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恨村野夏天

幽兰吐芳

<p class="ql-block">对于一个冬天怕冷,夏天怕热的人,在夏天还未到来之前,就心存焦虑和恐惧,似乎酷夏会使生命在深渊的边缘徘徊,随时会掉进深渊里而一命呜呼!又似乎人处于酷暑里而命悬一线,吃又吃不下,睡也睡着。</p><p class="ql-block">炎夏,虽有空调降温,但是空调里吹出来的凉风哪有天凉时大自然里的凉风,让人浑身舒服!?于我而言,空调里吹出来的风,是有味道的,让人浑身不自在。所以夜里我总睡不好。日里眼皮沉重,睁眼都吃力;感觉自己的脖颈快沉不住这颗头颅,项上似乎顶着个硕大晃动的鸵鸟蛋。暑热使天底下仿佛是庞大的蒸笼,人人似乎是在蒸笼里行走的馒头,血脉喷张,手胀的握不成拳头,脚胀的撒开了脚丫,湿漉漉的脚很难顺利塞进凉拖鞋,像在用脚前掌碾灭烟头,或者像碾死蚂蚁,还伴顿挫感,哪像天凉时穿拖鞋那般顺滑?</p><p class="ql-block">外面的蝉鸣此起彼伏,似是大合唱,肆意张扬又激越。望着烈日总叫人皱着眉,累得不想瞠目。农人们都躲在家里,户户楼房向阳一面,从上往下铺挂着大黑网,以削弱毒日的灼热强光和火热!虽然黑色具有吸光性,而且大黑网同时在削弱热风,可是总比当空的烈日晒破头强。</p> <p class="ql-block">火辣辣的正阳,将水泥路面炙烤得滚烫,跂着拖鞋,脚板会感受到地面传递给鞋底板上的热度;向地上泼下凉水,地面“滋滋”冒热气,不一会水渍蒸发全无。谁也不想在烈日下多呆,哪怕几秒,急不可耐地奔进树荫里或钻进屋子里。老天,还要不要人活呀?!</p><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以后,下午四点之前,村道上不见人影,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出门!站在屋里,望向树梢,盼着它晃动,似乎树枝的摇动可以让人心里起凉意,可明明外面无风。心里盼着:天呐,起凉风吧!哪怕微风也行,大风、劲风、狂风最好! </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阳光仍是白花花的,刺眼。起风了,虽然不大,带着火热,还是欢喜的!“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经过加长版的午休后,有农家的院门打开了,不时有邻里说话声传来,打破了滚烫的寂静,感觉泛起了活气。</p> <p class="ql-block">这个烦人的苦夏,窝在家里,似是行尸走肉,啥事也不想干,想干也干不了,似乎人的魂魄也随蒸笼里的热气一起飞走了,如果没有空调,如果不是两个大厂的脱口秀比赛,给我注入了强心剂,吃力地将我魂魄聚拢归身,心情才逐渐随演员嬉笑怒骂的演绎而舒畅!</p> <p class="ql-block">正值酷暑六月三伏天,有道是:三伏天不热也闷人,三九天不冷也掯人。可是,如果没有三伏,人类的生存将是岌岌可危!因为大暑三伏,孕育着生命走向成熟,万物感暑气而奋发,在自然天地里各争其时,展示生命的丰盛、辉煌和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万物疯狂汲取养分,从作物到花草都进入一个疯狂生长的状态。草木葱葱郁郁,五谷杂粮逐渐饱满充实。各色昆虫活蹦乱跳,蛙鸣蝉鸣声浪起伏。</p><p class="ql-block">以前的三伏天,正是农人酷暑斗夏战“双枪”:抢收与抢插!早稻成熟抢收,晚稻秧抢插。大人、小孩各有分工,没有闲人。大人是正劳力,起早摸黑,割稻、打稻(脱粒),犁田、打耙、平田、插田,小孩捡稻、捋稻把、插秧趟(标)、放牛……,水田里的水烫脚,小腿烫得皮肤红红的,起了许多红疙瘩,习以为常,不叫痛。田的水面上漂着许多死泥鳅、死黄鳝,还有许多死昆虫,全是烫死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很少有双抢了。产稻区绝大部分是种单季稻。种的早稻几乎是再生稻。再生稻头茬产量还不错,二茬产量不咋地,因此种植面很小。种植面积最大的是中季杂交水稻,我们这里在四月—五月播种,中季稻生长期四、五个月,温度、光照、降水等因素影响水稻的生长,尽量避开高温期扬花,精耕细作,做好田间管理,产量很高。晚稻和中季稻几乎同时下播,或稍晚。晚稻是梗稻或糯稻,生长周期长,管理时间同样长,产量低于中季杂交稻,种植面也不多。</p><p class="ql-block">传统的种植业,不再似以前那般全靠人工了。春耕、下种、播种、施肥、除虫、收割,实现了机械化,靠大拖、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等各种机械化参与,解放出大批劳动力。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几乎不识传统农具,甚至不识粮食作物,更不要说种庄稼了 !</p><p class="ql-block">“新农人”是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兴起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具备新思维、新技能、新视野,以农业为职业,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的群体。他们打破了传统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民转型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新农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小农思维,注重市场导向,强调绿色发展、品牌意识和产业链思维,追求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p><p class="ql-block">新农人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如智慧农业、无土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电商运营、新媒体营销等技能,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对接市场。</p><p class="ql-block">新农人不仅包括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也涵盖了跨界进入农业领域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p><p class="ql-block">新农人除了实现个人经济收益,还往往关注乡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等社会价值,推动农业从单一生产向“生产+生态+生活”多元功能拓展。</p><p class="ql-block">简言之,新农人是用新方式做农业、带活乡村的“新力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推动者。</p> <p class="ql-block">看眼前乡村夏天的田野,盛夏流光至,热浪漾绿禾;远山叠翠,近草摇风。由近及远,目之所及,大地与天空相接,绿野与白云无界;脚下土地温柔,顶上白云悠悠。</p><p class="ql-block">阳光之后,又一场雨,夏天就是这样。行云布雨,是老天擅长的事;执着生长,却是万物自有的本能。</p><p class="ql-block">阳光和雨水一样潇洒肆意,瓜果和鲜蔬一样甜美清香。</p><p class="ql-block">夏天,可看东边太阳西边雨的奇观,可享浮瓜沉李之口福,可听蝉鸣、蛙声连成一片,可见风翻荷叶卷,可嗅到稻花香里的丰年,然后在阳光一晒,云一白,风一清中,夏花渐次退场,谷物灌浆饱满酣畅,绿叶渐变苍黄。风儿将夏天的故事,从热烈向清欢里讲,与夏天的燥热,做一场温柔地告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