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手记:在历史与艺术的交汇处前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年,我们将迎来红军长征胜利九十周年。有幸的是,我得以参与中宣部一个重点项目的创作。出于保密协议,项目的名称与艺术形式暂不能对外透露,我所负责的插画工作,不过是这庞大项目中微小的一环,而其中涉及抗日的内容,在插画里也仅占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几幅人物绣像,是我在创作前期准备阶段完成的些许成果。绘制它们,主要是为了熟悉历史人物的性格与样貌,为后续的正式创作筑牢根基。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借此机会展示这些参与抗战的中国将领形象,也是想以此纪念我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那股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p><p class="ql-block">其实五年前我就接触过类似主题,但如今再看,那时的经验早已不够用。为了做好这次创作,这几年我一直在默默准备:读了大量的史料,收集了上千张珍贵图片,还在反复琢磨如何让艺术表现更具新意。最让人头疼的是,这类主题已有太多经典作品珠玉在前,想超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连做到不与它们雷同都十分困难。常常一拿起笔,那些大师的画作就会在脑子里盘旋,压力大到夜里常常辗转难眠。</p><p class="ql-block">在艺术表现上,我试着将传统样式与现代绘画语言结合,再融入数字绘画的层次感。每一幅人物像的背后,都堆着几十张废掉的草稿,修改的次数更是多得数不清。我特别想抓住历史人物身上那种既朴实又坚韧的劲儿,不想把他们画成冰冷的符号或是刻板的脸谱。这段时间,我还和项目的主创们一起,多次外出采风,只为收集到更贴合的素材。</p><p class="ql-block">这次创作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我希望能通过全新的视觉讲故事的方式,让大家在当下的艺术语境里,真切感受到长征精神所蕴含的新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今后,我也会陆续展示出一些阶段性成果,与各位美友交流探讨,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p> <p class="ql-block"> <b>张耀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公派赴德国高级学者。</p><p class="ql-block">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壁画与历史画画家。</p><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