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东山岭邂逅妙龄少女

大罗仔

<p class="ql-block">昨天登东山岭,在山脚往上走了约二三十级台阶时,偶遇一位学生模样的姑娘。当时整条天梯只有我们两人,我便主动打招呼:“小姑娘,你是学生吧?来锻炼的?”她停下脚步应道:“是。”我又问:“在和中读书?”“不,在河源读。”“高几了?”“高二。”简单寒暄后,我继续拾级而上拍照,她则径直往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和平天梯共有六百六十六级台阶,分作五六个层级。我每到一个层级,都会在不同高度拍些景观照。登顶后,我在“阳明广场”四周拍了个遍,没想到在县博物馆前又遇见了那位姑娘。我笑着问:“要我帮你拍几张照片吗?”她对视着我,点头说“可以”。我便趁机把她当作“免费模特”,拍了不少照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博物馆内流连,她站在展柜前,专注地看着里面的陶罐,神情认真。她穿着黑色上衣,头发扎成马尾,戴着眼镜,整个人透着一股书卷气。我趁她不注意,悄悄按下快门,捕捉下她最自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馆,阳光正好,城市全景在远处铺展开来。我请她站在高处,背对着镜头,双臂张开,面向城市,手中拿着手机,似乎也在记录这一刻。远处的高楼、山脉和稀疏的云朵,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在广场上走动,她站在高处,手指指向远方,似乎在介绍或指明某个方向。我趁机按下快门,她的眼神坚定,动作自然,仿佛天生就懂得如何与镜头对话。</p> <p class="ql-block">她站在一块写着“知行合一”的标志牌前,背景是树木和一尊金色的雕像。她穿着黑色上衣,站在石板路上,手持手机,神情专注。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学子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答案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拍了几张生活照,她站在石栏前,背景是城市的全景,天空晴朗,远处有一棵小树。她面带微笑,显得轻松而自信。后来,她又坐在一块刻有文字的大石头上,周围是茂密的树木和绿色的草地,她笑得更自然了。</p> <p class="ql-block">此前我虽多次来过东山岭顶的“阳明广场”,也见过这座博物馆,却从未进去参观过。这次难得有机会,身边又有这位学生妹当模特,正好进去逛逛,顺便拍些照片。我们从一楼看到二楼,每到一处,都以她为主角拍了些照片。参观结束准备下山时,我问姑娘:“介意和我合张影吗?也好让你以后记得我这个拍照的爷爷。”她欣然应允:“好呀!”于是,我们便拍下了这张“爷孙合影”。</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件事:一起下山时,姑娘说“爷爷,您等我一下,我去拿个包”。起初我以为她是把包存进了广场右手边的那排小店,可当看到她从石凳上拿起包时,我着实吃了一惊。那是个奶白色的手包,模样精致,和我儿媳送给老伴的那只非常相似。我不禁问她:“这么小巧的包,你就随便放在石凳上,不怕被人拿走吗?我们在博物馆参观和广场拍照,前后至少有四十分钟,说不定都快一个小时了,你居然这么放心?”她却轻描淡写地回了句:“没事。”</p><p class="ql-block">虽说她这样放包的做法,我始终觉得不太妥当,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但换个角度想,这也恰恰反映出当今中国社会普遍的安全感,更体现出我们家乡和平的社会治安,确实让人放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