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陈列岛,隶属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位于台州湾的东南洋面,距离台州市区29海里,由上大陈、下大陈、一江山等29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4.6平方公里。是我国粤、闽、浙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在军事上也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区位。</p> <p class="ql-block">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目光转向台海,制定出了〝先攻门户,后取主岛”的方针,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指挥实施。</p><p class="ql-block">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解放军军史上的第一次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一举全歼岛上守敌,仅一天,就拿下了一江山岛,此役,解放军取得了渡海作战的经验,为今后台海问题的军事解决奠定了基础。下一战,目标直指大陈岛。</p><p class="ql-block"> 一江山岛距大陈岛仅11海里,台湾当局很快也意识到解放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大陈岛,于是急切地向美国政府求援派兵以固守大陈岛,美方以美台《“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不含大陈列岛的防务之由予以拒绝,但可派出军事力量协助台方撤离大陈岛。</p><p class="ql-block"> 1955年2月8日开始,11日结束,历时四天,台湾当局在大陈岛实施所谓的《金刚计划》,蒋经国来到岛上督办,在美军第七舰队五艘航母的护卫下,撤离岛民18500余人,军队14000余人,炸毁了岛上的各类基础设施,且在岛上布满了地雷,将一座荒岛留给了大陆。</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没费一枪一炮收复了大陈岛。从此,台湾当局失去了对浙江东南沿海的军事控制力,丧失了反攻大陆的前沿跳板,东南沿海的战略格局发生了改变。</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年轮转,星辰大海天地间。七十年过去了,大陈岛如今的模样?7月23日上午,随南京追峰户外俱乐部,上船,上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开始行程。</p> <p class="ql-block">目之所见,温暖入心。</p> <p class="ql-block">快船,庆达号。</p> <p class="ql-block">大舱,不坐这里。</p> <p class="ql-block">坐这个舱,小包间,单程160元,VlP服务,高级。</p> <p class="ql-block">08:30,准点开船了,窗外风景:蓝天、白云、大海、浪花……</p> <p class="ql-block">远眺大陈岛。</p> <p class="ql-block">近了。</p> <p class="ql-block">准备靠岸。</p> <p class="ql-block">10:10,望夫礁码头,上岸。</p> <p class="ql-block">对面是上大陈岛,明天去。脚下的土地是下大陈岛。</p> <p class="ql-block">岛上的景点交通车,环岛公路全线15公里,25元一天的通票,不限路线,不限次数,单次票,5元一张。</p> <p class="ql-block">电动自行车,俗称小电驴,租用费80元一天。</p> <p class="ql-block"> 乘了一站路的景交车,来到预定的民宿:映海山庄。仰头望,登山道好高啊!山海相连的大陈岛,当然是高低起伏的地形,车行路是柏油路,人行道就是石梯台阶了,甚至是杂草丛生的不是路的野径了。</p> <p class="ql-block">客房,没房号,只有名称:晴天。很对板,今天是晴天。</p> <p class="ql-block">移步窗棂,开窗:啊,辽阔的大海!脑中立刻跳出海子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炎炎夏日,那有花开?改成:面朝大海,没见花开。实情实景,但意境涨分啦。</p> <p class="ql-block"> 稍作歇息,便下山去解决吃饭问题。</p><p class="ql-block"> 梅花湾广场是大陈岛镇政府所在地。从高处看,避风港呈现出梅花花瓣的形状,围绕着港边是酒店、民宿、饭店、超市、银行、……算是小镇的CBD了。</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一家写着“老兵烧烤”招牌的面馆,店内桌椅整洁,窗明几净,点了一碗海鲜面。和老板的闲聊中,得知老板是宁波人,1993年在南京当过兵,驻地在城北的迈皋桥,所以一下就听出了我的南京口音,老板复员后到了企业,企业下岗后,来到大陈岛开店至今。小店中午和晚上营业。这是小店外的风景,涨潮了。</p> <p class="ql-block"> 海鲜面太好吃了,说“鲜掉了眉毛”是夸大其辞,说“唇齿留鲜〞倒是恰如其分。食材新鲜、饱满,老板说:这都是现捕的,每年的八月五日是全国统一的〝开捕日〞。来到海岛,图的就是这一口,明天继续。</p> <p class="ql-block"> 饭后,沿着大陈老街左转右拐、陡缓相间的台阶,步步向上回客房。</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下午一时半,出发。开始下大陈岛的行程。第一站:浪通门。