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是寄宿制学校,每周一到校,大家生活学习在一起,周六才准许回家。1965年小学毕业之后,我和同学间就再没有联系。加之我们所处的那个多变的年代,经历了文革、下乡、回城等动荡的生活。那时没有手机,相互没有消息,失去联络。<br> 还好,如今的网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资料:<div><br></div><div>1958年邓小平在沈阳市北关区红旗人民公社视察时的情景。北关区委副书记、区长陪同。<div><br><div>上网络也没有搜到当年校园的照片,但搜到一则消息说:【1958年,在试办城市人民公社期间,曾出现“家家忙生产,户户无闲人”局面。中共北关区委为解决“双职工”后顾之忧,在原丰隆小学基础上,迅速创办了<b>全区第一所食宿学校</b>——“<b>红旗小学</b>”,学校备受学生家长的青睐”。<br><br>邓小平等领导兴致勃勃地走进校园时,正值学生们下课。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们在操场上载歌载舞,热烈欢迎邓小平。邓小平还参观了学生食堂、宿舍,并高兴地与炊事员刘云峰合影留念。<br><br>视察红旗小学时,邓小平询问代理校长刘兴凯:“什么时候办食宿学校的?”刘兴凯回答:“8月筹备,9月办起来的。”“学生吃饭收不收费?”“收费,但不多。”“什么时候让学生回家?”“每周星期六回家一次。】 </div><div><br></div><div>我记得当时食宿收费是按年龄或年级收的吧,最后毕业时收到13元5角一个月吧。</div><div><div><br></div><div>哈,没想到,影踪全无的小学校50多年后会在现代网络上留下一点信息,这网络是真给力!很显然,这则新闻能有保留还是沾了国家领导视察过的光了,混乱时这部分档案不知尘封在哪个犄角旮旯幸存下来。不过,现在我们还能见到这两张照片,这几句介绍就足够我惊喜的了。<br></div></div></div></div> 网络消息:1958年丰隆小学院里的沈阳市红旗小学的学生食堂。当然,没有我们,因为那时我们还没上学呢。 记得我上小学是1959年,从保育院(寄宿幼儿园)毕业,放完暑假就进了这个距我家很近的小学校。校址在八王寺那条胡同里,那时叫丰隆小学,是个转圈平房的四合院。源于此情,我一直想抽空去看看那个记忆中的小学校。<div><br></div><div>十几年前曾去丰隆小学旧址,看到是这样的:学校已经拆迁的影踪全无,片瓦未留。没看到一点当年小学的影子,记忆中的四合院是早就没有了,兴隆小学原址建起这所大北街第二小学。</div><div><br></div><div>【网络信息显示:红旗小学始建于一九三一年,最初校名为天后宫小学,曾为丰隆小学,后改为红旗小学,一九七一年改校名为大北街第二小学,2001年学校改造原地重建。】<br></div><div><br></div><div>众所周知,1971年前后,正是我们生活动荡最厉害的年代,下乡的,参军的,进工厂的。。。。。哪有闲心回来看看。<br></div> 1960年老师带我们去照相馆拍下我们班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十名同学,去年卞立凡联系到八名同学聚了一次,两名没找到。这照片不知谁收藏的,谢谢。<div><br><div>呵,太珍贵了,这应该还是在这座四合院丰隆小学校上学时老师领我们去照相馆拍的吧。照片上面的老师们记得有生活李老师,班主任李老师,大队辅导员盖老师,还有个男老师-大概叫刘明佐。这可是我的影片集中唯一的两张小学照片之一,另一张就是小学毕业照了。真是哈,找个形容词--弥足珍贵呀,谢谢领我们照相的老师,为我们留下这麽可爱的记录!<br></div></div> 某天,卞立凡提议我们应该照个照片纪念一下。2024年5月的一天,上面照片里面有八个人报到,看看和上面的谁谁,还能对上号吗? 1961年 这是当年的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和辅导员。是卞立凡奉献的照片。但这些同学我一点印象没有,那时我还太小了。当然这里有咱班同学的哥哥、或姐姐吧,要不咋能有这照片。这里应该就是丰隆小学大门口吧?后面是个进里面院子的影壁墙。 这是后来,大概我二、三年级时候。我们整个学校搬迁到这个三层楼红旗小学新址。 1965年7月我们在学校楼门口拍了张毕业照。这是六年一班毕业照。我们当年共有两个毕业班,其实原来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后来大概上五年级时,学源扩招就分成两个班了,一个班住宿,一个班走读。 这是六年二班毕业照。 我们聚会时,更让我惊讶的是,有的同学甚至还拿出小学毕业证书,我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感觉没发给我过。也许当年毕业时家离学校很远,家长没回学校去取,没觉得这东西很重要。我毕业离开小学校门,一别几十年再没回去看过。<div><br>毕业照过后,我们的金色童年也留在了照片上我们身后那幢小楼里。</div><div><br><div>这毕业照,队员照,毕业证书,我都没有。第一次聚会时同学带来这些照片,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真感谢同学们的无私奉献,多珍贵啊。</div></div> 我也曾去寻觅那红顶绿窗的红旗小学,上面的红顶绿窗白墙变成了这样,木框的窗户大概都成了铝合金的,楼上面还加了一层楼,三层楼变成了四层楼。 进院子里看看,那门脸是我们拍毕业照的地方啊。后院也没有了食堂,操场铺上时髦的五颜六色塑胶跑道。我去时大楼还在装修,没看到学生,据说与旁边的兴东中学合并了。校门口的小路很多卖旧物的,校门对面隔墙是一个花鸟鱼市场。 这是前些年一个朋友发来的照片,楼上四个大字--<b>兴东中学</b>--。<div>这就是当年的红旗小学。还真是变成了兴东中学,红旗小学的校名从此没有了。</div><div><br></div><div>那时很少有照相机,所以我在这座小学校园里没能留下任何照片帮我回味。