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开往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途中,导游山河向我们讲述了罗马尼亚的历史、经济发展、体制改革、教育以及生活现状。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罗马尼亚国名的来历吧。</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 Romania 是罗马一词加了个后缀,意思是“罗马的”、“属于罗马人的”、“罗马人的国度”。用强大的罗马帝国命名的,全世界恐怕只有罗马尼亚人有这样的胆气吧。</p> <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世纪,在罗马尼亚这片土地上,诞生了第一个由原住民达契亚人创建的王国。到了公元106年被罗马帝国占领,从此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长达两个世纪。</p> <p class="ql-block">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强行将拉丁语作为达契亚地区的官方语言。另外,罗马军人在占领一个地方后往往会娶当地女子为妻安家落户,这大大催化了罗马文化习俗与当地传统的融合。血缘关系推动了达契亚人的罗马化,久而久之,这一地区的民众认为自己就是罗马人了。</p> <p class="ql-block">尽管七世纪后,斯拉夫人大举迁至巴尔干半岛,并成功同化了半岛上各个原始民族,但唯独罗马尼亚人拒绝同化,顽强地保留了自身文化特性,也就是罗马文化。也因此在十四世纪,在面对列强们的军事威胁下,建立起了一个新政权,取名罗马尼亚公国。</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人在斯拉夫人的包围圈中勇敢地捍卫着自己的语言和传统,如今罗马尼亚语与意大利语高度相通。罗马尼亚人既延续了拉丁血脉,又吸收了东欧诸文明的精髓,最终以“罗马人的国度”之名作为自我身份的鉴定标签。说到这里我自己都被感动了,多么伟大的一个民族啊!</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是欧洲最大、最现代化、发展最快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在欧盟所有都市中排名第六。山河导游特别强调,在整个巴尔干半岛,罗马尼亚的网络速度是最快的。我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这一点。</p> <p class="ql-block">通往议会宫的联合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罗马尼亚议会宫,是罗马尼亚最具象征性也最有争议的建筑。它曾是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建筑,如今已被中国济南市政府大楼超越,退居第三。1984年,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不顾人民生活的困苦,下令修建议会宫,历时13年,耗资18亿美元。议会宫的外观是现代新古典主义风格,内部装修据说以其华丽著称。可惜我们没能进去见识一下它的奢华,只是围着宫外开车绕了一圈,真的好大呀!不过据导游山河说,如今70%以上的房间都是空置着,除了议会占据着几个房间外,也就是一些商家把公司设在这里。想想也是,一个只有一千九百万人口的国家怎么会填满偌大的一个建筑呢。</p> <p class="ql-block">议会宫两侧的建筑,几乎都是政府机构的办公楼。如此规模的政府大楼在西方是很罕见的,它们都是齐奥塞斯库时期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山河介绍,在近三十多年的改革中,罗马尼亚对法治社会的实施在巴尔干各国中最为彻底,因此拥有最廉洁的官员队伍。</p> <p class="ql-block">革命广场。最早叫宫殿广场,因为王宫在这里。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马尼亚党中央大楼建在这里,因此改名为中央广场。1989年齐奥塞斯库倒台后更名为革命广场。广场四周基本都是政府机构,是罗马尼亚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2005年矗立在革命广场上的重生纪念碑,纪念1989年的那场改变罗马尼亚命运的革命。25米高的白色尖柱刺入顶部金属“冠冕”,象征着罗马尼亚的重生。</p> <p class="ql-block">罗共中央总部大楼。1989年12月21日,前国家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和夫人就是在此登上楼顶的直升机逃离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一座“破裂的”雕塑引起了我的注意。导游山河说,这是曾任罗马尼亚总理尤柳·马纽的雕像。1947年他因反对苏联对罗马尼亚的渗透和影响被政府关押,1953年被释放但很快因病逝世。“破裂”是因为他受到国内外势力的严厉打压而心身疲惫,但他并没有向压力屈服,而是以自己的瘦弱之躯顶着粉身碎骨的压力在顽强抵抗着。罗马尼亚人民敬重和缅怀这位曾经为他们的自由献出生命的领导人。雕塑家也许还想表达的是,罗马尼亚人民将把破碎的国度重新打造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位于革命广场一侧的克雷楚列斯库东正教堂。建于1720年,1940年在地震中受损,1942-1943年间得到修复。堪称是建筑艺术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王宫。1812年修建的王宫毁于1926年的一场大火,1936年重建。1948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共和国宫,被当作国家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王宫旁边的圣安东尼教堂,是布加勒斯特最古老的教堂,建于1559年,是宫廷专属教堂。在罗马尼亚,“圣安东尼”是儿童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的爱奈斯库音乐厅。这座以罗马尼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爱奈斯库命名的音乐厅,建于1886-1888年间,因其外观是仿古希腊神庙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穹顶高达40多米,所以常被人叫做雅典娜神庙。它在布加勒斯特极为亮眼,有“欧洲第一音乐厅”的美称。据说内部装潢精美绝伦,可惜我们只是走过路过,错过了欣赏内部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的希尔顿酒店。</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有一条街是必须打卡的,那就是老城区内的利浦斯干老酒吧街 Lipscani Old Bar Street。它其实指的并不是一条街,而是一个街区。</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1459年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塞,而发展为一座城市则是一百多年后的事了。到了1659年它成为瓦拉几亚公国的首都,1862年成为统一后的罗马尼亚的国家首都。</p> <p class="ql-block">布加勒斯特一度曾是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市。从中世纪到19 世纪早期,这里是罗马尼亚重要的商业区。如今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酒吧和特色店铺,是布加勒斯特最热闹也最值得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中到处可见文艺复兴、巴洛克以及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虽然在齐奥塞斯库的统治下遭到破坏和无视,但经过这三十来年的修缮,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重新绽放出它们原本的模样,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瞧瞧,我们登上当地报纸头条成为新闻人物了。假的,生意人的赚钱之道而已。</p> <p class="ql-block">老城区中心的一座小型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区的深处隐藏着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经典,那就是斯塔佛洛波里奥斯修道院。它由希腊僧侣设计建造,融合了罗马尼亚与拜占庭风格。这座独特的教堂似乎跟周围环境并不十分匹配协调,但它反应了罗马尼亚在两千多年中被列强侵占以及不断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内精美的壁画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幽静的庭院仿佛神话中的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歇歇脚,被团友偷拍。但我很喜欢这张照片的色调,一种老城区特有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最经典的当属我们吃午饭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Caru' cu Bere 是布加勒斯特一家著名的餐厅和酿酒馆,拥有146年的历史,其建筑和内部装饰体现出浓厚的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采用新哥特式风格,一楼的壁画描绘了各种场景,并以彩色玻璃、马赛克和雕刻木板作为装饰,营造出极其华丽的室内氛围。另外还有一个地下酿酒窟,因此也被称为酿酒馆。</p> <p class="ql-block">当然少不了乐队的现场演奏。</p> <p class="ql-block">在结束罗马尼亚篇的时候,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导游山河说,罗马尼亚的教育在巴尔干半岛是最出色的,它的大学是巴尔干各国年轻人非常向往的地方。我的几位大学教授邻居也认同这个观点,在他们的同事中不乏来自罗马尼亚的学者,而且在我们这个地区还有不少从罗马尼亚走出的医生。</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行将继续,目标保加利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