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江到泸沽湖风光迷人

小草

<p class="ql-block">昵称:小草</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05308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7月23日早晨的丽江古城,细雨如丝,我们撑着伞踏上古城地标之一的玉龙桥,准备包车到横跨云南宁蒗县和四川盐源县的泸沽湖去玩。踏上玉龙桥,脚下是历经岁月磨砺的石阶,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回响里。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玉龙桥石栏上挂满的一串串的红灯笼。雨滴敲打在伞面上,发出细密的声响,像是古城在欢送我们的远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汽车沿丽宁公路行驶,途中经过丽宁十八弯观景台,这里是张艺谋电影《千里走单骑》的取景地。站在观景台可俯瞰蜿蜒的金沙江峡谷。蓝天白云下的几条公路蜿蜒盘旋于高山深谷之间,江水在山谷中如巨龙般奔腾,两岸悬崖峭壁,山顶云雾缭绕,景色极为壮观震撼。阳光照射下,江水泛着金色的光芒,与翠绿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光影效果十分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观景台下来后,我们从金沙江十八弯向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进发。经过约150公里的行程,于下午4点左右到达县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通过架设在草海上的长长的蜿蜒曲折的走婚桥进入盐源县泸沽湖的草海。走婚桥是摩梭人“走婚”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见证。“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习俗,男女双方不建立家庭,男方在夜晚到女方家居住,清晨返回自己母亲家,所生子女由女方家庭抚养。走婚桥是过去两岸男女青年夜晚相约行走的通道,被誉为“天下第一鹊桥”。这座桥不仅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更是摩梭文化中“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的一个浪漫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初的走婚桥是一座简陋的木桥,由于年代久远且部分木头已腐烂,存在安全隐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游客行走的是一座新桥,于2004年左右重建,全长约300米,由木头建造,更为坚固安全。 在老桥的旁边,您仍然可以看到部分残留的旧桥桥墩,见证着历史的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行走在蜿蜒于绿色草海中的木桥上,感受微风拂面,视野极其开阔,心情变得舒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草海在泸沽湖东南部的水域,此处因泥沙淤积,湖水较浅,长满了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巨大的“草海”,故名。草海的湿地面积达1.5万亩,芦苇丛生,水草丰茂,常有摩梭人放牧马匹。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草海春夏一片翠绿,芦苇荡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草海是多种珍稀鸟类和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泸沽湖的草海,在微风吹拂下,绿浪翻滚,牧马低头啃食青草,远处雪山映衬,白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阳光洒在草尖上,泛起金色光芒,偶尔有牧人骑马穿行,或成群的牛羊悠然漫步,构成一幅宁静而壮阔的高原牧歌画卷。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草海出发,继续沿丽宁公路行驶,下午近5点最终抵达四川泸沽湖镇的入口处。然后沿着全长约68公里的风景优美的泸沽湖环湖公路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神湾正对着泸沽湖北侧的格姆女神山(又称狮子山)。 其海拔3754.7米,是泸沽湖周边最高峰。 格姆女神山横跨云南和四川两省,但主峰及主要观景点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境内。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神山形似躺卧的狮子或女神,从四川一侧看,山体雄伟,尤其在日出、日落时分,光影变化让山峰更显神秘。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神山山体为喀斯特地貌,南北两侧分布女神洞与仙人洞。女神洞内钟乳石发育成熟,洞道曲折;仙人洞传说与泸沽湖相通,洞深缺氧尚未完全探明。溶洞与山顶石林构成独特地质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格姆山在摩梭文化中为女神化身,传说其泪水形成泸沽湖,与周边山神的爱情故事衍生出转山节等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当地人在山顶祭祀祈福。扎美寺亦供奉其塑像遥应山体。自然奇观与民族文化交织,形成人文与地理并重的景观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包车环湖一圈(按照逆时针方向游玩):大落水 -&gt; 云南情人滩 -&gt; 里格观景台(在这里可以拍摄心形湾的全景)-&gt; 尼塞村 -&gt; 小落水 -&gt; 四川情人滩(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 -&gt; 女神湾(日落美景堪称一绝,不过下午5点后可能就不让进入了)-&gt; 走婚桥 -&gt; 草海 -&gt; 返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包车环游泸沽湖一圈后,我们上了一艘猪槽船深入湖中游。猪槽船是一种独木舟,由整根粗壮的圆木镂空制成,两头削尖,形似猪槽,故得此名。它的形状设计使其在湖面上稳定且易于操控。 摩梭人曾用它捕鱼、运输货物、走婚(男女对歌传情)。 主要供游客体验湖上观光,穿梭于草海、亮海、王妃岛等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梭人相传,泸沽湖原本是盆地,因贪婪者拖出神鱼导致洪水淹没村庄,唯有一位妇女跳进猪槽逃生,后人便沿用此船型纪念她的智慧。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猪槽船通常由1-2名摩梭船夫前后划桨,船头一人控制方向,船尾一人辅助。 船夫动作整齐,桨入水时形成优美弧线,船身平稳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猪槽船的桨通常为红色,象征着摩梭文化的热情与生命力。红色在摩梭传统中代表吉祥、喜庆,也用于节日服饰和装饰,使划船场景更具民族特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猪槽船不仅是摩梭文化的象征,更是泸沽湖旅游的核心体验。夏季乘船,可赏花海、观飞鸟、感受摩梭人的传统生活方式,沉浸于“东方女儿国”的诗意画卷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驶过泸沽湖的深水区,只见湖水清澈见底,水像果冻。最深处达93米,因无芦苇遮蔽,湖面如镜,倒映蓝天白云和格姆女神山,美仑美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妃岛(博凹岛)是泸沽湖中央的一座小岛, 岛形如小船浮于湖面,四周环绕骑马道。 岛上重建的王妃府博物馆展示肖淑明(1927-2008)的传奇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肖淑明1927年出生于成都一个显赫家庭,她自幼聪慧,擅长琴棋书画,是学校的“校花”和才女。1943年,16岁的肖淑明被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安排嫁给32岁的摩梭土司喇宝臣,以巩固汉摩关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引入汉文化,在泸沽湖推广汉语教育,并带来脚踏风琴、留声机等现代物品。被誉为“泸沽湖末代王妃”或“摩梭王昭君”。她的故事融合了政治联姻、文化交融、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至今仍被传颂。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傍晚游船回到岸边,我们吃了一顿美美的水煮石锅鱼的晚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7:30至9:00我们参加了摩梭人在泸沽湖举行的篝火联欢晚会。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动之一,游客可以借此体验摩梭人的传统歌舞、社交习俗和独特的“走婚”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篝火晚会在村落的中心广场举行,中间燃起熊熊篝火,摩梭青年男女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围成圆圈载歌载舞。晚会开始时,摩梭人会先以悠扬的歌声欢迎游客,随后表演传统的“甲蹉舞”(锅庄舞),节奏明快,舞步简单但富有感染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舞蹈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游客会被邀请加入,与摩梭人手拉手一起跳集体舞,气氛热烈欢快。部分晚会还会安排对歌环节,摩梭青年与游客分组对唱,增添趣味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篝火晚会原本是摩梭青年男女相识相恋的重要场合。在舞蹈过程中,如果摩梭小伙子对某位姑娘有意,会轻抠她的手心三下,若姑娘回应,则意味着双方可以进一步交往,甚至进入“走婚”阶段。如今,这一传统习俗虽已演变为旅游表演项目,但仍能让游客感受到摩梭人独特的婚恋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篝火晚会结束后,今天16个小时的旅程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进入了甜蜜的梦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