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苹果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文、张永晖</p><p class="ql-block"> 苹果,如今这个四季都不稀缺的果实。于闲暇时拿起一枚细细咀嚼品味,它却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生活纹理与价值脉络。</p><p class="ql-block"> 回首童年,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大多数民众的温饱问题刚得到解决,孩子们能吃到的水果可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秋天,母亲能在集市买回半筐苹果,总能把我们姊妹几个乐得半宿半宿的睡不着觉,等着母亲每天早上都能分给我们一个吃。</p><p class="ql-block"> 那时,母亲总会从半筐苹果里,挑选出那些小一点的,表皮染上黑斑的,削去腐坏部分,而后轻声对我说:“先把这些吃了,好的留着,慢慢给你们解馋。”那时的我,于懵懂间触摸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p><p class="ql-block"> 《朱子家训》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母亲那代人,历经了建国初期艰苦岁月,深知温饱得解的日子来之不易,故而一直秉持着节俭持家家风,从日常中积攒家底,好使以后日子过得安稳有序。</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生活富足了,每天都能吃上各种各样的新鲜的水果,就连那:“一骑红尘妃子笑。”御用果实,“荔枝”,也摆在寻常百姓家的茶几上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面对满盘苹果,我往往会不假思索地挑选那色泽最为明艳、个头最大的,果肉最为饱满的。我尽情得享受着在舌尖绽放的甜蜜,沉浸于当下极致的味蕾体验。这种做法,并非是对资源的浪费,而是源于对当下品质生活的追求。就像《论语》中所言“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美好的事物,果断把握,不犹豫、不迟疑。我们身处机遇如繁花般绚烂的时代,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抓住最优资源,勇敢地创造生活,享受当下。</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这代人深谙把握当下的重要性。先吃好苹果,是一种果敢的抉择,彰显着不被眼前小利束缚,敢于在最佳时机绽放光彩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生活里,我们常常遭遇如选择苹果般的两难的事;是按部就班地追随父辈的脚步,选择看似平凡的“劣苹果”;还是果敢抓住散发诱人香甜的“好苹果”。我亦曾为此徘徊犹豫,是躺平、安稳度日,还是怀揣勇气追逐梦想,去追寻心之所向的生活。最终,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激励,我毅然决然地踏上逐梦之路。</p><p class="ql-block"> 自此,白昼我辛勤工作,以汗水浇灌梦想;夜晚则静坐灯下,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汲取知识能量。凭借自己的双手与智慧,逐步过上了近乎理想中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在这苹香萦绕的取舍之间,我领悟到生活的真谛:顺应时代,果敢抉择,方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诗篇。</p> <p class="ql-block">张永晖,字佩兰、号墨尘。出生于卯兔年桂月,从事幼儿教育。惯以明月为琴,诗书为侣。识而不达故蓄之,师从北方山趣、南方小乌二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聊城诗人学会员、聊城作家协会会员、冠县诗词楹联协会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