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茶文化版图上,都匀毛尖以其独特的“白毫显露、香气清嫩”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而作为这一名茶文化载体的毛尖小镇,则完美融合了民国风情、军工记忆与茶道精髓,便是你到黔南体验军工记忆与茶文化完美结合不可多得的去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将带您漫步于青砖灰瓦的怀旧街道,探访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三线建设遗址,品味正宗都匀毛尖的千年韵味,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清晨,我从都匀市区出发,沿着平直的青云湖大道行驶,穿过幸福遂道,路过茶博园广场,快到毛尖小镇城门口的时候,一座汉白玉的毛主席雕像便映入眼帘,雕像高约3米,面目慈祥的毛主席挥手向着前方,这是原883厂大门前的毛主席雕像,至今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顺着原厂区路继续前行,穿过前方的匀城城门,便是一片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这就是“毛尖小镇”。这座小镇的前身是“三线建设时期883厂”的原址,曾是大山深处一所神秘的军工企业,荒废二十余年后以全新的面貌重生,成为集历史、文化、茶艺于一体的特色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踏入小镇,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小镇有两条街,一条是民清街,另一条是云雾街,我走在幽然曲折的民清老街上,青砖灰瓦的建筑整齐排列,铁门、石狮、哨亭等元素完美复现了民国时期的场景。这里立有一个仿黄埔军校的大门,门上写着“黄埔”二字,两边是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已经成为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我漫步在石板路上,两旁是挂着红灯笼的店铺,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初的市井街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镇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既有“民国时期的西洋元素”,又保留了“黔南本土的建筑特色”。拱形门窗、雕花栏杆与青石板路相得益彰,而一些保留完好的军工厂房则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作为保密单位的辉煌历史。这种“历史与现代、军工与民俗的奇妙融合”,正是毛尖小镇最吸引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以“毛尖”命名的小镇,茶文化自然是其灵魂所在。我走进一家茶庄,店主是位热情的中年人,自称祖上三代都是都匀毛尖的茶农。他告诉我,都匀毛尖又称“鱼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自古就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店主为我冲泡了一杯明前毛尖,只见茶叶在水中舒展,形如雀舌,白毫显露,汤色清澈。轻啜一口,鲜爽甘醇的滋味立刻在口腔中扩散,带有淡淡的花果香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茶庄墙上挂着都匀毛尖的制作流程图,从采摘到成品需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等多道工序。店主告诉我,最正宗的都匀毛尖产自附近的“螺蛳壳茶山”,那里海拔高、云雾多,特别适合茶树生长。2025年春茶开采时,当地还举办了盛大的开茶节,茶农们肩挎茶篓穿梭在茶园中,场面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茶庄,我继续在小镇的民国风情街上漫步。街道两旁分布着各式各样的小店,有复古照相馆、传统手工艺品店,还有不少小吃摊贩。我尝试了当地特色的“冲冲糕”,这是一种用糯米和粳米混合磨成的米面蒸制而成的小吃,上面撒有白糖、黄豆面和芝麻,趁热吃时香甜软糯,带着淡淡的米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穿过民国街区,我来到了小镇较为安静的一隅——“原883厂遗址区”。这里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高大的厂房、斑驳的砖墙、生锈的机械设备,无不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改建为博物馆的厂房内,陈列着三线建设时期的老照片、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通过展板介绍,我了解到883厂曾是生产军用通信设备的重要工厂,鼎盛时期有上千名职工在此工作生活。随着时代变迁,工厂逐渐废弃,直到被改造为现在的文旅景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空旷的厂房中,我仿佛能听到机器轰鸣的回响,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不仅保存了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匀毛尖小镇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多重身份的交织”——它既是民国风情的展示窗口,又是三线建设的记忆载体,更是千年茶文化的传播平台。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诉说着历史,每一缕茶香都蕴含着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匀毛尖小镇告诉我们,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要让文化可触摸、可体验、可品味。当游客能够穿上民国服装参与剧本进入角色,能够亲手采摘并学习炒制毛尖茶,能够在一座废弃厂房中感悟时代变迁,这样的旅行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观光,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与文化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叶知春秋,一镇载古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匀毛尖小镇,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让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带走属于自己的"茶香记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雕像</p> <p class="ql-block">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匀城城门</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p> <p class="ql-block">茶馆</p> <p class="ql-block">街景</p> <p class="ql-block">街边小店</p> <p class="ql-block">民国风展示厅</p> <p class="ql-block">民国小店</p> <p class="ql-block">斑驳陆离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排坊</p> <p class="ql-block">毛尖小店</p> <p class="ql-block">夜上海</p> <p class="ql-block">黄包车</p> <p class="ql-block">街边小戏台</p> <p class="ql-block">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民宅</p> <p class="ql-block">警察署</p> <p class="ql-block">老厂房</p> <p class="ql-block">放映厅</p> <p class="ql-block">绿色掩映的小院</p> <p class="ql-block">池塘</p> <p class="ql-block">九曲桥</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