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马武寨避暑第二期

陆虎

<p class="ql-block">马武京寨全景</p> <p class="ql-block">  8月7日7人返郑办完事,9日三人返回马武寨开始避暑第二期。</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路过东庙华,顺道去看看。东庙华村位于太行山腹地王莽岭景区内,海拔1600多米,地处陵川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域,以原始生态和人文景观交融为特色。2025年开始民宿建设,村子不算大,盛夏避暑在这里也是一床难求,从这里徒步可以直接进入王莽岭景区,村子三面陡峭崖壁、沟壑幽深、森林茂密、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宛如一幅<span style="font-size:18px;">壮丽的自然画卷。</span>炎炎夏日这里却特别凉爽,凉风习习,不穿长袖有冻感冒的危险。村庄本身依山势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可以说是陵川县域内夏季最凉爽的地方。村域林地面积超过1万亩,植被覆盖率极高,以松栎混交林为主,兼具生态屏障与景观功能。春季连翘花漫山遍野,秋季红叶层林尽染,是摄影和徒步的理想地。村庄保留山区石砌民居建筑群,院落依地形错落分布。近年通过发展“庭院经济”,部分农宅改造为康养民宿、手工作坊(如布贴画、柳编),游客可体验农耕文化或参与药材采摘(连翘、桔梗等)。 东庙华村以太行山原始生态为基底,依托王莽岭、太行一号风景核心资源,兼具峡谷奇观与田园诗意。其价值不仅在于自然风光,更体现在“生态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庭院经济活化乡村、通过廊带工程提升景观,成为陵川践行“两山理论”的缩影。这里不但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地方还是秋季红叶季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在东庙华村偶遇驴友霜天</p> <p class="ql-block">  10日游仙虎山。早餐后义文农家老板带领我们5位住客前往仙虎山老虎背孩。马武寨的“老虎背孩”是当地流传的民间传说,与马武将军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后派军师化身为猛虎偷走马武将军之子,欲以此除掉马武。马武的军师则化身老龟阻挡巫虎,双方斗法后化为山石,形成“老虎背孩”的奇观。这一传说反映了当地人对正义与守护精神的崇拜,也解释了马武寨地名文化的来源。 ‌</p> <p class="ql-block">仙虎山</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常以“不听话就让老虎背走”等话语警示孩童,体现了传统观念中老虎作为守护者的双重性。此外,该传说还强化了马武文化中“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 ‌</p> <p class="ql-block">老虎背孩</p> <p class="ql-block">  “老虎背孩”位于马武寨村后方,山势险峻,形似猛虎背负孩童。该山不仅是马武寨的天然屏障,还承载着村民对老龟庇护的感激之情。 ‌前段路迹明显,其后根本没有路,义文带了一把手锯在前面开路我们5人在后面紧跟,到达老虎🐅背孩山脚下,有一溶洞,义文说:“他小时候爬山到这里玩耍”,已经几十年没来过了。下山同样没有路,义文一路用手锯开路下山,用时约3小时回到义文农家。洗漱后稍事休息,午餐大米熬菜,下午没安排登山活动。</p> <p class="ql-block">义文说:“如果被这种毛毛虫身上的刺伤到那是相当厉害,疼痛难忍,皮肤起泡,比开水烫住都难受。</p> <p class="ql-block">毛毛虫</p> <p class="ql-block">  11日探寻莲花洞。早餐后我们一行七人租了一台面包车,开始了今天的马武京寨——分水岭——关山口——水洼梯——莲花洞——磨齐梯——东荒观景台——龙王庙窟窿山——瓦铺——南仓——西仓——马武京寨50多公里环线游。