</div><div><br></div><div>嗨,不管原来的学校怎么变化,也不去管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我心中的记忆总不会变的,留在我心底间那花样童年依然那样多彩斑斓。</div><div><br></div><div>听说我们毕业后,学生全部变为走读生,我们的宿舍改成了教室,可以招收更多的学龄儿童入学,红旗小学住校生的历史到此结束,我也上了中学,无忧无虑的童年也结束了。<br></div> <div><div>90年代末,与小学同学一次偶然的相遇之后,大家就逐渐互相联系起来。记得第一次聚会是在当年市政府后面的好世纪酒店。说真的,见面时,有的同学面熟,却叫不出名字或姓氏,好尴尬。</div><div><br></div><div>后来,经过一番准备,我们全班部分同学和原来的部分老师相聚了一次,地点在中街的玫瑰大酒店。</div><div><br></div><div>能有这难得的30多年后的相聚,主要归功于我们小学时期的班长刘环。她把我们班30多名同学和十几位当年的老师聚在了一起,想想那是多大的工程呢,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呢。</div></div> <div>聚会到场的老师们合影</div><div><br></div><div>有我们的任课老师、 教导主任、 大队辅导员。(王柏山、刘杰忱、郝主任、戴眼镜的大概姓杜、后面的是二班班主任、教历史的老师、教体育的李老师)</div> 我们班长和其中的两位老师。 还有那天没到场的,我们熟悉的老师--当过我们班主任的杨主任、班主任大辫李老师、生活李老师。下图女的是盖德奎,当过大队辅导员,带我们照相那位老师、左面的男老师刘明佐,当过我们班主任。 两个班的同学都有 聚会到场的同学合影 后面的会议主题应该是 <b>红旗小学师生联谊会 </b>吧,我这还真没一张完整会议主题的照片。 聚会,现在想想简单,有同学录,发个信息完活。那时可是很大的工程呢。九十年代,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很多同学工作在外地并定居在那里。那年代还没手机,家里有座机电话的很少。先进的可能有那个BB机,砖头一样的大哥大。<div><br></div><div>刘环班长只能发动同学找同学,查找工作单位,打电话,再联系老师,真颇费了一番周折,谢谢班长费心啦。<br></div> 这次聚会有上次的聚会垫底,来的人也不少。 2007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1年 <b>2015年 1965-2015</b><div>毕业五十周年学友联谊会。</div> 这时候大多数同学已经退休,能通知到,只要时间允许,大家都会前来参加。进门大家登记,交钱, AA制。谢谢赵为群同学为大家聚会服务。 这次几个外地居住的同学也回来参加了聚会。 哈哈。。。。。 美美的 到会的男同学合影 到会的女同学合影 水平当起了主持人 班长刘环致词 干杯! 说啥呢,这兴致--- 这谁呀,认出来了吗 2015年聚会合影 21个人。 <!----><div class="cps-upload-file param-img"><!----><div data-v-c8e22186="" contenteditable="false" class="cps-img-container media-container editor-img-container"><img data-v-c8e22186="" 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5242654/55a15520-783d-11f0-a960-3ff6caf82030.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data-src="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5242654/55a15520-783d-11f0-a960-3ff6caf82030.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alt="" class="img ls-is-cached lazyloaded" style="height: 309.333px;"></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2016年</div><div contenteditable="true" class="edit-container media-inner-editor bottom">这是十几年没和大家聚会的王俊从外地回沈,大家聚会欢迎。</div></div><!----> 2016年 0406 王俊敬酒 几次聚会韩炳昌都给大家拍照,留下很多难以忘怀的纪念。唉,走了。。。。。。 2016年 0708 2016年 0708 2017年 0118 2017年 0118 2017年 0118 2017年 1219 2018年 02 2018年 0528 2018年 1013 2022年 06 2022年 06 2024年 0506 2024年 0506 2024年 0527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万泉公园,也是我们来的次数最多的公园。那个圆形建筑是个水上跳舞厅,我们曾在水上跳舞厅和知识老人,劳动模范、雷锋班班长等名人一起开联欢会。记得那个知识老人很有趣,带着大帽子,雪白的胡须,笑容可掬。 这里也是当年五一、六一、十一等节假日我们最常来的公园,还记得用树枝粘上几朵小红纸花,穿着红毛衣,毛蓝裤,或花裙子,举着纸花束进行节日游行,当然还有划船啦。 一张网图遥想当年吧。。。。。。 2024年 0527 2024年 0804 班长 2024年 0817 这是水平同学为这次聚会所做:<b>赞颂红旗同窗情 </b><div><br></div><div><b>谢谢水平同学倾情奉献,不吝溢美之词。我们从相识至今,六十六载情谊浓浓。祝大家身体健康,开心快乐,友谊长存。</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