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是我的知己

阿勇

<p class="ql-block">我从1970年开始写日记,坚持至今已经40多年了,大大小小的日记写了几十本,粗算一下约一千多万字。是什么原因让我坚持数年不止呢?说起来可能与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有极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初,学习毛泽东著作或毛主席语录形成“大气候”,无论男女老少还是工人、农民或学生,都要学习毛泽东思想,读毛泽东著作或毛主席语录。同时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雷锋同志那样学习毛主席著作,向雷锋同志那样为人民做好事。雷锋日记在当时也是学习教材,简单易行向雷锋同志学习写日记,也是一种实际行动。</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最早的一篇日记,是1970年参加东阳县学习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后写的一篇日记。实际上这次会议也是以前的四级干部会议,只是当时政治气候的需要,突出学习毛泽东思想。参加会议的是东阳县革委会领导、区、公社和大队领导,还有青年中积极分子代表。我们大队是大队长金士楼和我出席的,会议开了两天,主要听县领导报告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县级以上高层次的大会。对于一个农村普通的小农民,能出席这样的大会是十分荣耀和自豪的,村里人都认为是大队在重点培养我,从不同角度射来的眼光,有的赞许,有的鼓励,有的羡慕。</p> <p class="ql-block">我开完会回到村里后,写了一篇日记,也是参加会议的体会与感想,日记最后还表示要继续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建设新农村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2月我应征入伍,光荣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开始,有较大活动或听课学习时,写一下日记,复旦大学毕业回部队当干部后,坚持每天记日记,从此写日记作为常态化。不管岗位变化还是职务升迁、还是年龄增长,写日记的习惯成为自然,每天晚上记日记,把当天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事项记录在案。如有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有时也写一些感想、感悟或体会之类。如果工作忙或出差或出国,回来后马上补记。文字是人们生活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是自己在生命整个时空中一个很宝贵的资源。运用好这个资源记录生活,品味生活,丰富生活,随着时间的久远像艺海拾贝一样咀嚼体会自己的生活,这也是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我的日记大致分记事与抒情两类:一是工作日记,主要记录每天主要做的工作或事情,简明扼要,做了什么写上什么,便于总结工作或查找原始资料;二是重要活动后的感想与体会,当时所想所思与内心世界的活动。我的日记中,有的文字不多,一行几十个字甚至几个字;有的文字较多,二页纸几百字甚至上千字。有的仅仅记录工作,一天做了什么事、参加了什么活动,有的比较详尽,既写工作活动又写心理活动,或感想体会或心灵感悟。特别是经历了重要事件或参加了重要活动,当天的日记就比较长,文字比较多,感想比较多感悟比较深。如那年那天受到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等首长接见后的当天,就把心里的感动之情跃然纸上,写满几页纸。如重要职务晋升时、受任于重要任务时,都会有较多的心里话记在日记里。其中有的日记扩展并形成为一篇一、二千多字的文章,如《漫步苏堤》、《共产党员没有“退休”两字》、《要叫响“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生日的一天》等等,我干脆敲打在电脑上,形成一篇散文式或言论了,有的公开发表在有关报刊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日记是自己最靠谱的闺蜜”。我们抒写,是因为对生活的忠诚;我们记录,是为了曾经的感动。日记,是吐露心声的文字活动,没有或不想或不敢与别人讲得话写在日记里。日记是私语、是私密性较强的文字体裁,一般绝大多数不公开不出版,大多只有自己偶尔看看,就是那些公开的也是若干年或人非物在以后的事。日记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自己与自己心灵的诉说,是当天当时灵魂深处心里活动的表露。日记是人们灵魂深处思想心灵“沉淀物”,是个人内心世界翻滚上来的思想活动反映,有的直抒胸臆的情感,有的反复斟酌的思想观点,是心灵深处积沉多时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日记如同其他文化一样,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有工作日记、生活日记、情感日记、生病日记,等等。我的日记既不能与模范人物雷锋日记、王杰日记等比美,更不能与历史人物鲁迅日记、蒋介石日记等比历史价值。作为自己个人工作、生活和活动的每日记录,是自己的心灵在日记中奔放,是自己的思想火花在日记中承载,是自己人生真实记录的缩影。日记能养一份生命的安详,能给自己多一个真正的闺蜜和知己。在写日记时,让自己沉静、安祥、微笑地看自己、看社会、看世界,真正感受到人心最辽阔。​</p> <p class="ql-block">我家里人曾经问我过,|什么“吃喝拉撒”的事都记下来有什么用呢?作为普通人,不出回忆录,不出书立传,但作为自己工作、生活资料是非常丰富和原始实际的精神财富。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时自己翻翻看看,字里行间,追记流逝的岁月,一下子出现地脑海甚至就在眼前浮现。往往无用与有用的结合,才是最有用的。 </p> <p class="ql-block">一篇日记一则生动故事,一句日记一件历史事件,是我过往生命运动的主要文字记载,是我的一个真正生命的重要生活资料,是一部个人工作、生活历史与共产党、国家、军队、单位和家庭历史的交融、交织、交汇在一起的历史书。日记中闪耀着的好思想、好精神、好故事、好行为,将永远陪伴与激励我前行。</p><p class="ql-block"> (写于2014年12月18日—19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