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的美篇

风信子

<p class="ql-block">  在爱奇艺搜索印度电影时,看到了《时间去哪儿了》免费,那就看看吧!但是显示导演是贾樟柯,怎么回事呢?带着好奇就看看吧!电影一开始的镜头是一片昏暗,无法看清画面,又是外文,差点想放弃了!突然,画面亮了,在屏幕下方的字幕中知道了那是发生在巴西的故事,有点莫名其妙。看完整本电影后再去百度,才知道这是一部独特的由五个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的大牌导演合作的电影,电影共同围绕“时间”这一主题由五个风格迥异、反映各自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独立短片合集。</p><p class="ql-block"> 巴西的《颤抖的大地》:某地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泥石流,一个幸存的小男孩突然就失去了爸爸。但是他坚信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一个月、两个月、六个月……他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着爸爸、等待着爸爸。灾难发生后,在自救恢复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漫长等待种痛苦挣扎,时间仿佛停滞在灾难那一刻。但是生活总要过下去,时间是治愈伤痛的唯一良药吗?时间带走了家园、学校、亲人,多么的残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终将振作起来,在巨大创伤后重建生活。</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的《呼吸》:俄罗斯西伯利亚偏远、寒冷、几乎与世隔绝的荒野,一对过着原始生活般的夫妻,丈夫家暴,妻子忍受。又一次家暴中,妻子无法忍受跑出家门,丈夫追赶妻子途中受重伤,生命危在旦夕,又无法联系到外界来急救。妻子沉着冷静、机智大胆,切喉,自制呼吸机。这个呼吸机用到了被丈夫扔在一边的破旧的手风琴。妻子不断地手动操作这个风箱来维持丈夫的生命,一边艰难地拉着手风琴,一边说“现在我就是你的时间”。此时生命在与时间赛跑!情感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坚韧。</p><p class="ql-block"> 印度的《孟买迷雾》一位年迈孤独的退休老教师,虽然家人都很孝顺,但是忙于工作,缺少陪伴。有一天他在公园偶遇一个无家可归的、充满活力的街头小男孩,两人建立了跨越年龄和阶级的深厚友谊。小男孩教老人用智能手机、送老人并不昂贵却欢喜的礼物、陪老人聊天、开玩笑。老人给男孩买冰棍作为回报,还买了生日蛋糕给男孩过生日,给男孩买了新鞋(是男孩唯一一双两只鞋是一样的鞋子)。两人在愉快地通话时,男孩这边突然没声音了!老人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却未果。最后老人在郁郁寡欢中留下遗言走了!遗言中老人写道:是男孩带给了他久违的快乐与温暖。老人生活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他的快乐却来自与贫民窟孤儿的相识、相处。老人退休后一人在家时,时间是滞缓的,孤独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剧。而与男孩相处的短短几天里得到的温暖,远远超过了这么多年的生活感受。那么时间的长短与质量其实也是相对的,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就像片尾打出的字幕——无人知晓,什么时候时间会改变它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南非《重生》:科幻,类似“生命轮回”,没看懂,快进!</p><p class="ql-block"> 中国《逢春》:山西著名的平遥古城,一对在古城里从事旅游表演工作的夫妻,面临着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的选择。他们已有一个孩子,在生活的压力和琐碎中,曾经的激情似乎被时间磨平。夫妻俩在讨论是否再要一个孩子?经济的压力、年龄的增大、激情的退却。女主人公的一句话“感觉时间快要把我仅有的一点点东西拿走了”,深深地促动着我的内心。但是当他们决定再生个二胎,女主人公的话“只要你愿意,咱们就把时间拿走的东西再一点点拿回来”。他俩重新审视了彼此的关系、流逝的时光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是呀,东隅已逝,桑榆非晚!</p><p class="ql-block"> 前四个短片一句话也听不懂,只是看字幕,而且是在手机上看,对于一个老花的人来说更是累。况且来自五个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探讨的角度不同,看得有点累,有点沉重。“时间”这个话题,是永远探讨不尽的,自古有多少的名句与名篇在阐述时间的易逝、时间的宝贵、时间的公平、时间的残酷……时间到底赋予生命什么意义?是积累财富?建立关系?创造价值?留下记忆?繁衍后代?五个故事展示了不同的答案。这几天的我,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瘫在沙发上,机械地刷着手机,文字、图片、视频的碎片一掠而过。打开微信读书,竟也能在字里行间忘却了无聊的时光。偶尔看一本电影,也能带来些许的思考。不管怎么过,时间总在滴答声中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