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医疗队“火线”入党

铁兵香水百合

<p class="ql-block"> 《我在医疗队“火线”入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铁九师刘路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 ,耳濡目染了身边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所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1970年入伍,在同年入伍的战友里入党比较晚,原因是入伍一年后被组织选送上大学了,虽然我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但在校期间入党问题未能如愿。近四年的大学生活,为我做个好医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5年6月我大学毕业,带着未能加入党组织的遗憾,默默的回到老部队铁九师医院。但是我暗暗下定决心回来好好干,争取早日入党,回报组织对我的培养,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军开展卫生防病是每年的惯例。夏季是全军乃至铁道兵强化卫生防病的关键季节,1976年6月 我们医院的防病重点是强化基层防止连队发生肠道传染病,杜绝发生拉痢疾等疾病,所以“无痢连”是我们当时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决心。我们医院派出各个医疗队,俩人组成一个小组,院领导派我带一名卫生员小于成立医疗小组到驻地在赤峰市红卫公社东南营子村的铁九师四十一团十三连搞卫生防疫,创建“无痢连”。接到任务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作出成绩。对战士们的健康负责我们来到连队后,多了一个称呼——“白衣天使”。我放下“身价”,以雷锋为榜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把学到的医疗知识用足,而且同战士们打成一片,坚持“预防为主”把好“病从口入”关,定期为连队战士讲防病、防疫的卫生知识课,为提高连队的战斗力提供有力的保障。平时做到身先士卒和卫生员一起给连队厕所撒生石灰消杀病菌以切断传染源;让战士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还建议食堂在炎热的夏季不吃生冷和凉拌菜等。一有空就深入施工现场和战士们一起参加扒石渣、拖土坯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记得去施工现场的路上唱着《医疗队员到坦桑》大家唱着连队自编的歌“铁锹洋镐,洋镐铁锹。。。。。。。”他们很累,但充满着欢乐。还记得与炊事班战士一起坐着毛驴车(侃 称 辽宁五号),给施工现场的战士们送水、送饭的场景;晚上回来背着药包去各班巡诊看病,言传身教随时随地给他们讲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常识和简单的急救知识,战士们说我们这些女兵泼辣能干不娇气,平易近人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连首长和战士们对我们也关怀备至,生怕我们不适应连队艰苦的环境。连队三餐里两顿是粗粮,有时挤出一点伙食费给我们吃点 ”小灶“ ,这些关心、体贴我永远铭记在心。记得7月28日凌晨唐山大地震,那天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帐篷里得药瓶子稀里哗啦得震动作响,连队值班员大声呼喊,地震了,睡梦中的我也被惊醒了,随后我叫醒熟睡的卫生员,快穿衣服往外跑,当我们跑出帐篷时,看见战士们已坐在操场边的条凳上避险,连首长和战士们看到我俩平平安安出来都放心了。我和卫生员马上对每个战士逐一询问、检查,看到战士们也是平平安安的,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在医疗队不到三个月时间,因为防病、防疫成果显著,全连实现了无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受到连首长和战士们的好评,还受到营通令嘉奖,同年8月连队党支部批准我“火线”入党,我的两位入党介绍人分别是李德全副连长、童克元老兵,我多年的入党愿望终于实现了。火线入党,在我的记忆里都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或在恶劣环境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我只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此,要特别感谢十三连党支部对我的培养和关爱!在医疗队“火线”入党,即了却了我入党的心愿,更为我以后的工作增添了动力。和同年入伍的战友入党相比,这个经历更让我铭记。加入党组织后我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路前行,起到带头作用。。遇到困难时总是提醒自己,我是一名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铁道兵虽然撤编了,但脱下军装的我依然兵心依旧!1982年兵改工前因工作需要我调回家乡,工作岗位多次变动,无论是当医生还是改行从事其他工作,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曾连续多年获得工程指挥部和地方政府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因为我要对得起“火线”入党这份汗水和努力,对得起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关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