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地铁5号线开通之际

予安

<p class="ql-block">  真的是好事多磨,用时近10年时间的南京地铁5号线终于在8月6日开通了。这条线路穿越主城区,地下情况复杂,且要与地下6条既有线路的8个站点相交会衔接,还要兼顾考古和文物保护,施工难度大,因此完工日期一再延宕。当5号线惊艳亮相时,沿线民众自然欣喜异常。</p><p class="ql-block"> 至此,南京有了包括已开通的13条地铁线路外的第14条地铁线,运营总里程也达到了508公里。市民和游客出行换乘更加便捷了。</p> <p class="ql-block">  南京地铁5号线的30座车站全部位于地下。所有站厅设计各自不同,不仅式样各异,而且还充分显示了南京城市各处的鲜明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蕴涵。</p><p class="ql-block"> 记得南京地铁1号线首次开通时,人们兴奋,感觉新鲜。那时的站台上还没有屏蔽门,人和轨道之间没有隔离。乘过巴黎的地铁、斯图加特的地铁,也是那样,似乎感觉应该就这样。直到后来都安装了屏蔽门,现已成为地铁的标配,美观且安全。现在觉得这才是该有的样子,就像电梯,如果只有轿门没有厅门,那是真的不可以。今天的中国做的比西方国家更好,已是很正常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宽敞明亮的站厅,极具现代感的设计。这里是5号线虹桥站。</p><p class="ql-block"> 穹顶之上恰似繁星闪烁,模拟的星空,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和时空穿越的梦幻氛围,让人充满遐想。</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地铁建设,不仅突出它应有的交通功能,更在拓展它的文化宣传和城市形象展示方面下足了功夫。</p> <p class="ql-block">  夫子庙站,站内的装饰纹样取材于明清建筑的彩绘风格。伞样的灯具,让人不觉中感受一种江南水乡情调和历史文化的浸染。</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与众不同的把地铁建设过程中发现的、经考古专家考证后,明清时期的部分城市道路路面在站厅内原汁原味的原地展出,吸引了不少过客驻足观看。</p><p class="ql-block"> 地铁站内办文物展,而且是发掘现场,这让站点的文化氛围分外浓厚。有人谑称:这里是南京博物馆夫子庙分馆。</p> <p class="ql-block">  朝天宫站,红色立柱,雕梁画栋,致敬大明风华。文化墙上展示了南京近代史上一些著名实业家,他们为南京迈向现代社会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  光华门站,展现了明代城墙和城门的建筑元素,拱形门表现了南京座座城门的威严和持重。整面的艺术墙是一幅金陵画派风格的陶瓷画,画面深邃、悠远。</p> <p class="ql-block">  大校场站,重点突出这里曾经是大校场机场的所在地。大校场原是明清时点兵、演兵的场所。1929年建成大教场飞机场,取代了之前的明故宫机场。抗战前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机场之一。</p><p class="ql-block"> 墙壁上,绘出天空的样子,好似一架飞机凌空飞翔。转身一看,又似这架飞机欲破墙而出。挺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  南京西站,站台艺术墙上是一整幅青铜浮雕,呈现的是清末南京开埠以来的历史事件。这里是南京现代化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站点,听名字,就能感觉到它背后深厚的历史积淀,每一个名字都有一段历史故事。静海寺是明朝为了褒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敕建的寺庙,它又是清政府对外签下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署地。腐败的清政府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耻辱历史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  石门坎,柳树湾,让多少在云南的南京人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通济门,是南京明朝十三座城门中最大、设计最精妙的一座城门,也是抗战中抵抗日寇战斗最激烈的城门之一(另外有中华门、光华门、中山门)。如今只剩下了一个地名。</p> <p class="ql-block">  “三山半落青天外,两水中分白鹭洲”。诗仙李白在这留下的诗句佳话长存城市的文脉中。</p><p class="ql-block"> 地铁,对于南京本地人而言,只是交通出行方式的一种;对于外地人来说,这里则是他们认识南京城市魅力的一个入口。</p><p class="ql-block"> 随着发展,南京的未来一定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