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郝霞客 美篇号:476076163 南京美龄宫正式名称为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 美龄宫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四方城以东。1931 年始建,1934 年竣工,由建筑师赵志游设计。<div><br></div><div> 主体建筑面积 2680 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有着 “远东第一别墅” 的美誉。</div> 地下一层:有侍卫室、衣帽间、机要室、职员用房、厨房等。<br> 一层:主要是接待室、衣帽间、秘书办公室及卧室、厨房、配膳房、洗衣室、卫生间等。<div><br> 二层:主要作会客室与休息室之用,设有大厅、客厅、大饭厅、配膳房、书房、秘书室等。大厅是举行大型宴会的地方,通过大厅可至 “凸” 字形平台,即 “观凤台”。</div><div><br> 三层:为居住区,有女客厅、四间大卧室及小餐厅、厨房等。东首房间是蒋宋夫妇的主卧,室内为清一色的中式红木雕花家具。此外,还有被蒋介石改造为礼拜堂的凯歌堂。</div> 美龄宫最初作为国民党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为中山陵谒陵的高级官员休息室。1946 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成为蒋介石官邸,蒋介石与宋美龄常来此休息、度假,蒋介石也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1950 年被中山陵园管理局接收为公产,改为省高干疗养院。1984 年 3 月室内陈设如旧布置,对外开放。 美龄宫于 1991 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1992 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 6 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 年 11 月,其修缮工程荣获 “第二届(2014 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2022 年被评为 “城市治理标准化示范单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警卫室(景区入口)</h3> 美龄宫警卫室位于主体建筑附近,是当年负责安保的场所。其建筑风格与整体协调,虽规模不大,但承担着警戒、值守等职能,是美龄宫历史场景的组成部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环山路</h3> 美龄宫环山路是环绕小红山而建,两侧植满法国梧桐,从空中俯瞰宛如项链吊坠,与美龄宫共同构成独特景观。 离开警卫室有一条笔直的小路通向美龄宫,路旁树木葱茏,绿草茵茵。 爬上这座不高的台阶,美龄宫即在眼前。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龄宫的西、北侧</h3> 美龄宫主体建筑为三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式建筑,采用中国传统清宫殿式样,歇山顶,屋顶覆绿色琉璃瓦,瓦上雕刻 1000 多只凤凰,是中国目前唯一 一 例。 屋檐两头微微上翘,正脊两头有鸱吻,檐角上有一排小兽。 美龄宫屋檐下的彩绘丰富多样,以青绿色为主色调,有吉祥如意纹、旋子纹、连珠带和万字纹等。 彩绘题材有传统的山水、花卉、锦纹,还有藏传佛教图案。此外,还有近百个造型各异的 “瓶、鼎” 图案,以及蓝底云雀琼花、四色云纹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北角的檐角</h3> 东北角的檐角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北角的檐角</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西北角的檐角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头和一些小兽</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美的龙头雕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别克汽车</h3> 美观通用汽车公司三十年代生产的“别克”牌轿车,是当时官邸的专用车。 西北侧的屋檐飞檐翘角的屋檐错落有致 建筑的西侧在夕阳下墙壁变成了橘红色 592 <p class="ql-block"> 美龄宫周围这些枝干遒劲的老梧桐主要是法国梧桐,栽种于 1925 年建中山陵时及之后。从山脚到山顶,它们环绕着美龄宫,形成项链形状,深秋时,红黄色的树叶与绿琉璃瓦顶的美龄宫相互映衬,景色迷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龄宫的南侧</h3> 美龄宫的南侧有一个用花瓷砖铺地的大 “凸” 字形平台,场地开阔,可供露天活动与茶饮,也是欣赏自然景观的好去处。 平台周围环绕着 34 根清式汉白玉雕凤栏杆,每根立柱上都雕有一只凤凰,寓意着宋美龄从出生到提议建造该别墅的 34 年。 南侧有博爱湖,湖水清澈,风光旖旎,与博爱园一并成为南京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龄宫的东南侧</h3> 美龄宫的东南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龄宫的东南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龄宫东侧</h3> 美龄宫东侧被茂密的植被环绕,多为法国梧桐,深秋时节,金黄的梧桐叶铺满地面,与绿色琉璃瓦顶的美龄宫相互映衬,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br> 据说从美龄宫东侧环山路步行约 5 分钟可至观凤台,是欣赏美龄宫 “项链” 造型及周边秋景的绝佳地点。 1 <p class="ql-block"> 这些百年老梧桐,粗壮的枝干,是岁月用风雨锻造的筋骨,每一道凸起的纹路和树干上深深浅浅斑驳的色彩都浸着岁月的沧桑 。它们 静静伫立着,阅尽风雨,用疏密相间的年轮,诉说着这座建筑过往。</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应接室</h3> 应接室是访客等待的地方,凡是来官邸等候召见或拜访的客人,都要在此登记,之后再由侍卫通报,等待召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厅</h3> 举办大型宴会、就会、招待贵宾的地方。大厅四角有嵌入式暖气装置,暖气通过铜质镂花空隙散发出来冬季能保持室内温度在24度左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厅里的摆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厅里的摆设</h3> 向阳室(会客厅) <p class="ql-block">官邸接待,会见宾客的地方。</p> 386 向阳室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向阳室 </h3> 以下是展室内容 396 410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官邸历经动荡岁月,近代一些知名人士在此留下了诸多历史印记。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此前国民政府曾在这里召开高级军事紧急会议。 蒋、宋夫妇曾在这里招待过马歇尔、司徒雷登、傅作义、刘继文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机要秘书室</h3> 主要负责处理、起草重要的来往函件和讲话稿件,传接官邸电话,位置靠近官邸主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蒋介石卧室</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卧(宋美龄臥室)</h3> 采光、通风为官邸最佳,两间臥室均配有全套的红木家具,并雕有精美花饰。衣柜是外红木内樟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督凯歌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秘书办公室</h3> 日常所有往来信件都要先送到这里,经过整理后,交给机要秘书或官邸主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餐室</h3> 蒋宋私人用餐的地方,餐室左边是服务配餐间,与地下室厨房专用传菜电梯相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侍卫室</h3> 侍卫日常交接班,包括枪戒的领取,签到等都在这里。 以下是地下一层的宋美龄画展。 美龄宫地下一层设有宋美龄画展。这里展出了宋美龄的多幅国画作品,是其绘画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现。 画展中精选了她不同时期的经典国画,题材丰富,有气势恢宏的山水画,也有以兰、竹居多的花鸟画。<br><br> 宋美龄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关门弟子。其画作以东方美学为内核,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既有传统笔墨功底,也兼具女性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春花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丛菊幽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荷池清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数点梅花天地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荷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 3</h3> 云山图 山谷幽居 云岩飞瀑 云岭图 (与张大千合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横山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幽谷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岩观瀑</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桃园春暖</h3> 流云飞瀑 国色天香 墨竹 兰石图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5年3月10日摄于南京美龄宫 </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