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老兵不老

<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我到合肥办事,顺便看看刚退休的小战友。他提出开车去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参观一下。对于这个建议,我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作为曾经的军人,已经退休赋闲,拿出点时间,参观淮海战役烈士陵园,亲身感受我军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场最重要的双堆集战役,很有必要,也是莫大荣幸。</p> <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我俩从合肥市出发,驾车走G3京台高速,大约行驶三百公里,就到达了目的地——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双堆集歼灭战,是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承前启后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的密切配合下,浴血奋战了23天,全歼国民党王牌十二兵团十一万四千余人,生俘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吴绍周,对于夺取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始建于1976年,总面积12.6公顷。园内主要纪念性建筑和景观有烈士纪念碑、公墓、单墓群、纪念馆等。</p><p class="ql-block">双堆集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碑位于烈士陵园中部,1980年5月动工兴建,翌年10月底完工。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的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上下两端环万年青图案,碑冠镶嵌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浮雕。</p> <p class="ql-block">双堆集烈士墓</p><p class="ql-block">双堆集烈士墓位于烈士纪念碑的后面,尖古堆遗址脚下。分为公墓和单体墓,于1988年10月建成。中共濉溪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11年9月实施“慰烈工程”,将散葬于全县的5297座烈士墓归迁于双堆集烈士陵园内,建成无名烈士公墓2座(忠魂碑)、有名烈士墓891座(皖北最大规模的有名烈士单墓群)。同年9月15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秦基伟为烈士墓题词:“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位于烈士陵园东南部,正面朝北, 1988年10月建成。张爱萍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整个建筑色彩明快,形式大方,既有古典建筑艺术,又有现代建筑风格。展厅陈列珍贵历史照片300余张,文物200余件,作战地图、图表、美术作品 20余幅,并有电动沙盘模型1台。这些展品历史、形象地反映了淮海战役全貌。展出内容共分八个部分,以双堆集地区歼灭战为重点。第一至第七部分为战役部分,共8个展室。第八部分为缅怀先烈厅,陈列着27位烈士的事迹、遗像和遗物。</p> <p class="ql-block">从纪念馆出来,漫步在烈士陵园中,我的脑海里闪过庄严肃穆的松柏;一串串英雄的名字篆刻在墓碑上;还有纪念馆里陈列的一件件英烈使用过的枪炮和装备,联想到先烈们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的英勇壮举,为了解放中国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我的心被深深震撼。现在,虽然曾经的军人已经退休,但军人的情怀从未改变。回过头,我俩向着烈士纪念碑深深鞠上一躬,站起身,郑重地向先烈们敬了一个标准军礼!</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爱和平,快乐度过退休生活,用先烈的遗志激励自己,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