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即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创立者及其首任可汗,享有崇高的尊号“成吉思汗”,被誉为“拥有四海的大汗”。他不仅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更是世界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伟大人物。1206年,铁木真成功统一蒙古各部落,创建了大蒙古国,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进行了空前规模的领土扩张。他的征战之路跨越亚欧大陆,建立了四大横跨东西的汗国,打通了贯穿亚洲的陆路通道,开创了一个覆盖亚欧的庞大帝国,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对全球历史进程成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成吉思汗的传奇一生广为流传,草原人民更是将他的勇气与智慧深深烙印在血液中。正因如此,在他曾经统治的广袤领土上,如今矗立着众多成吉思汗的雕像,向世人诉说着他的辉煌历史,成为人们缅怀和致敬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7月8日下午三点,行程第五天,我们一路向西自驾游车队来到了呼伦贝尔市,安排好住宿后,领队说下午可以自由活动。因为下着雨,许多人都选择了在酒店里休息,可我和朋友知道来一趟不容易,何况我和朋友都是政史系毕业,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放眼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我们最佩服的人有三个,而成吉思汗是其中的一个。</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34, 34, 34);">我们敬重成吉思汗,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民族的骄傲,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成功者之一。成吉思汗“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是“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怀着对成吉思汗的崇拜之情,我们打出租车来到了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成吉思汗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31, 36); font-size:20px;"> 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正门的一座雄伟的雕塑,其顶端是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英勇形象,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雕塑中心的金鹰白钢造型,仿佛是白云草原的抽象表达,而柱身和柱脚则以金箔装饰,直径达3米的银箔镂空图腾图案更增添了神秘感。</span><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九杆苏勒德与五座祭鼎庄严地排列着,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与广场的现代气息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景观。塑像四周,四头神兽肃然拱卫,仿佛是历史的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蒙古帝国的荣耀时刻。后来查资料得知,塑像的创作者是薛守田,一位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他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蒙古帝国的荣耀时刻凝练成这一尊肃然屹立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不远处,一块石碑静静地伫立着,上面刻有“成吉思汗广场”五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五个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连辑所题写,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与广场的现代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这座广场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站在广场中央,抬头远望,眼前是一片壮阔的景象。远处,巴彦额尔敦敖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其巍峨的姿态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广场四周,现代建筑与古老遗迹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时空交织的画卷。从广场远眺,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相交,形成时空交错的景观。这样的远眺景观,让人不禁沉醉于历史的沧桑与现代的繁华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成吉思汗广场整个巨型艺术工程由五组雕塑组成,分别为《闻名世界》、《一代天骄》、《草原母亲》、《海纳百川》和《天驹行空》,雕塑全部由青铜铸造而成,原创作者为“黄河母亲”的设计者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一代天骄》</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共由八个故事情节组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吉思汗的诞生为民族带来了希望。在苦难历程的上端运用了蒙古包作为背景装饰,突出了成吉思汗是草原人民的儿子这一民族特征,同时蒙古包的处理与流云的处理使成吉思汗的诞生,在四周四位少女与母亲的环抱、托举下产生了千年伟人降临人世,天降大任于成吉思汗的神圣感。四女子的长发与似山泉瀑布的衣纹给人以浪漫圣洁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用三个人浮雕的形式,表现成吉思汗从小习武,学习骑马射箭。背的形式使浮雕产生纵伸感。表现他童年的磨难,使成吉思汗历练了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刚强意志,说明他也是了九死一生后才成功的。说明他是从一个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个伟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他们家的八匹马被盗走了,他以惊人的胆略、恢宏的气度,和他的朋友抢回自己的八匹马。