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前往辛巴红泥人村落。辛巴人是纳米比亚北部库内内地区的半游牧民族,属于赫雷罗人的一个分支,以全身涂抹红泥、保留古老传统而闻名,被称为“非洲最后的红泥部落”。 </p> <p class="ql-block"> 辛巴人用红泥(由赭石粉、动物脂肪和草药混合制成)涂抹全身,具有防晒、防虫、保湿的作用,象征生命与大地。</p> <p class="ql-block"> 辛巴红泥人女性的头发编成细辫,覆盖红泥,爱美者还在红泥头发上接上黑色假发。未婚少女梳两条向前辫,已婚妇女戴皮制头饰。 男性则扎单条马尾辫,成年后包裹头巾。 </p> <p class="ql-block"> 辛巴红泥人居住圆形茅屋(用树枝、泥巴和牛粪搭建),村落中央设有圣火由族长日夜看守。 其禁忌便是不可跨越圣火。</p> <p class="ql-block"> 辛巴红泥人洗澡不是用水,而是用采摘的草药烟薰完成。族长的大老婆进行了演示。</p> <p class="ql-block"> 颓废方丹(或译“特威菲尔泉”)为南非荷兰语中“可疑的泉水”(因水源不稳定得名)。</p> <p class="ql-block"> “颓废方丹”处纳米比亚西北部 库内内地区,毗邻干燥的胡阿布河谷。现存 2,500多幅岩刻*,是非洲南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露天岩画群。</p> <p class="ql-block"> 采用直接雕刻法,用石英石在红色砂岩表面凿刻,部分作品因氧化呈现深褐色。主题内容多为犀牛、大象、长颈鹿、海狮(证明古人曾抵达海岸)等非洲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入选理由: “展现了超过两千年的狩猎采集社区仪式实践,是岩刻艺术与自然景观结合的杰出范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