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丹东行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14日行程:虎山长城~宽甸河口景区:游船,演出~中朝边境一步跨断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15日行程: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安东老街~出发沈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步跨”与河口断桥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一步跨:丹东“一步跨”是中国距朝鲜较近的地方之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319省道与滨海公路交汇处东南的鸭绿江畔,虎山长城景区内。这一景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即在中朝边界的某些狭窄地段,理论上人们只需跨出一步便能踏入朝鲜领土。然而,实际上由于边界的严格管理,游客并不能真正跨越边界,但可以在此近距离观赏朝鲜的风土人情。丹东“一步跨”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特殊位置,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丹东市作为中国与朝鲜接壤的重要边境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两国交流的重要通道。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在近代史上,丹东“一步跨”更是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抵抗外侮的英勇斗争。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丹东作为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重要通道,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鸭绿江断桥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至今仍屹立在鸭绿江上,向世人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河口断桥:河口断桥始建于1941年,由日本侵略者出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需要,指令伪满洲国和朝鲜当局建造。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等人从河口断桥奔赴朝鲜战场,开始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此后,大量志愿军部队和物资通过河口断桥运往朝鲜前线,该桥成为了支前和运输作战物资的主要线路。1951年3月29日(也有资料提及为11月中旬),美军出动了大量飞机对河口断桥进行了轰炸,最终将其炸断。桥的中间部分长约200米被炸毁,桥面落入水中,以至无法修复。河口断桥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成为了丹东市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次入朝时间是1950年10月19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在夜幕的掩护下,按照预定计划,从安东(今辽宁丹东)、长甸河口、集安(今属吉林)三个口岸,跨过鸭绿江,秘密进入朝鲜战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丹东游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来丹东,主要是想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孙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抗美援朝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寻觅那些抗美援朝的英雄,珍惜今天和平生活的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丹东作为志愿军后勤补给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武器装备、粮草等物资的运输任务,保障了前线作战需求。抗美援朝胜利后,丹东通过建设,保留了鸭绿江断桥等100多处的抗美援朝遗址、遗迹,持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缅怀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的虎山长城打卡,作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虎山长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虎山长城坐落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村,东、南紧邻鸭绿江,因建于形似卧虎的虎山南麓而得名。明代称马耳山,清代改称虎耳山,近代定名虎山,长城随之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全长约1.3公里,是明长城东端起点,防御体系完整,包含护城河、拦马墙、墙台等设施。作为农耕与游牧文明冲突的见证,也是东北亚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虎山长城脚下,又是国道228的起点。该路段与331国道在此交会,设有0公里纪念碑,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兼具景观与交通枢纽属性。中朝是友好国家,鸭绿江中的岛屿大多数是朝鲜的,不少就位于主航道中国一侧。由于分支河道长年淤积,个别地方只剩下一条小沟,距离只有“一步”左右。比较著名的是虎山长城(万里长城最东头)景区的“一步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中朝在鸭绿江中,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境”。乘船可以环绕朝鲜岛屿航行,可以靠近朝鲜岸边航行。船只也可以在靠近朝鲜一侧停泊,通俗地说:就算你坐在朝鲜的山边,只要你双脚还在水中,就不属于非法入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丹东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地处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最美边境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这里群山环绕、峰峦起伏、依山傍水、林木茂密,沿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三大渡江地之一。抗美援朝战争,使河口这个地处国防前哨的小渔村彪炳史册,令世人瞩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接下来,我们乘坐游船,畅游鸭绿江,近距离观察朝鲜一侧的风景,山边上,透过铁丝网,市民休闲自在,远处还有小孩乘坐自行车车尾架上,向游人友好挥手致意。时不时见自行车载人。偶尔还有摩托车行进在山路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光阴流转,抗美援朝的硝烟已散,鸭绿江的水依然静静流淌,见证着两国边境小城的点点滴滴。走在丹东江畔步行道上,就如当年香港看深圳,形成了独特的边境风情。时移世改,世事如棋,中国改革开放给国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并将永不停步,丹东也将继续扮演着中国“红色东方之城”连接两国的桥梁角色,书写着属于它的独特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第二天,我们先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带着孙女走遍所有展馆。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回顾,也是一次对精神的传承。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接下来,我们来到鸭绿江断桥,位于丹东市振兴区江岸路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 ,现在是国家AAAA级景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众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断。 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走到这里,被拦截,不能再往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1950年11月8日,美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同年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再次轰炸大桥,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1951年2月,大桥最终被炸毁,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成为废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在鸭绿江断桥的我方桥头,有一组“为了和平”的群雕。群雕以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真实历史为原型,纪念首批入朝的近26万将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鸭绿江断桥左侧并排的桥梁是中朝友谊桥。于1937年4月动工兴建,1943年5月竣工,全长940.8米,其中中方桥长569.9米,1990年10月根据中朝两国商定将鸭绿江桥更名为“中朝友谊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朋友们:今年是抗美援朝75周年,我们一起走进了历史的长河,透过鸭绿江断桥,感受那段峥嵘岁月。通过参观游览,我们深感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将士们或秘密跨过鸭绿江,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都是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心而不惜牺牲。透过断桥,我们心感沉重,它不仅是日本在中国实施殖民统治时期十分重要的历史物证,也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的耻辱。朋友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以战止战,只有民族的强大,才能不受欺凌。如今,鸭绿江两岸风平浪静,中国人民生活安宁,和平当来之不易,我们都要好好珍惜。再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鸭绿江上的断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鸭绿江上有三处断桥,分别位于丹东市区、宽甸县河口村和振安区燕窝村。具体介绍如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1、丹东市区断桥:也被称为“鸭绿江断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桥,建于1909年,原为鸭绿江上第一座桥,抗美援朝时被美军炸毁,中方一侧残存四孔,是丹东必到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2、宽甸县河口村断桥:也叫青城桥,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对这座桥进行狂轰滥炸,将中间九孔约200米的大桥拦腰炸断,形成了今日的河口断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3、振安区燕窝村断桥:鸭绿江浮桥,又称水中桥,是鸭绿江上唯一由中国志愿军工兵修建的铁路便桥,木结构、列柱,1951年5月建成。由于是木结构,在密集的炮火轰炸下,消失得更为彻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丹东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丹东特色有中朝边境风情、抗美援朝历史、自然山水、朝鲜族美食等。 丹东之美,首在其独一无二的地理禀赋。她是镶嵌在鸭绿江畔的“江景城”,也是拥抱黄海浪涛的“海景城”,更是中朝两国紧密相连的“边境口岸城”。江海在此交融,赋予了这座城市别样的灵动与开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