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重庆话版本

大波士顿老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重庆知青圈子里,有个玩笑话——“重庆知青绝大多数都是教唆犯。教当地的农民和县城娃儿干坏事”,我也跑不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啥子叫“教唆犯”哦?不是去教人打架闹事,是爱鼓捣人去“干坏事”的那种——当然,这个“坏”是打引号的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七七年,改革开放刚起步,被禁演好多年的《刘三姐》终于又能放了。那时开县一来放映消息,我心头就痒得很。那年月啷个说呢,谈个恋爱都还算“封资修”,谁敢大摇大摆去看那种电影哦?只能偷偷摸摸去看,还差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七六级的重庆知青下乡到开县,正跟开县高中的尖子班的七八级的应届高中生一块儿啃书、复习高考。结果我这个“鬼主意”一来,就领到一大票七八级的学生,轰轰烈烈杀到电影院去看《刘三姐》。结果嘛,全开县城都传开了,家长们口水差点没淹死我——“<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唆犯”</span>的帽子当场扣到我头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教唆犯”的罪名,一直戴到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当时那些家长和应届生,有的己经是大学教授,部队里头的大校,还有公司老总、高工……但是一摆起当年的事,他们还是津津乐道地记得我这个“教唆犯”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