</p> <p class="ql-block">  分水岭村地处大岭,河水在此分叉为东西两支,因此得名,与马武寨接壤。植被覆盖率超90%,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主要生长核桃、野生中药材等作物。前往分水岭的山路充满了挑战,沿途山高沟深,道路曲折蜿蜒。汽车从马武寨出发,在山路上颠簸行驶了十几公里,一路青山碧水,静谧清幽。分水岭特性在于,雨水会从这里开始,流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在自然界中,通常由最高点的连线构成。峭壁悬崖随处可见,传闻野兽出没其中。正因地处偏僻,这里的风光才得以保持原汁原味,秀丽非凡。</p> <p class="ql-block">  有一周姓的河南人租赁了分水岭村委会里的几间办公室,创办了一个民宿,如今还在建设中,为来自各地的旅友提供周到的服务。尽管这里的天空是繁忙的航空要道,但电话信号却并不理想,有时难以联系到周老板。每次前往分水岭,似乎都需要一点运气,才能与他们相遇。</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山道前行,你会抵达河南的关山景区。若要前往八里沟,那便只能选择山民们常走的崎岖小径。然而,对于热爱探险的驴友们来说,这些小径并非不可行。即便如此,在分水岭的村前村后的山道上漫步,每次都是我们深入太行山脉旅程中最为珍贵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石义文</p> <p class="ql-block">  告别周老板继续转山到水洼村,探寻水洼梯的一段,拍照录像做标记为周日大队从抱犊上来,走水洼梯下去探路。探明路口后返回水洼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水洼梯下口</p> <p class="ql-block">  约继续行进3公里到达莲花洞下口,我们沿山沟下行约一个小时到达一处悬崖的半山处,悬崖上方离地面十米处有一溶洞,洞口的钙化石圆润湿滑要爬上去相当困难,胡杨、老郝和我爬了上去,其他人根本不敢上。洞内的景致一下子震撼到了我们。洞内是面积约60多平方米水池,高度不足两米,水池正中一个圆石,圆石的正上方是一个斜垂的钟乳石,形状像极了龙头,龙嘴里不短的向下滴水,正好滴在水池中间的圆石头上,由于常年的侵蚀,圆石头已经钙化了,留光留光颜色暗红,水池的外沿是不规则黄色的碳酸钙华沉积,形状像极了莲花,并呈梯田莲花状排列向外延伸。龙头流下的岩水汇聚满大池后向下一个莲花池漫流,沟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莲花池、池沼,池水澄清无尘,水面极其平静,就像一面镜子,边缘呈现黄色。真实奇景一处。</p><p class="ql-block">黄华洞里莲花池,</p><p class="ql-block">莲花朵朵开满洞。</p><p class="ql-block">石莲花来水莲花,</p><p class="ql-block">大小莲花莲花宫。</p><p class="ql-block">看奇景来路难行,</p><p class="ql-block">险路一越景不同。</p><p class="ql-block">莲花盆来莲花沟,</p><p class="ql-block">莲花开在莲花洞。</p><p class="ql-block">弥勒大石池中坐,</p><p class="ql-block">龙头吐水沐浴乐。</p><p class="ql-block">莲花拱卫诵经书。</p><p class="ql-block">菩萨观看仙女舞。</p><p class="ql-block">拍照录像后开始返回,进来不宜出去更难。当年马武陪刘秀来看过莲花洞。据说“洞上洞套下洞,左洞套右洞,大洞套小洞,究竟多少洞,谁也数不清。”非亲临其境,不知其味,不知其美。游这个洞,离不开摸、爬、滚、屈。游此洞可摸出一个欢喜,爬出一个顺利,滚掉一身晦气,屈出一个舒展。