</p> <p class="ql-block"> 浪通门,取意“浪涛通过的地方”。这片水域位于全岛的东北部,此时,风平浪静,温柔的海风带着海水的湿润拂面而来,骄阳之下,似乎也带来了丝丝清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对面是屏风山,中间的海道不过百米,形成了天然的喇叭口地质结构。在1997年的8月,这里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在当年第11号强台风的影响下,这里的浪涛高度达到了36米(国际水文研究会认定),由此在这里矗立起名为“世界巨浪之最”的不锈钢材质的浪花巨型雕塑,以志纪念。</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大陈岛的标志性景点,有“世界之最〞的浓墨底色,巨涛滔天与柔情似水的壮观与美丽而带给人们在心灵深处的回响之地,何不来一张天地人的完美合影?</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浪通门,一站公交,来到了最具大陈岛风光特色的甲午岩景区,也是全岛唯一的收费景区(本人享受半价:30元)。</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入口处旁的景观小品,相信每一位来者都会在这里发出来自肺腑的声音:我爱大陈岛。且配无敌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凌空观景,最佳视角,以目光为笔,勾勒出岩石的质感呈现,抬望眼,捕捉七彩光线洒向波光粼粼的海面,沙滩、绿地、海岸线,光影变幻、诗意无限,这是最本真的海景绽现,这是与盛夏的大海来一场约定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赞美大海,任何文字在这里是如此苍白,抒发胸怀,言语的流淌又何尝不是无力的笔尖,唯有向前,全身心地感受膜拜这来自天地间大自然的馈献。</p> <p class="ql-block"> 1.5公里的海边栈道依礁石起伏而上下,左侧:波澜壮阔的大海,浪花冲击崖壁,涛声阵阵,右侧的岩石泛着红色的光泽,用手触摸了一下,锐角生疼,真是:置身天地间,胜景美无边,极目海浪涌,耳旁涛震天,近观红湿处,岩礁硬且坚,更望高远顶,奋力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 碉堡,没找到入口,肯定有地下通道了,在如此坚硬的岩石上筑就,人类钢铁意志的物化体现。</p> <p class="ql-block"> 飞虎崖:名称的由来有两层含义,一为崖体造型似一头猛虎伏卧海边,二为海浪冲击,海蚀奇观:宽十余米,猛虎可一跃而过,向内延伸150米,崖高25~30米,崖底海浪澎湃,轰鸣声似群虎咆哮。</p> <p class="ql-block">甲午岩灯塔:2017年原址重建,三层,高11米。</p> <p class="ql-block">观日亭:日出东海,霞光万丈,碧波万顷迎朝阳。</p> <p class="ql-block">悬空索桥:悬于两座陡峭的崖体之间,桥下:海浪翻滚,桥上:心荡神摇。</p> <p class="ql-block"> 崖顶,长21米的匙型玻璃挑空观景平台向大海伸出,是期望打开大海的宝藏之门吗?还是有更深刻的设计内涵?对面是祖国大陆。</p> <p class="ql-block"> 甲午岩地质奇观:主体为两块长 15米、宽11米的巨型花岗岩礁石(因形似船上的甲午板而得名),最高点海拔35米,岩壁垂直如削,经亿万年海蚀形成海蚀柱、海蚀沟、海蚀洞等独特地貌,被誉为“东海第一大盆景〞。</p><p class="ql-block"> 1954年5月6日,蒋家父子曾在甲午岩下眺望对岸大陆,为“五年之内必回老家〞的承诺无法兑现而愁绪满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此刻心境的贴切描写吗?</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上极目远眺,大海无垠,波涛汹涌,风光无限好。身后下方是甲午岩。</p> <p class="ql-block">这里距北京1365公里。</p> <p class="ql-block"> 思归亭,1954年修建,当时名为〝中正亭〞,后更名为“美龄亭〞。再往后,进行了修复,重新命名为〝思归亭”,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含义。从这里离开甲午岩景区。</p><p class="ql-block"> 在思归亭歇息时,遇见两位老者,说台风要来了,25日来往大陈岛的航班会取消,而我原计划25日上午十时离开下大陈岛。后来计划改变为:24日上午八时半登船去上大陈岛,十时半登船返回下大陈岛,下午乘十六时的当日最后一班船回椒江。真是计划不如变化,在大陈岛的两夜变成一夜。</p><p class="ql-block"> 后来知道,这次台风是今年的第8次强台风,命名为:“竹节草”,之后也给南京带来了几天的凉爽。</p> <p class="ql-block"> 从思归亭的出口出甲午岩景区,对面是当年的104高地。</p><p class="ql-block"> 104高地是下大陈岛东部海岸的制高点,因其海拔104米而得名。原国民党军曾在此悉心经营大陈防务,高地上建有碉堡,战壕遍布全山。位于半山的坑道长约150米,内有水池、部队屯兵处及弹药库等军事设施,现为青少年国防思想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车行至下一站:大陈岛垦荒纪念碑。</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位于凤尾山巅,可以俯看全岛,极目眺望,海天一色。</p> <p class="ql-block"> 沿着108级台阶登上山顶,大陈岛垦荒纪念碑迎面耸立,高16.5米,碑名是由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前线总指挥、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的背面镌刻的是胡耀邦同志的手迹“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从空中俯瞰,整个纪念碑广场就像一块巨大的五角勋章永远镌刻在大陈岛的山海之间。