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活》分享!

断物舍事离人(罗心呈)

<p class="ql-block">(罗心呈•罗寿能)《至善书院•健康•家庭•事业》第476集《清醒地活》:</p><p class="ql-block">1.人生三“活”:清醒地活(因醒而清,觉醒清心,风清活好,活得清醒)、独立地活(身独人立,特立独行,独孤自立,活得独立)和自由地活(人自心由,无自不由,自知活由,明自活由)。</p><p class="ql-block">(1)人生第一“活”:清醒地活。</p><p class="ql-block"> 何谓清醒地活?“清醒地活”指一种对自我、生活及世界保持理性认知与明确判断的状态,表现为清晰的自我定位、独立思考和从容应对生活的能力。其核心内涵有三:其一自我认知明确,能客观评估自身优缺点,不因外界评价而动摇价值判断;其二目标导向清晰,对人生追求有明确规划,懂得理性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而非随波逐流;其三情绪与行为自律,善于控制冲动,以平和心态接纳不完美,避免陷入毫无意义的内耗。</p><p class="ql-block">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先生云:“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土,各已归山河。”,意思是生命是如此短暂,转瞬即逝,即使能长寿活到百岁,也终将归于尘土,从古到今,英雄豪杰也无一例外。一个人无论如何“见尽人间万物情”,也唯有“心如止水鉴常明”。如若一个人活得不近人情世故,为人处世尽是危机四伏;如若不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一生转瞬即逝皆成梦境,这不正如《红楼梦》中所言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吗?</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人世间,有的人天天汲汲营营,有的人奋发图强建功立业,有的人自强不息名垂青史,有的人唯利执着于金银财宝,有的人迷恋妻妾成群,有的人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有的人想方设法荫蔽子孙后代,看似光鲜亮丽、前途无量、风光胜旧、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其实最终都是“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不正就是俗话说的“众生皆知世上万般好,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吗?</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朱敦儒在《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中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意指世事如此短暂即逝,如春梦一样过眼烟云;人情是如此淡薄冷漠,就如秋天晴空上的薄情寡义之云;无须计较自己的千辛万苦,万事本来就已经存在命中注定的成份;今天幸好遇到了三杯好酒,又恰巧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总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生活、人生不也是这般“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根本不知道”吗?人生从来都不是十有八九不如意吗?哪又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还是有十有八九不如意是知道的,正因为有了十有八九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千刀万剐后的觉醒、觉悟、证悟,才换来了那十之一二的如意,确实是来之不易,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熟视无睹,甚至是执迷不悟,更有甚者是麻木不仁、行尸走肉且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其实,不是不知道“明天与意外谁先来”,而是没有那个勇气去承认、面对而已。佛祖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今天受则昨天作,今天作则明天受”,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今天所承受的果,就是昨天种下的因;今天所种下的因,即是明天所结出的果”,这不就是俗话说的“现作、现受、现报”吗?如若拉长一点来看不也是“今生受则前世作,今生作则来世受”吗?不更是“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善恶有报;因果轮回,三世报应,无独有偶”吗?</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童年的“天真烂漫”,每个人也有年少的“青春冲动”,每个人还有年青的“意气风发”,每个人甚有中年的“危机觉醒”,每个人更有暮年的“几度夕阳红”。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历经了人生的“一失足成千古”,吃尽了人世间“贪嗔痴慢疑”的五毒,也看尽了人世间的“繁华落尽,寂寞难耐,诱惑多多”,这不就是诗人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言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吗?</p><p class="ql-block"> 活得清醒,即能够深刻洞察现实,也能勇敢面对现实的残酷,并积极寻求学习改变、成长蜕变、精进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仅不会被外在的各种诱惑和困境所束缚,而且已经对生活本质有深刻理解。比如已经懂得了“自私贪婪”是人性的弱点,损人利己只会自掘坟墓;但也更清楚,只有“互利共赢”才是基业长青的核心,利人利己永远是人生赢家;更加明白了,只有无私奉献的利他之心,才能将自己的“致良知”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不正是老子所言的“与人则己愈多,为人则己愈有”吗?</p><p class="ql-block"> 现在太多的人不是用“大脑”来生活的,完全沉迷于“眼耳鼻舌身意”的消费主义及享乐主义中。毫无节制地关了许多“无用”、但想要的东西,其实也不是真正地想要,而是想拥有的比别人多、比别人好,结果却忘了“少则得,多则惑”的千古警告。从而走了一条买、买、买,要、要、要,扔、扔、扔恶性循环、月光族,甚至是提前消费、及时行乐的不归之路。工作更是陷入了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焦虑之中,更担忧恐惧的是万一裁员、失业了,是不是马上就要流浪街头,那几年、几十年的车贷、消费贷、房贷又怎么办呢?会不会成为压死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呢?</p><p class="ql-block"> 这种看上去光鲜亮丽、锦衣玉食、豪车豪宅、诗和远方旅游的生活,也不知道让多少人彻夜难眠?更糟糕的是由此带来的身体、心理、思想、精神、灵魂上的不健康、不独立、不自由,会不会让人变态、扭曲、抑郁、吃不好、睡不着、疼痛、疾病、痛苦,甚至点癫痫病、神经病、精神病、癌症肿瘤质量不错。似乎都是一些无药可治的“绝症”,这也不奇怪,任何东西的得到、拥有都是有“代价”。无论是想清楚的,还是没有想明白的,也无论是老帐,甚至是老帐,这个“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俱能含养,始知广大”的社会、大地、苍天,都会给你一个既公正公平、又光明正大的“交代”与“下场”。并且还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汝诸人,作麽生透”,这不正是古人所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吗?</p><p class="ql-block">(2)人生第二“活”:独立地活。</p><p class="ql-block"> 何谓独立地活?“独立地活”指在灵魂、精神、思想、心理、人格、经济、生活、身体等方面都具备自主能力,不依赖他人,能独立百年孤独对生活的磨炼及挑战。一个人不喧哗、不张扬、却自带光环;更不依赖、不讨好、却能让人心生敬意。其不一定天生丽质、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但却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气质出众、胸怀大志,这不就是一种“温文尔雅,淑人君子”的独立吗?