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 影子</h3> <h3> 期待了许久的赛马之行,终于在8月8日这个明朗的周五拉开了序幕。早上10点的阳光正好,不燥不烈地洒在车窗外,我们一行四人带着球球,自驾车缓缓驶出熟悉的街道,朝着丹东赛马镇的方向进发。这场酝酿了许久的旅程,终于在车轮转动的瞬间,变成了触手可及的风景。临近11点半,车子在本溪桥头驶出高速,顺着一条伴着溪水的小路缓缓前行。车轮碾过碎石路的轻响,混着溪水潺潺的流动声,成了最自然的背景音乐。路两旁的三道河农家院格外惹眼,几乎家家户户都打着“羊汤”的招牌,门前立着醒目的标志,一口口大铁锅支在院坝里,袅袅炊烟正从锅沿升起,锅里的羊汤咕嘟咕嘟沸腾着,羊肉的香气顺着风飘过来,勾得人肚子咕咕直叫。 此时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哪里还忍得住这般诱惑?当即在一户农家院停下脚步。刚落座没多久,热气腾腾的羊汤就端上了桌,奶白色的汤里浮着鲜嫩的羊肉,撒上葱花和香菜,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我们拿起筷子大块朵颐,热汤下肚暖了脾胃,酥烂的羊肉越嚼越香,赶路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碗羊汤涤荡干净。半小时后,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地起身,再次发动车子顺着溪水前行。窗外的风景愈发清灵,溪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野花随风摇曳。带着一身羊肉的暖香和满心的惬意,我们继续向着目的地进发,期待着接下来的风景与故事。车子沿着山路继续穿行,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面上,光影斑驳。下午1点20分,我们终于抵达了三浓新村。</h3> <h3>因为提前在抖音上订好了房间,很顺利的办好了入住手续。</h3> <h3> 简单办理完入住手续,便马不停蹄地奔向了心心念念的天锅古洞。天锅古洞果然名不虚传,作为一处集山水洞湖林于一体的自然景观,它以奇特的岩溶洞穴为核心,藏着“一洞天锅”“一洞三岩”“三岩合一”的三大奇观。</h3> <h3> 洞外正是31度的高温,热浪滚滚,可刚踏入洞口,“轰”的一下,一股清凉瞬间包裹全身,仿佛闯进了另一个清凉世界,旅途的燥热瞬间消散无踪。景区管理人员贴心提醒,让我们抱着球球游览,避免吓到其他游客。可小家伙显然被这新奇的洞穴吸引,刚抱在怀里就不安分地扭动,没一会儿便挣脱怀抱,在洞内的石板路上撒欢疯跑起来,小爪子踏在地面上发出轻快的声响,倒成了洞里一道活泼的风景线。 </h3> <h3> 洞内的景观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更显美轮美奂:天然形成的瀑布石笋如银练垂落,“锅屋”般的钟乳石穹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处都让人忍不住驻足拍照打卡。</h3> <h3> 从洞穴出来后,我们又踏上了悬空的玻璃栈道,左面是悬崖,下面是河流,远处是连绵山峦,俯瞰整个景区全景,视野开阔得让人心旷神怡。 最妙的是坐船游览洞穴的环节,小船在幽暗的地下河道缓缓穿行,两岸的钟乳石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只有回音和偶尔滴下的水声,别有一番静谧又神秘的情趣。不知不觉间,我们在天锅古洞游览了两个半小时,直到傍晚5点多,才恋恋不舍地返程,6点左右回到了三浓新村,准备迎接乡村的宁静夜晚。</h3> <h3> 回到三浓新村时,暮色正悄悄漫上山头。这处藏在山水间的文旅综合体,远比想象中更让人惊喜——四面青山环抱,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潺潺流水声成了最天然的背景音乐。</h3> <h3> 民宿沿着河岸错落分布,既有古朴的合院带着岁月的温润,也有独栋的标间透着简约的舒适,白墙灰瓦映着绿树清波,活脱脱一处现实版的世外桃源。