表现称汗前与勇士们在最艰难的日子里退至巴勒注纳湖,战士们忠实追随使成吉思汗感动万分,他与战士们共饮泥浆水,发誓今后一定同甘共苦,如果违背誓言,就像这污浊的泥浆水。后来,这批战士都出生如死成为成吉思汗称汗后的著名功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0, 3, 17);"> 成吉思汗称汗之后一次大战中受伤,战士者勒蔑为他吸去血污,体现了成吉思汗与战士们骨肉相连亲密无间的情谊,体现了战士对成吉思汗的拥戴。这正是成吉思汗能够一往无前,势如破竹,英勇善战横跨欧亚的成功秘诀。这里呈现的大将与士兵的关系,是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极具深刻的现实意义,在这里没有口号,没有说教,只有通过形象的感染引发出人们更深的领悟。将成吉思汗称汗置于中间,称汗两侧分别表现无数战士林立,体现他拥有的坚强后盾,另一侧是在成吉思汗一生中,对他有过影响的四个妻子:孛儿帖、也遂、也素甘和忽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闻名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0, 3, 17);"> 表现崛起于马背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怕难险,骁勇善战,以狂飚万里的气势,驰骋疆场,百战不殆,为民族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象征。 在构图的处理上,将初稿前半段人物从上坡的走势改变为俯冲的构图,观者仰望雕像会产生排山倒海的感觉,有巨大的冲击力,人物的个性特征与一往无前势不可档的气势给人以强大的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从前面看人物构图呈放射状展开,有一种向上的张力。 在人物的安排上,如何通过三十余人、马,艺术的再现成吉思汗征战一生的伟绩。以史为据,表现他的四勇士、四义子、四子等战士均在整座雕像的下层和中层,成吉思汗挥手前进的四周用浮雕人物体现千军万马战旗飞扬的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在服装的处理上,将历史的真实感和艺术的表现相结合,处于四周战士的服装采用多样民族服装,发型采取当年各类发型更具历史的久远感。围绕在成吉思汗四周的浮雕人物均用盔甲服饰,全副武装,将成吉思汗领军数十年跨越的历史时间距离较自然合理的融合在数十余人的群雕中,又使人物造型个性特征的艺术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草原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0, 3, 17);"> 长16米,宽6米,高7米(基座长18米,宽8米,高1.6米)。蒙古族五支箭的故事,揭示了“聚之群鸟,胜于散之猛虎”的道理,成为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母亲的孜孜教诲,使成吉思汗汲取了团结这一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这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开拓疆域的根本所在。 成吉思汗与母亲居中,从构图上突出了主人公的位置,母亲象征着民族精神向下一代传承,母亲坐于巨石上,更突显这一祖训庄重、庄严的份量。其他四子女分列两旁。左侧立一儿一女,女儿靠近母亲,富有生活气息,外侧儿子具有男子气概。右侧立两个儿子,在这里,精心处理了一个细节:一子低头扭转面向观众,他被表现为有不团结行为的一位,聆听了母亲的训导,心有愧意,低头思过;一子抬头善意拍扶在弟弟的肩上,表示鼓励和欢迎弟弟的悔悟,这正是相互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新起点。五枝箭的故事通过雕塑艺术的表现力得到了深层的展现,相信每一个观者来到这座像前都会有所深思和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海纳百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这座雕塑表现了成吉思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唯才是举,择善而从,在他的身边聚集了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契丹人耶律楚材、给予成吉思汗财力支柱的震海等各民族诸多博学多才的志士仁人。这是成吉思汗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知人善任、雄才大略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天驹行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0, 3, 17);"> 成吉思汗广场里的《天驹行空》雕塑。这是两匹伴随成吉思汗征战一生的双骏,后继守护陵寝世代相因相承,成为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灵性,志远凌空的双骏是走向现代文明的呼伦贝尔“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精神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广场西侧,一尊嬉戏的孩童雕塑静静地伫立。他天真烂漫,动作活泼,仿佛将人们带回了纯真的童年时光。这尊雕塑不仅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寄托,更是对未来希望的象征。广场西南侧,诺敏河畔,矗立着壮观的“呼伦贝尔三月宾馆”楼宇。儿童雕塑与宾馆楼宇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文化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此外,成吉思汗广场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广场内的历史文化区通过雕塑、碑林、浮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展现了成吉思汗及其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这些景观不仅艺术价值连城,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到蒙古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的厚重。广场集休闲、娱乐、教育功能为一体,是呼伦贝尔市的地标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3, 17); font-size:20px;"> 成吉思汗广场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其内的多样化的文化元素、丰富的历史内涵、多功能性以及匠心独运的设计,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让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深入感受到蒙古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