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匆匆过客

<p class="ql-block">  动念敦煌缘于一部记录片《大敦煌》。从里面的冷月荒漠、历史故事、文化印记、还有因它而吟诵千年的诗词,以及一个个神密的洞窟,都使我心向往之。当然还有常书鸿父女对它的一生守护,被深深感动。</p><p class="ql-block"> 组团、做功略、购票、预约、备物品,终于踏上向往之路。</p><p class="ql-block"> 首站定在鸣沙山,是因这个地方更适合傍晚以后游玩,住宿定在了景区边上,这样即便玩到很晚、很累,也可以很快回驻地,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后来事实证明,根本没有零散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敦煌行第一餐,胡杨焖饼、沙葱炒蛋、特色凉皮,都还是不错的。听说杏皮茶是当地特饮,而我们这个是杏皮水,喝过没有滋味才发现不对。杏皮茶有当地人煮了卖的,也有罐装瓶装的,酸甜可口,冰镇的更爽。一定喝茶,而非水。</p> <p class="ql-block">  不顾头天晚上月牙泉边沙子玩到半夜,一早就把团友薅起来,想着早点到莫高窟,看完窟还能去看看陈列中心。敦煌的司机师傅还是非常热情的,很健谈,在他的提示下发现提前约好的洞窟票是10点45分的,他便肆意地的嘲笑道"那你们可要等上两个多小时呐"。那开心劲儿仿佛他占到了便宜。一句:"师傅你这表情可不太厚道啊!",才让他关上表情闭上嘴。好在团友中有聪明伶俐之人,我们没有傻傻地等时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敦煌,就是一本厚重的“大百科全书”,内容过于丰富,历史过于厚重,《河西走廊》、《大敦煌》等纪录片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进洞窟之前是两个时间不长的数字电影,包含在套票里的项目。如果事先没有进行敦煌文化了解的人,还是非常有必要看的,起码要知道来到这里到底是来看什么,而且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美轮美奂的重点窟全景,这在进窟实景参观时是做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如是莫高”北京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