起初看到“三浓”二字,总以为是偏于原始的农业、农村、农民图景,可踏入这里才发现,是“乡浓、情浓、景浓”的鲜活写照。村口那尊高高的金铜色耕牛雕塑,昂首伫立在绿意中,既有农耕文化的厚重,又透着几分亲近自然的暖意,让人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h3> <h3> 傍晚的惊喜不止于风景,还有舌尖的满足。晚餐端上桌时,地道的乡野风味瞬间勾起食欲:刚从地里摘的青菜拌成东北大拉皮,“神仙”也上了桌成了美味,蒸海鲜土鸡蛋也别有滋味,每一口都是质朴又扎实的香味。更巧的是,在这里竟遇上好朋友田先生一行,他们也是看到我发在群里的攻略一起来的,大家他乡相遇,很快就热络起来。酒足饭饱后,村子的夜晚才真正热闹起来。广场上的音乐喷泉随着旋律起落,水柱在灯光下变幻出七彩光影,引得孩子们围着奔跑欢呼;不远处的舞台上,乡土味十足的演绎正酣。歌声、笑声混着晚风飘向远方,将夜晚的氛围推向高潮。我们漫步在河边,看着眼前的热闹,听着流水与欢歌,身心都被这份松弛的快乐包裹。<br> 夜渐渐深了,喧嚣散去,村子重归宁静。回到依山傍水的房间,洗去一天的疲惫,躺在床上时,窗外的流水声似有若无,像一首温柔的催眠曲。枕着这自然的“波涛”,一夜无梦,直到晨光悄悄爬上窗棂。</h3> <h3> 次日清晨,我们踏着晨露走进蒲石河森林公园。雨后的山林裹着一层薄薄的雨雾,河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湿漉漉的表面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平添了几分朦胧的神秘感。</h3> <h3> 沿着山路向上行驶,闻着清新的草木香和负氧离子的清甜。从最高点俯瞰完层林叠翠的全景,我们在游客中心稍作休整,便转道去往大石湖。大石湖的路是跟着溪水走的,一路潺潺水声不绝于耳。高崖上的瀑布如银练般倾洒而下,砸在石头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河道里怪石林立,有的裹着厚厚的青苔,绿得耀眼夺目,有的被流水冲刷得油光锃亮,泛着温润的光泽。忍不住蹲下身掬一捧清泉,入口竟是沁心的甘甜,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h3> <h3> 球球也跟着我们兴奋地在怪石间蹦跳,一会儿踩踩这块石头摆pose拍照,一会儿又盯着溪水出神,好几次脚下打滑差点跌入水中,惹得我们又紧张又好笑。</h3> <h3> 索性在河边寻了块平坦的空地,支起露营桌椅,用山泉水煮起茶来。茶叶在沸水中舒展,茶香混着草木的清香漫散开来;啤酒直接浸在溪水里,喝一口沁凉透心。没有精致的菜肴,可这一餐却吃得格外满足,仿佛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美味。</h3> <h3> 从大石湖出来,我们一路走一路玩,看够了溪流奇石,听够了林间鸟鸣,直到傍晚6点才回到三浓新村。</h3> <h3> 第三天清晨,窗外的溪水声准时把我们唤醒,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照在地板上暖融融的。早餐时喝着热粥,看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想到吃完这顿饭就要返程,心里竟泛起丝丝不舍。收拾行李时,望着窗外依旧鲜活的美景,忽然真正读懂了“三浓”二字的深意——是山野间化不开的“乡浓”,是同乡相遇、邻里欢笑的“情浓”,更是目之所及皆画卷的“景浓”。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场旅程就像人生路上的一段风景,有意外的相遇,有自然的馈赠,有同行的温暖。</h3> <h3> 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期待,因为在路上,永远有无限风光等着我们去遇见。车子缓缓驶离时,球球趴在车窗上回望,仿佛也在与这片山水告别。赛马镇的三日时光,就这样带着花草的清香与流水的温柔,刻进了记忆里。</h3> <h3> 2025年8月15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