</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467位来自浙江全省各地的有志青年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用青春、热血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如今,70年过去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在两代垦荒人的努力下,大陈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一项项国家级的荣誉称号成为大陈岛的金色名片:全国海洋经济开发建设示范岛、国家级生态镇、国家一级渔港、全国能源开发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和纪念碑合个影,记住了胡总书记的题词,心中掠过一个念头: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我会在这里挥汗流血、战天斗地吗?七七年中学毕业时,留意国家动员去重建地震后的唐山,七八年报名参军保国防,八六年,南下潮,去珠海南山工业区。人生没有如果,一切都是随遇。在如今的南京城,处处可见我参与建设的一座座变电站,撒下一粒粒种子,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大陈岛垦荒纪念碑,继续车行,经过鸡笼山。鸡笼山是看夕阳西下的绝佳地,这会儿还不到日落时分。车窗外的这片海域,是大陈岛的黄鱼养殖基地。大陈岛凭借着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渔业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大陈黄鱼”已成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今年产量已过万吨,产值达11亿元。</p> <p class="ql-block"> 车至梅花湾广场,徒步走向位于半山腰的蒋经国旧居。</p><p class="ql-block"> 这处带院子的二层小楼原住户是一位名叫王相义的富裕人家。1953年8月,蒋经国接手胡宗南全面负责江浙沿海的军政事务后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一楼空空如也,墙上是硬笔书法展览,不知与旧居何干?二楼是蒋经国的生平简介及相应的图片和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从二楼的窗户望开去,是梅花湾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旧居,来到梅花湾广场,右望,码头方向,不高的小山头,耸立着一尊雕像,有说郑成功?有说戚继光?前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塑像基座说明:卫温(生年不详——公元231年),三国时东吴将领,曾任将军职。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30年2月,吴王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万余名官兵的舰队,从章安(今浙江省台州市)启程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中国正史上关于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记载,也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和经营台湾的历史证明。卫温浮海夷州,比郑和下西洋(1405)早1170多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2)早1260多年,是世界航海史上一大罕见壮举,也是台州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要下雨了,回山庄了,果然,不一会,大雨如注,厚重的雨帘,隔断了望向大海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海岛上的雨,来的快,走的也快。</p><p class="ql-block"> 晚餐,梅花湾广场边的港边排档,八人伙吃,满桌海鲜,点了一条大陈黄鱼,吃光,又点了一条,还是吃光了,一个字:鲜,二个字:好吃。</p><p class="ql-block"> 带着满满的满足,浴着梅花湾的夜色,回客房,枕涛而眠,一夜无言。</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7月24日,梅花湾的清晨,涨潮了,港湾里停满了渔船。</p> <p class="ql-block">阿春早餐,以一碗美味的海鲜面开启了崭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八点半,梅花湾码头,乘船去上大陈岛。受台风影响,今天从上大陈岛返回下大陈岛的最后一班船是上午的十时半,这就意味着在上大陈岛的时间将不足两小时。</p> <p class="ql-block"> 这艘红色的航船将载着我们一行八人来往上、下大陈岛,单程费用一人20元。</p> <p class="ql-block"> 靠岸了,仅二十分钟的航程,岛上不高的山头上的风力发电机的白色叶片在悠悠地转动着。</p> <p class="ql-block"> 为了赶时间,没有选择岛上的景区公交车,而是包车了,且一定确保登上返程的航班,费用160元。