给义工义剪全体队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把公益活动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份事业,肯于奉献,有乐有为。在做好人好事中,自掏腰包购买理发及各种公益服务工具,丰富自己晚年的文化生活,爱心捐资感恩社会。他的举动激励更多的人去做公益事业办好事、办实事。自从他参加义工义剪志愿服务队后,经常向组织建言献策,积极参加一切公益活动,被评为义工义剪老黄牛。他的晚年生活和价值趋向,再次证明了人老心不老,奋斗不止乐逍遥”。<br><br>《义工义剪路上的好妇妻》 在烈日下,靳海泉与李凤清夫妻组成的义剪爱小组,用剪刀传递温暖,以汗水诠释坚守。他们的行动,是"夫妻同心"最生动的注脚,更是对奉献精神最纯粹的践行。平凡的身影,书写着不平凡的大爱,他们不仅是辉县义工的榜样,更让我们看到,善意与坚守,始终是照亮人间的璀璨星光。(李志明:稿)<br><br>文明共城,辉县义工冀小居4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生病妻子,荣获2023年度“新乡好人”。3月27日,在辉县市文昌广场义剪活动现场,中国好人、辉县义工中心秘书长卢新河为冀小居颁发荣誉证书。宣传好人,崇尚好人,孝老爱亲,为文明共城贡献力量(李志明制作)。<br><br>辉县义工义剪组走进共济医院老年公寓,一对姐妹格外夺目。1958年出生的姐姐王秀连,曾是郭亮村“石姑娘队”成员、郭亮洞建设者,那双握过钢钎大锤的手,如今执起了理发刀;她带着1962年出生的妹妹王瑞连,双双加入义剪组成为主力,用奉献延续着热忱。<br><br>在辉县义工的温暖长路上,无数动人故事汇聚成前行的力量。年轻专业的理发师李佳佳毅然加入,用精湛技艺传递关怀;李爱荣手把手教丈夫高秀根学理发,将爱融入公益。在这些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辉县义工义剪组从寥寥数人发展壮大至50余人,持续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便利。<br><br><br>承上页文刊<br></h3> <h3><br><br>《老黄牛》—— 记优秀党员志愿者何祥根<br><br> “老有所乐,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我感到很有意义。” 这是 74 岁的老党员何祥根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南海舰队退伍军人,这位 1950 年出生的老党员自 2021 年底加入辉县义工团队以来,便如一头 “老黄牛” 般扎根公益沃土,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共产党员的初心。<br>《风雨无阻的岗位坚守》<br> 一把铁钎、一把扫把、一套修理工具,是何祥根的 “老伙计”。每日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文昌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义工小木屋前,直到傍晚才伴着夕阳离开。寒来暑往,无论是零下寒冬还是高温酷暑,他从未迟到早退,默默在志愿服务站为市民答疑解惑、提供便利,用行动践行着 “有困难找义工” 的承诺,成了百姓心中贴心的 “活雷锋”。<br>《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br> 2020 年春节新冠疫情突袭,何祥根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执勤,在社区防疫站点协助核酸检测、维护秩序,寒风中那抹 “红马甲” 身影温暖了无数人。而在辉县义工每日开展的广场绿色捡拾活动中,他总是提前备好工具,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从年三十到初一,从节假日到工作日,他从未缺席过一次捡拾活动,用脚步丈量城市文明,用双手擦亮市容环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美化家园,这公益做得值!” 他笑着说。<br>《热心奉献的大爱无疆》<br> 公益路上,何祥根的脚步从未停歇。2021 年辉县遭遇洪灾时,他积极参与救灾;山西洪灾、安阳疫情、吉林疫情发生后,他不仅主动捐款,还协助团队筹备运送救灾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互助精神。在尊老敬老、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中,他更是活跃身影,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表扬。截至 2023 年,他累计完成公益服务时长超 1 万小时。<br>在文昌广场义工小木屋,何祥根承担着日常值班任务。这里不仅是捡拾工具的 “存放点”,更是服务群众的 “暖心站”:帮助 8 个家庭找回走失幼儿、为 5 位市民寻回手机、帮 2 名失主找回钱包证件…… 每周三的义剪活动中,他总会提前打扫场地、做好准备,让便民服务温暖落地。如今,在他和队友们的带动下,周末节假日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成了辉县街头的新风尚。<br>《初心不改的夕阳余晖》<br> “公益是我心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之柱。” 何祥根说,晚年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他很知足。他常以雷锋为榜样呼吁身边人:“助人为乐能完善自我,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如今,这位老党员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舞台上继续耕耘,他说:“2024 年,我要在公益路上再上新台阶,用毕生精力做好为民服务的小事、实事。”<br> 一头 “老黄牛”,一颗赤子心。何祥根用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让共产党员的初心在志愿服务中熠熠生辉,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持久光芒。<br>辉县义工广场志愿服务站:供稿(刘顺长编辑)<br>2023年5月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