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子《道德经》中直接或间接提到“水”的章节共有 7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八章对“水德”的论述。以下是相关章节及简要分析:</p><p class="ql-block"> 1. 第八章(上善若水)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读: 本章是《道德经》中关于“水”的核心论述,以水喻“道”,强调不争、谦下、滋养万物的德行。</p><p class="ql-block"> 2. 第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原文: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 解读: 以“渊”(深水)比喻道的根基,暗示水的深沉与包容是力量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3. 第四十三章(无为之益)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 解读: “至柔”常被理解为水,强调柔弱能穿透坚硬,体现“无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4. 第六十六章(江海为百谷王)原文: </p><p class="ql-block">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解读: 以江海谦下包容的特性,喻示统治者应居下不争,方能成其大。</p><p class="ql-block"> 5.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解读:直接赞颂水的柔弱中蕴含不可战胜的力量,呼应“柔能克刚”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6.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原文: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解读: 以川谷归流江海比喻万物归附于道,间接提到水的归属性。</p><p class="ql-block"> 7.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原文: </p><p class="ql-block">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 </p><p class="ql-block">解读: “下流”借水往低处流的特性,说明谦卑处下的政治智慧。 </p><p class="ql-block"> 总结:《道德经》共有 7章明确提到或隐喻“水”,通过水的特性(柔弱、不争、处下、包容)阐发“道”的哲学。其中第八章和 第七十八章是直接讨论水的核心章节,其他章节则间接关联。水的意象在老子思想中象征着“道”的实践智慧,是理解“柔弱胜刚强”的关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