</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曾在《沁园春•长沙》中云:“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指深秋时节,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向北流去;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红叶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广阔的天空里雄鹰在矫健有力地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江水里轻快于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甶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了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到底是由谁来决定主宰呢?我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这里游玩,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那时,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评论起国家大事来,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那时的我们在江水湍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弛而来的船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若能胸怀大志,为民为国,即使看到秋天的萧瑟,也会将其描成一幅壮美画作,这种豪情壮志,气势磅礴的家国情怀,又怎么可能不创造非凡事迹,且成为杰出人物呢?这不正说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情怀凌云、壮志豪情、思想自由、精神独立,本身就是一个人由内而外长出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心中能装有多少人,并且能帮助多少人实现其梦想,那么一个人的事业就能做多大、梦想就有多大,这不正是现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复兴之路”吗?</p><p class="ql-block"> 国家尚且如此,个人、家庭也不是一样吗?在这个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独立从来都是一个人最体面的底气,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尊严。这不是天天要吃山珍海味,也不是要住亭台楼阁,更不是要三妻四妾,甚至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反而是心平气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粗茶淡饭、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生活,这不正是诗佛王维所云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吗?</p><p class="ql-block">(3)人生第三“活”:自由地活。</p><p class="ql-block"> 何谓自由地活?“自由地活”指个体在精神、思想、行为、心态上不受外界过度束缚,能够自主支配生活并保持独立思考判断。这种状态需要在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框架内实现,同时需具备极强的自我约束自律能力。</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怀有坦荡之心做人,做人做事心平气和;十全十美的事难找,十全十美的人更难找。”,生活从来都是十有八九不如意,人生从来都是起起落落半称心。人活小了,事情就大了,世界也就大了;人活大了,事情就小了,世界也就小了。跟计较的人计较,说明你不也是一路货色吗?对于幽默风趣的人来说,适当的情绪是一种睿智,夏天是一种无愧于心的坦然自若,从容淡定。年少无知的梦有太多的牵牵绊绊,年青气盛的人生路总少不了磕磕碰碰,中年不言苦的精神总是需要时不时争出来缝缝补补,年老的敬畏之心还需要心如止水的滋养吗?</p><p class="ql-block">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在《自由与爱情》诗中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意思是生命是很宝贵的,爱情的价值更高贵,自由的价值更是高贵中的高贵,如若为了自由,可以抛弃爱情与生命。有的人为了苟活于世,低三下四、不仅仅放弃了做人的“尊严”,甚至连做人的“道德底线”也守不住了。为了“苟言残喘”于一时,可以伤风败俗、卖国求荣,昧着良心去做所有祸国殃民、伤天害理之事,并且还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急跳”,这确实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不正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吗?</p><p class="ql-block">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中云:“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平生湖海,醉吟风月。”,有些人可以退隐山水之间,有些人可以逍遥游于世外桃源,有些人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些人一生迷茫于儿女情长,有些人一生家仇国恨,这都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自己认知能力和智慧层次的识别、判断、选择,是不适合自己,这不正是圣人孔子所说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吗?不是更有“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吗?</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年青时都有一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凌云壮志梦想,都在等待一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天赐良机,最终依然是“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的结局。倒不如来一场“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仇一壶酒”的潇洒走一回,说不定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和远方,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来一次“会登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云里雾里之神仙游,这不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吗?</p><p class="ql-block"> 欺骗过你的人,会替你生病;欺负你的人,会替你受苦;打压你的人,会替你遭殃;不还你钱的人,会替你挡灾。因果有轮回,苍天又饶过谁,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衡量;不要去怨恨别人,怨恨会伤到自己,把一切都交给时间,与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与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不正是佛家所说的“一念起则万水千山,一念灭则沧海桑田;一念起万法生,一念灭万缘寂”吗?</p><p class="ql-block"> 清醒时多做事,糊涂时多读书,大怒时多睡觉,独处时多思考,自由时多冥想。学会看淡得失,得失便消失,懂得缘聚缘散,就没有什么放不下,也没有什么可拿起,既然没有什么拿起的,还有什么需要放下吗?这不正是佛家所说的“缘来则聚,缘尽则散,自在如来”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