行驶途中,司机介绍:上大陈岛的一半面积为军事禁地,一半面积对外开放,而开放的半岛面积主要有两处可供游览:乌沙头景区、当年的胡宗南指挥所和国民党军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 上大陈岛乌沙头景区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人行步道总长约6公里,其中长达2.5公里的滨海栈道,临崖而建,凌空踏浪,是整个景区中最有震撼感、最具观赏性和体验度最高的景点,展示了〝灵、雄、险、奇〞的地貌奇观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神仙角度拍出的照片:绿如翡翠的海水翻动着洁白的浪花,坚硬似铁的岩石上竟生长着如此苍翠欲滴的枝叶,潮水淹没了黑色的沙滩,却入镜了离礁石更近的水泥栏杆……,同框共情的愉悦感溢满心间。</p> <p class="ql-block"> 从“摩天岭”沿着385级台阶顺势而下、无限接近崖底,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其声似洪钟战鼓,响声震天,其势如万马奔腾,平原撒欢,今生从未有过与滔天巨浪有如此近距离的感受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 沿途饱览因海蚀地貌而形成的各种造型奇观:渔家女、情侣峰、将军岩、和尚诵经……</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沿崖壁下端修建的人行观景栈道,最近距海平面仅十余米,玻璃栈道部分无疑又是这惊为神助工程的最为精彩之处。</p> <p class="ql-block">全长三十米的玻璃栈道。</p> <p class="ql-block"> 凭栏临风,看海潮翻腾、清波浊浪;屏息聆听,闻涛声迴荡、抑或低吟,抑或高亢;张开双臂,拥抱这辽阔深邃的海疆;直抒胸臆,言词又何能表达出对大海的深情与畅想?</p> <p class="ql-block"> 悬空栈道的尽头是一号坑道洞口。大陈岛收复后,解放军在全岛修筑了大量的防务坑道,藏兵和贮备弹药军械。这是从坑道内望向坑外:碧海蓝天。</p> <p class="ql-block">从六号口出来,出口很隐蔽。</p> <p class="ql-block"> 至此,结束了乌沙头景区的游览。</p><p class="ql-block"> 8月7日晚上得知:从8月8日起,乌沙头景区将和下大陈岛的甲午岩景区一样,实行收费制度,票价60元,半价优惠一个月,9月9日开始全价。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 离开乌沙头景区,仅5分钟车程,就来到了当年的胡宗南指挥部遗址。</p> <p class="ql-block"> 胡宗南(1896~1962),国民党著名将领,浙江孝丰(今安吉县人)。黄埔军校第1期学生。大陆解放后,蒋介石派遣胡宗南指挥浙江沿海一带的国民党军队,驻地为上大陈岛。1951年3月,台湾当局任命胡宗南为〝江浙人民反共游击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p> <p class="ql-block">营房内外</p> <p class="ql-block">胡宗南指挥所入口</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内的天梯,可用于紧急逃生。整个指挥所空间狭小,潮湿阴暗,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小坑,溅了一脚污水。</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了今年7月1日刚刚开放的大陈岛军事文化体验中心,23件退役的海陆空军事装备呈受阅式排列,其中最醒目的就属台州舰了,这艘中国自主研制的护卫舰首舰曾两次装备升级,在役37年,圆满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台州舰”又回到了台州。</p><p class="ql-block"> 本可以登舰参观的,无奈时间紧迫,为此行留下了一丝遗憾。</p>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上大陈岛了,在码头候船室拍下一张以〝大陈岛〞三字为背景的照片,记住这次不足二小时却极具纪念意义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原路返回下大陈岛。</p> <p class="ql-block">仍然是十五分钟的航程,顺利返回下大陈岛。中午餐,映海山庄渔家餐厅,这是与大陈岛的告别一餐,留住了这来自大海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大陈岛仍然骄阳似火,热浪扑面。一份执念,那是对大海的情怀,一份不舍,留下对这座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海岛的依恋。返回椒江的航班是下午四时的,时间还有,沿着大陈老街,再去梅花湾转一转。</p> <p class="ql-block"> 退潮了,露出了大片的礁石滩,赶小海的人们快乐地接受着这来自大海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梅花湾灯塔。当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时候,会亮起温暖的灯光,给每一艘归家返港的渔船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绿波荡漾的大海起波扬涛。</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时准点起航,底舱,票价80元,全程未离座。六时十分,到达椒江码头,回头望,夕阳透过云层,霞光万丈。</p><p class="ql-block"> 再见,大陈岛,中国最美海岛,一边是山崖,一边是海水。</p><p class="ql-block"> 大陈岛的故事还在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