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半,这份“收心指南”请查收

蒋老师

<p class="ql-block">暑假已经过半,如果同学们有下列表现中的3个及以上,那就要及时收心啦:</p><p class="ql-block">1. 作息不规律,爱睡懒觉。</p><p class="ql-block">2. 做事不积极,“拖延症患者”上线3. “沉迷”电子世界,一玩就是几小时。</p><p class="ql-block">4. 抛弃正餐,零食不离手</p><p class="ql-block">5. 依赖性增强,什么都不愿做</p><p class="ql-block">6. 没玩够,聊起“新学期”漠不关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经历较长假期或休闲时光后,一旦马上进入工作和学习状态,会在心理和行为层面出现一时难以适应的情况。需要调整过渡,才能找到学习和工作的节奏,这是正常的适应性过程。有些同学认为提前一周收心即可;有些家长不太明确该如何助力同学们收心。那我们该如何收心呢?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要坚决杜绝“两个不”。✦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才能慢慢适应。</p><p class="ql-block">✦不搞“一刀切”:家长们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他们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他们的意愿,循序渐进。接下来,我们有几个收心的小锦囊可供参考。</p><p class="ql-block">锦囊一: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p><p class="ql-block">假期睡懒觉应该是许多同学的常态,所以就导致开学了,同学们到点了起不来!针对起床难题,要慢慢每天提前10分钟睡觉,逐步调回学期作息。前一天晚上早一点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一点起床,可以提前放放音乐,以便提神醒脑。同时,也可在白天的时候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精神放松,保障睡眠的质量。此外,不只是早睡早起的习惯需要恢复,活动也要尽量向学校的时间安排靠拢。比如上午9点—13点,正是上课时间,就不要过分沉迷于游戏、看电视等,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读读书、写写字。在饮食方面,有些同学在假期饮食没有规律,到中午了才吃第一顿,把夜宵当晚饭吃,而且还时不时吃些零食、喝些碳酸饮料,让身体接收食物的生物钟变得紊乱。所以,开学前2周-3周,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规律,而且在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锦囊二:手机分离</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假期很容易沉迷手机,而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减少人体褪黑素分泌,增加神经兴奋性,会将固有的生物钟推迟得更晚。开学前若是没有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下抽离,就会面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的情况。因此,开学前要控制好手机使用时间,处理好自己和手机的关系,避免被手机奴役。</p><p class="ql-block">锦囊三:完成作业,进入学习状态在八月初时和八月中旬,提前完成暑假作业。八月中旬时,要确认是否已经完成了作业,或者至少完成了85%以上,如果没有,家长可以其督促加快进度了,在作业完成的基础上督促作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同时,为了让学生慢慢回归到高中学习状态,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其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比如,之前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4个小时,要一天天把时间减少到3个小时、2个小时、1个小时,同时逐渐增加他们学习、阅读的时间。开学前,要让学生的心足够沉静下来,不要停留在假期的浮躁当中,可以多看书,可以练练字,可以适当预习下新学期的内容,闲暇之余也可以看看纪录片,拓展下视野。新学期要开始了,让他们慢慢进入到学习状态很重要。锦囊四:多陪伴,理解孩子情绪</p><p class="ql-block">告别假期,返回学校,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甚至没有食欲、心慌等等,这些都是“开学综合症”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同学们的这种情绪,不要因为他们不想开学就打骂孩子、责怪孩子。这段时间,家长更要多陪陪他们,多进行沟通。可以讨论讨论学校的人和事,聊聊曾经发生在学校的趣事,唤起他们在学校的美好回忆,激发其对学校生活的兴趣。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多表扬孩子,多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找到成就感和上进心。保证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的新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提醒各位同学及家长,收心工作为什么要提前做?就是希望大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用一种温和从容、不激进的方式收心,回归到上学时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态上的平和,避免增加焦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