看来自古皇上也是驴友,如若无益,怎能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龙头吐水</p> <p class="ql-block">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  观揽完莲花洞到达磨齐村,付姓向导安排的农家正好是我认识的人要介绍的人,好巧不是路老板很是热情,赶紧拿啤酒🍺又是拿香烟,每人一碗鸡蛋西红柿捞面,啤酒配凉拌黄瓜,清凉解渴,刚出锅的花卷馍,正宗农家味道。餐后老板说啥不收饭钱,在向导的好说歹说下,最后收了100元。在农家稍事休息,安排好周日大队伍的午餐,探明磨齐梯下口,告别老路前往东荒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手工花卷馍</p> <p class="ql-block">缑石</p> <p class="ql-block">  登顶东荒观景台。观景台三面绝壁,被磨齐村的村民改造成了一个大羊圈,满地羊粪与周边的秀美山水格格不入,太不协调。矗立崖边上揽红石河,俯瞰八里沟,眺望佛掌峰、骆驼峰。正对面就是关山、天界山景区,十字岭,老爷顶高纵入云,红岩绝壁,谷深涧幽。向左扇揽V型裂谷,两岸众簇拥,岩壁险幽。锡崖沟赤焰峡,流水岩壁展现。王莽岭、九莲山羊肠坂道清晰可见,老龙口瀑布、瀑布观景台、抱犊河就在脚下。凤凰大峡谷卵石河滩一览无余,鸟鸣伴着水声回荡,在扇揽的最左边就是妈妈山。这是观揽南太行的绝佳平台。南太行的怪石嶙峋,绝壁林立,山峰巍峨,雄伟壮观的盛景在这里得以体现。太行山形成独特的山体地貌,绝壁断崖,众多峡谷,太行天瀑、天梯、挂壁公路等景色在这里集中。南太行风光雄秀绚丽在这里一览无余。是眺望南太行起伏的山峦,俯瞰南太行深切的沟谷的绝佳平台。这里是观雨前山中岚雾旋绕,雨后云雾升腾,千峰万壑若隐若现,群山成了无边的雾海,水墨画宛如仙境的绝佳观景台。五山(关山、轿顶山、天界山、九莲山、妈妈山),四谷(关后大峡谷、西莲峡、凤凰大峡谷、抱犊大峡谷),两岭(十字岭、王莽岭),两河(红石河、抱犊河),一沟(八里沟),一寨(马武寨)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东荒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传说当年马武带刘秀到此一游,刘秀问马武:“这是什么地方?”马武说:“这里可观胜景,名堂不一而足,有叫观日坛、望日出、观日升🌄、日月来,也有叫红纱晨妆,鸡鸣仙境,红云捧轮,云仙托团的”。心动不如行动,勇敢的驴友们快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探望八里沟、关山、天界山、十字岭、王莽岭、锡崖沟、九莲山</p> <p class="ql-block"> 由观景台出来我们的行程已经过半,回去了路还有25公里,一路颠簸到达西南仓村委会,在这里三位老哥(一个78、一个73、一个71岁六进西藏,摄影发烧友)放飞三台无人机去穿窟窿洞,西南仓窟窿山高约200米(海拔1600多米),洞口处正好长了两颗松树🌲,无人机显示避障不能穿,无奈放弃。大家也有点累了,都不想上,收机返回马武寨,此行用时八小时,圆满完成了预订目标,明天抱犊村。</p> <p class="ql-block">晚餐</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午餐后我们一行三人由马武寨出发走抱犊沟——拌脚沟——老慌坡——洗脚路——一线天——七星潭——瓦埔梯环线约10公里。</p> <p class="ql-block">抱犊沟</p> <p class="ql-block">  8点进入抱犊沟的第一段绊脚沟、小马地河、大马地河,由于政府封路,整个抱犊沟就我们三人,在羊圈坡有封控门,瘦子可以通过。</p> <p class="ql-block">第一封控门</p> <p class="ql-block">  再往下走就进入老慌坡,因这一段河道变宽,两侧由原来的立陡峭壁变为山坡,因此当地人称这一段为老慌坡,这里的野韭菜特别多,我们今天没有停留。直接奔向洗脚路,因这一段河谷平坦经常有积水,当地山民走到这里都要脱鞋光脚趟水,如今政府在这里修了铁梯,不用淌水顺利通过。</p><p class="ql-block"> 一线天没有堵车,前段这里一堵就是五个小时,今天我们三人自由行随便拍照,爽歪歪。一线天,连着三次三个十米左右的下降,近垂直的坡度,每到一栈是一个深潭,让人不寒而栗,要小心谨慎手脚并用顺着铁链下行。这里曾经有多人命丧深潭,还好如今当地政府在这里打上了铁链潭里放了木架,潭边还放有救生衣安全多了。