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18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有超过200件白瓷精品,也是上海市近年规模最大的德化瓷大展。</p> <p class="ql-block">“万象本色”大展深度呈现德化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立足“海上丝绸之路”史实,探讨德化瓷的跨文化价值与世界意义;在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中探索当代价值,并深研文创产业背景下德化瓷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p> <p class="ql-block">“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通过清晰的学术梳理,构建了“盛世鼎新·历史钩沉·未来可器”三大板块叙事空间,系统呈现德化瓷的历史底蕴与当代创新。</p> <p class="ql-block">世博和鼎是此次展出的一大亮点,这件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镇馆之宝,被赞誉为“千年一宝”,其工艺复杂,鼎身上细腻地浮雕着四大神兽,融合了橄榄叶、和平鸽以及奥运人形篆字等元素,体现和谐共生的理念。而鼎内则巧妙地以百朵绽放的瓷花为设计灵感,寓意着“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县德化,于3700年前夏商时期即开始青瓷的烧造,随后薪火相传,一跃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在新时代,德化白瓷更是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承载着不断发展变革的艺术和人文理想,昭示着来日可期的中国文化未来。</p> <p class="ql-block">《神话》作品展现了一种温润如玉的细腻质感。这件作品展现了极致的陶瓷工艺,人物形象生动细腻,衣衫部分薄如蝉翼,厚度仅0.2毫米,使得坚硬的陶瓷材质化身为轻盈如纱的衣袂。人物形象复刻了玉漱公主的温婉典雅,每一根发丝都清晰可见,神态悲悯且灵动,仿佛是从千年时光中缓缓走来的优雅女子。此作品经历六七年的精心打磨和上百次的失败尝试,具有温润如玉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雀语吉祥》深受杨丽萍的孔雀舞启发,巧妙地将孔雀翎羽的绚烂色彩与舞姿的优雅韵律融为一体。通过这件作品,可以深刻体会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感受这一系列作品,人们可以领略到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呈现出的女子形象,宛如一只展翅开屏的孔雀,其美艳之态令人叹为观止。裙摆的设计更是匠心独运,褶皱与镂空的处理都生动逼真,仿佛能见到孔雀下一刻振翅高飞的动人场景。</p> <p class="ql-block">《极彩·如愿佛》融合了唐卡矿物彩绘与珠宝镶嵌工艺,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这种创新之举,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白瓷“单一白”的传统认知。它以德化顶级象牙瓷为基底,呈现出纯净无瑕的质地。此外,还精心镶嵌了数千颗天然珠宝,犹如佛经中描述的“金、银、琉璃”璎珞,为佛像增添了无与伦比的璀璨与华丽。</p> <p class="ql-block">《纸》作品堪称“以瓷为纸”的典范,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技艺。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德化顶级象牙瓷的特性,制作出数百张仅厚0.2毫米的“瓷纸”,并通过层层堆叠与边缘的参差卷曲,将纸张半舒半卷的闲适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精湛的工艺与别致的造型,让人不禁惊叹于陶瓷艺术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主打“中国白·德化瓷”的独特风格,展出的细腻瓷器呈现了千年窑火的传承与艺术魅力。展览通过细腻入微的瓷器纹路,将“中国白”的独特韵味与精湛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千年窑火的传承与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