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5号下午1点半钟,随着C6580次动车在威海北站启动。我们去青岛,与山海,与历史,与传说的美丽邂逅,就此拉开帷幕。到达青岛站,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出站口迎面吹来的海风,咸湿而又清新。站在车站广场,头顶"青岛"二个隶书金字高悬于正门之上,字体古朴典雅,庄重大气。转头回望,那红瓦黄墙的欧式风情站房,在岁月的侵蚀下,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已略显疲惫,但它们依然顽强的支撑着。夏日的阳光下,旅客们的身影匆匆而过,有的带着旅行的喜悦,有的带着归家的急迫。而站房,始终默默的守护着这一切。</p> <p class="ql-block">从我们所住宿的如家精选火车站棧桥店坐车去崂山,地铁3号线转4号线,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是极简单的说走就走旅游行程。崂山游客中心宽敞漂亮,服务周到,观光车也是那种三四十座的小型旅游车,窗户很大,玻璃也擦得很干净,乘坐时观景极佳。崂山拔海而起,蜿蜒曲折沿黄海向东八十余公里,沿途大小岛屿十六个,海湾十几处,峭壁,岬角,岩礁,沙滩错落有致,被誉为中国最美海岸线。观光车行驶在滨海大道上,一边是山,一边是海。左边山峰壁立,青松绿草,郁郁葱葱,右边惊涛拍岸,渔帆点点,海天一色。海水波光粼粼与葱郁山峦交相辉映,在我们眼前勾勒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最美山海画卷。下了观光车,进入景区,步行不久,便遥遥望见一座石梁石柱的高大牌坊,上书"崂山太清宫”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太清宫牌坊背靠宝珠山,面朝太清湾,左侧是赭色山岩与青松翠柏交织的林带,右侧是碧波荡漾的黄海。太清宫石牌坊立在山海交汇处,既是对访客的迎宾礼赞,也暗含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穿过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清宫大门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巨石左下角有一方石刻:“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邱长春,刘长生同道侣五人号曰七真,来游崂山……"。《射雕英雄传》是我们年轻时狂热迷恋过的武侠小说,而崂山之所以被称为道教名山,也是因为全真七子之首丘处机道长多次前来修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丘处机七十多岁时,率众弟子远赴西域,成功劝阻成吉思汗止杀,他是道士,更是侠客,千秋功德,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步入太清宫门,宫内花木繁茂,五彩斑斓,香气袭人,恍若仙境。我们过钟鼓楼,越元君阁,进入仪门,直奔那株巳有一千一百多年的"龙头榆"。龙头榆树干虬曲盘旋,其离地五米处树干东侧凸起形似龙鼻,上方两处疤痕构成龙眼造型,枝条表皮龟裂如龙鳞,整体呈现苍龙昂首之态,被誉为"凝固的东方龙形雕塑"。这株古树不仅形态独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地流传着“摸摸老龙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老龙背,干啥都不累”的民谣。过"龙头榆”,登步月廊,就到了三清殿。三清殿内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尊佛像,神像庄严肃穆,各展法器,端坐于宝座之上。佛前案几香火缭绕,供品齐全。堂下信徒顶礼膜拜,虔诚肃穆,四周壁画五彩斑斓,教规森严。殿内神圣的气氛,令人对道教的宇宙观心生敬意。三清殿西侧还有一个关岳祠,内祀关羽和岳飞。关岳祠虽小,但名气不小,公元1672年聊斋作者蒲松龄曾寓居于此,创作了《香玉》《成仙》《仙人岛》《崂山道士》等名篇。院内现在还有座蒲松龄书亭,亭西有面影壁,在壁缝里长出一棵大树,穿墙而过,因而叫做"穿墙树”。不知蒲松龄是否因此触发灵感,而写"穿墙术”。从关岳祠穿门而出,远眺后山,只见一座高达50余米的青铜老子像背倚青山,面朝大海,巍巍矗立。太清宫老子铜像依据唐代画家吴道子作品打造,阳光下仰望铜像,只见老子目光深邃,俯瞰苍生,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其开天辟地,唯道独尊的磅礴气势令人震撼。忽地山间清风拂过,古刹亭阁间钟声悠扬,仿拂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千年道音仍在天地间回荡。</p> <p class="ql-block">正午的太阳明媚而热情,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湛蓝湛蓝的。在烈日下跋涉,无异于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殘酷的较量,但那不是我们的选择。十二点钟左右,我们从太清宫出来,便在崂山索道附近随便找了一家路边店,只求有一个比较凉爽的地方,躲躲这正午的娇阳。却不曾想这家小店饭菜味道极好,服务也很热情,同学们在店中喝着青岛啤酒,吹着空调,胡吹海侃地休息了二个多小时,心情也因此大好。伴随缆车缓缓上升,鸟瞰怪石嶙峋,松叶葱茏的崂山,目之所见遍布形态各异的巨石,有的如沉睡的猛兽静卧山岗,有的似锋利的剑戟刺破苍穹。惊叹天地之造化,索道上的每一刻,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忽然缆车的右前方出现一座"石头峰",有小小的松枝顽强地撑出石缝,这就是著名的寿字峰,石峰上刻滿"寿"字。这些汇集了我国古今书法名家,隶,篆,行,草,楷等多种字体的寿字,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正或斜,形态各异,每一个字都像浸润了崂山的仙风道骨,中华文化的精奥深妙呼之欲出。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个高达数十米的"天下第一寿”字,独自矗立在一面崖壁上,奇伟壮观,气势磅礴。仿佛是人类祈求"高寿”的最智慧表达。缆车停靠处有个平台,地势高旷,风光旖旎,是观景佳处。站在这里俯瞰大海,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不禁令人神清气爽。自古不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前来崂山寻仙问道,其实神仙并非遥不可及。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言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下有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故人若能知足常乐,便是人间逍遥仙。遥想老子当年一定是在修道时,被这神山秀水陶醉,才终有此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