</p> <p class="ql-block">诸神观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红豆杉</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半到达七星潭出口。三人决定不走回头路由七星潭上行到瓦埔梯返回马武寨。七星潭是红河的峡谷支流,原名七清潭,一共有七个深潭,当地老百姓传说:这七个潭是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所以更名叫七仙潭。至于七星潭是怎么叫起来的不得而知,估计是清和星发音接近被人们叫转音了吧。三人沿着七清潭的人造铁梯一路上行观瀑戏水赏潭,这里山高谷深,绝壁连天,危石累累,瀑布成群,潭水碧绿,河水流淌,狭窄处,水流凿石,痕迹自然蜿蜒,谷底如瓮,一瓮一瓮陡转而下,排成美妙的七星潭,七清潭观绝壁峡谷、千尺跌崖、飞瀑鸣涧、清泉潺流、碧水成河,让人惊叹不已。美中不足的是铁梯子在风刮雨淋、山洪冲刷、落石重击下损坏严重,上下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绝壁峡谷太窄基本上在20米左右有的窄处不足10米,刮风下雨天绝对不能来,落石太多,多处铁梯的钢板都被落石击穿,可以想象有多大的冲击力,戴安全帽也不保险。我觉得在这里开发景区安全没有一点保障,山洪来了更可怕,牢固的铁梯护栏、钢板在下游几公里处随处可见,可以想象山洪来了有多可怕。景色虽美,不建议进入此峡谷。</p> <p class="ql-block">七星潭出口</p> <p class="ql-block">七星潭</p> <p class="ql-block">  这里得天独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润,它给这里带来了丰富的植被和非常多的落差巨大的瀑布,抱犊至马武寨之间被誉为南太行最美的徒步线路。这里交通险阻,最为惊险之处为老虎嘴、一线天、七星潭和赤脚路,峡谷内五步一景,十步一变,老藤盘曲,枯木倒悬,石缝出水,壁挂苔藓,林密叶茂,鸟鸣猴吟是全国驴友登山探险、徒步穿越的梦想地。</p> <p class="ql-block">蓝眼睛</p> <p class="ql-block">抱犊村的饮水池</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七星潭就是两个200米的爬高,之字路要费点体力,还好一个小时到达瓦埔梯下方。瓦埔梯是天然石阶或陡峭崖壁路径,属于极高风险户外攀爬线路,地形险峻,无防护设施。瓦埔梯多为天然岩石阶梯或陡坡,部分路段坡度接近垂直,台阶狭窄且凹凸不平,边缘无护栏或安全绳。攀爬时需全程手脚并用,一旦失足易直接坠落,后果致命。多年的风雨侵蚀导致岩石湿滑,六级以上大风时攀爬可能被强风掀落。连续爬升需极强耐力,疲劳时易失去平衡。部分路段需横向移动或跨越缝隙,若未保持“三点接触”(双手一脚或双脚一手固定),可能因重心失控滑坠。</p> <p class="ql-block">  瓦埔梯是户外高危路线,危险等级属“极限挑战”,仅适合经验丰富、装备齐全的登山者,且必须严格遵循高处作业安全规范。普通游客或无专业训练者绝对不宜尝试。瓦埔梯不算长,但即便是猴子来了也会抓狂。我们三人半个小时最终成功登顶。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美景,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登瓦铺梯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成长。登上瓦埔梯还没有喘口气,义文的弟弟已开车到了,一刻也没耽误,坐车半个小时回到义文农家是下午一点十分,用时六小时完成了环线10公里穿越。</p> <p class="ql-block">瓦埔梯</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周六)马武寨到抱犊村的路还在封闭中,王莽岭一号公路入口不允许大巴车和出租车进入马武寨。</p> <p class="ql-block">8月16日结束马武寨避暑第二期活动,下午5点平安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