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105咸宁市咸安区小学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纪实</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个暑假有幸参与湖北省“国培计划”A105咸宁市咸安区教师自主选学试点研修项目,这无疑为我开启了一段充实且极具价值的学习征程。在为期4天的培训里,通过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课堂面授,与专家们近距离交流互动,我收获满满,对教育教学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p> 一、数智融合,驱动教学创新变革 <p class="ql-block"> 蒋立兵教授的“数智教育如何赋能教学改革”课程,宛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蒋教授凭借生动的案例和详尽的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数智技术在教育领域蕴含的巨大潜力。</p><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实践中,我切实体会到数智融合为教学带来的创新活力。于PPT母版设计层面,我掌握了运用多元元素与精妙布局的技巧,使课件呈现更为生动直观,增强了教学的视觉吸引力;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引入,构建了沉浸式学习场景,让学生仿若置身真实情境,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思维导图的应用,则助力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精准把握学习重点,提升了学习效率。</p> 二、工坊研修,构建深度学习范式 <p class="ql-block"> 胡焱红教授的“主题式工作坊研修方案研制”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组织深度学习活动的新窗口。胡教授详细阐述了自主选学模式的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数智赋能工作坊的设计思路,让我对主题式工作坊有了更为清晰、系统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构建深度学习范式的关键方法。能够依据学习目标精准设定研修主题,围绕主题科学规划预期成果,设计出兼具吸引力与挑战性的研修内容。</p> 三、课堂诊断,实施精准教学干预 <p class="ql-block"> 高巍教授的“课堂诊断与观察”课程,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更为科学、系统的认识。高教授详细讲解了观察的意义、方法以及记录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课堂动态。</p><p class="ql-block">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将运用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习状态。通过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的灵活切换,深入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困惑。</p> 四、精神溯源,培育卓越教师素养 <p class="ql-block"> 李源田教授的“教育家思想与实践之追根溯源”课程,让我深刻领悟到了教育家精神的真谛。李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与深刻的剖析,让我明白了教育家精神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我认识到,教育家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更需要拥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开始尝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践行教育家精神,我不断培育自身的卓越教师素养,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引领他们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p> 五、职规领航,点亮专业发展灯塔 <p class="ql-block"> 但世辉教授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实操路径”的授课内容让我收获颇丰。职评不仅需要注重课堂表现,更要注重成果提炼,这让我明白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和提炼教学成果。同时,我还学到了诸多实用的方法和理念:</p><p class="ql-block"> (1) 课堂反思:课堂反思要源于热爱,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构建自己专业发展的“双螺旋”,找到心中的名师。在素养培养方面,要注重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2)听课技巧:听课要关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看冲突,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开放、生成的。</p><p class="ql-block"> (3)评课要点:评课要解剖教师的教,评判学生的学,形成自己的听课笔记。同时,要牢记布鲁姆课堂教学三问以及一堂好课的标准,这些都为我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4)教研写作:从专业发展“三写”来看教研写作的三层楼,即写反思、写主张、写课题。写课题要经历立项、研究、结题、应用的过程,要注意申报立项的方向选择、研究人员的合理确定、成果填报的全面性、设计论证评审书的核心要点以及综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这为我今后的教研写作指明了方向,让我明白教研写作不仅是总结经验,更是推动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p> 六、校本研究,探寻教学提升新径 <p class="ql-block"> 刘进教授“校本研究理念背景下的有效教研”课程,为我打开了校本研究与有效教研的新视野。</p><p class="ql-block"> 在理念与视野方面,我深刻认识到有效教研的意义与变革。它不再是传统的、形式化的活动,而是真正能够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了解有效教研的自我制约因素,这让我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规避问题,发挥优势。准确锁定教学目标,将年段目标、整合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紧密结合,确保教学的方向性与准确性。</p><p class="ql-block"> 在模式与操作上,“案例引领式”教研的自主沉淀让我印象深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模式为教研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合理淬取教学内容是关键,要直面教材、吃透教材,找准教学切入点,实现知识的融通,增加对话增值点,引发高潮。</p><p class="ql-block"> 在活动与设计方面,新时期“有效教研”有着多种分类形式,如课例展示研讨类、课堂观察诊断类等,这为我们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提供了参考。</p> 七、自我反思与未来规划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每一次的课堂面授与教学实践,都是一次自我提升与成长的机会。我开始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面反思与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p><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规划。我将继续深化对数智技术、主题式工作坊、课堂观察以及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养。我期待着与更多的同行交流与分享,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创新。</p> 八、总结与展望 <p class="ql-block"> 此次“国培”研修,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教学的蜕变之旅。数智技术为教学插上了创新的翅膀,主题式工作坊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课堂观察助力教学精准施策,教育家精神为教师成长指明方向。这些宝贵的经验与理念,将成为我未来教学道路上的坚实基石。</p><p class="ql-block"> 展望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小学语文教育事业之中。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绽放光彩的舞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