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柜】墨香年轮

晴空一鹤

<p class="ql-block">  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中,我的单人床边便安置了一个简易的书架,由松木板拼成的,粗糙而单薄。架上排满了我的专业书籍,它们密密地紧挨着,像是列队站岗的士兵,守护着知识的堡垒。那时在业余时间里,我常俯身于书堆中,钻研着那些测绘公式、遥感原理和地图绘制的艰深内容,仿佛在荒漠里寻找水源,为的是能将那些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书页边角被我翻得微微卷起,书页间夹着标注了密密麻麻注解的小纸条,字迹虽小却透着一种急切和执着。</p><p class="ql-block"> 这些书,犹如我年轻时代精神上的铠甲,既是我安身立命之根本,亦是我欲以之闯荡世界的倚仗。</p> <p class="ql-block">  结婚后,众多家具中最让人用心打理的就是自己的书柜了。书柜立于房间一侧,它高大沉稳、含蓄内敛,静静地守护着家的生活。她还曾静静地聆听过我儿子稚嫩的琴声呢!</p> <p class="ql-block">  搬家的时候,工人们搬动书柜时总免不了要抱怨,书柜之沉,柜身沉甸甸压得人弯了腰背,柜脚会在地上沉沉拖曳,划出长长的痕迹。那时我方才发觉:书柜这家具,真像是长在我身上的骨骼——它早已从日常的家具中脱胎生长出来,逐渐长成了我生命的支架,支撑着我所有精神存在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婚后的书柜开始添了新的种类:测绘书旁边逐渐挤进了工程项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应用之类的新书;专业书之外,唐宋诗词选本、围棋棋谱、摄影技法、书法篆刻入门等等也陆续站了进来。它们不再仅仅关乎职业营生,而是渐渐延伸入我的生活、心灵与精神深处了。</p> <p class="ql-block">  这书柜慢慢成了家中最有活气的“人”:她容纳了日子的繁杂与欢喜,也盛放了我内心独处时的静谧与悠远。夜深人静之时,我常常独自立于书柜前,灯光下,书脊上的文字泛着幽光,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默默注视着我。那些书页似乎与我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我随手取下一本,翻开一页,便似开启了一扇门,步入另一处天地,遇见另一个自己——这里是我真正的家园,是灵魂休憩和滋养之所。</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书柜之中又添了新成员。中国画技法、古琴谱等书籍也陆续汇入书林。书柜里,与昔日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微微泛黄,古旧地隐在角落;而新近入住的画谱与琴谱,则带着油墨清香,醒目地站在前排。新旧书籍在架上默默无声地依偎着,仿佛悄然完成着某种交接仪式。新书簇拥着旧书,旧书又托举着新书,这书柜之中,新旧相生,如同一个生命在无声中吐纳更新。 </p> <p class="ql-block">  而今有时还会站在书柜旁,去看看那些纸张已泛黄、边角磨损的测绘专业书籍,它们虽已很少被翻开,却永远在书架上占据着一席重要位置。我偶尔擦拭它们时,指尖摩挲过书脊,仿佛触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沉甸甸的纸张,依然传递着昔日滚烫的执着。这些书曾是我青春年华里最忠实的伙伴,它们见证了我为专业奔波的日子,也陪伴了我无数次深夜伏案的困顿与突围。如今虽少翻动,但每每瞥见,仿佛旧日时光透过书页缝隙隐隐传来回声,既提醒着过往的奋斗,又继续传递着一种无声的支撑之力——这力量如体内不灭的精神之火,在余烬里仍然会保存着温度。</p> 看着一排簇拥在一起的已泛黄的围棋书籍,不由就会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聂卫平在几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连胜战绩创造出“聂旋风”神话,极大地激发出国人对围棋的兴趣,我也曾被这股热潮裹挟其中沉迷好几年,这些小册子悄无声息地记录着自己那时留下的时光印记。 窗外的梧桐在秋日的阳光下给书房洒满了秋色,沉默的书柜显得更温润了。多年来书柜一直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主人走过的脚步,站在书柜前,仿佛能听见光阴流淌的声音。 <p class="ql-block">  搬家数次,书柜几经更换,然而书始终堆积着,从一处空间转移到另一处空间。书柜中的每一本书,都如同记录生命轨迹的层层年轮,它们默默排列着,无声地保存了我走过的所有路途:有对专业不倦的钻研,有生活滋味的沉淀,更有精神世界的追寻与滋养。</p><p class="ql-block"> 书脊如脊梁,撑起了我的一生。我站在书柜前,目光抚过每一层书架,每一册书都静立着,静默无声,又如同在述说着我生命中一段又一段的过往。而因为书柜空间的限制,有许多曾经在生活中陪伴我走过难忘历程的书籍如今被打包装箱,堆放在房间不起眼的角落里不忍离去。时间悄悄流逝,人渐渐老去,但书脊依然挺拔地直立着,像一列列沉默的士兵,依旧忠实守护着精神的家园。它们既是我曾经攀爬过的高峰,也是我永远可以返回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书脊如脊,支撑着我们站立在岁月之中,也支撑着精神挺立于浮生之上——当生命最终归还于尘土,这些竖立的书脊,却永是灵魂不屈的碑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