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喜欢码字,始于少年,荒于青年,复于中年,迷于晚年。少年时得益于启蒙老师的教诲;青年上山下乡历经磨难,无暇提笔,却留下了日后码字的一手素材;中年投稿《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见报之后,重燃旧爱;晚年吾孙上大学后,我终于有了空闲时间静心写写人生过往……</p> <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当我第一次在美篇里发作品的时候,看到那些“大咖”们动辄上百万的阅读量,羡慕不已!虽然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人家笔耕不辍的回报,但总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不到一年时间,在各个美友圈主持人和管理团队老师们的帮助鼓励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居然也达到了阅读量200万,作品226篇,加精167篇,徽章44枚,证书16个。只有玩美篇的美友才知道这些数字代表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 想起在美篇发作品之初,懵懵懂懂,一无所知。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磕磕绊绊,终于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晓。常常是半夜灵感一现,立马先打腹稿,随即记录在草稿箱里。想到一个确切的词汇,马上打开草稿箱替换掉原来的词语。</p> <p class="ql-block"> 尤其使我感动的,还有美友们的留言。看到他们不说是滚烫的热度,也是蛮有温度的留言,总是给予我极大的鼓舞!字里行间,句句在理,针砭时弊,不吝赐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美友洋洋大几百字的超长留言,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他们的职业,好像只有特别敬业的国文教师才能有这样的素养!在此,向为我的作品写下留言的老师们道一声:您们辛苦啦!谢谢您们的支持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各大主流报纸的发行量约100万份左右。作为曾经的报刊从业者,深知这个发行量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包括采访,编辑,排版,广告,发行等,缺一不可。而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全部流程。在此感谢美篇给我们搭建了一个百姓发声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有道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用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茫茫的大千世界里留下一点痕迹,是挺有意思的事情。以前只有作家,艺术家等才有作品留世。</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原则上讲,每个人都有在网络上,在美篇,朋友圈,视频号,快手,抖音等各种社交媒体上敞开心扉,展示自我的机会。至于能吸引多少人关注,则需要作品的质量,作品的内涵,作者的人脉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毫无疑问,美篇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入美篇以后,仿佛为我码字的黄昏之恋注入了新的动力。有美篇里的美友美文的陪伴,彼此欣赏,彼此分享,彼此抱团取暖,实乃晚年生活的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作者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