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长安(今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古都,拥有3100余年的建城史和1100余年的国都史。其古称“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世界四大古都”。 </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武警官兵们,你们辛苦了!在这烈日炎炎的春天,你们保卫着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平安,谢谢啦,向你们敬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长安作为都城始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历经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其中唐代达到鼎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周礼、秦制、汉风、唐韵均发源于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北拒匈奴、南御巴蜀,东通中原,地理优势显著。作为古代政治中心,聚集了大量贵族、官僚及商贾,促进了商业繁荣。丝绸之路起点使长安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其城市规划(如唐长安城)对后世影响深远。 </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现存秦兵马俑、碑林、大雁塔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展现了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辉煌。城墙周长13.74公里,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防御体系。</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将塔身改至七层,此后一直保持着七层的外观至今。大雁塔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底层四面皆有石门,底层南门洞两侧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丝绸之路鼎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玄奘西天取经是唐代高僧玄奘历时17年、行程五万余里的佛教求法壮举,其真实历史远比《西游记》更为艰险,最终带回657部佛经并推动中印文化交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大唐不夜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大雁塔脚下,为中国唯一一个以盛唐文化为背景的大型仿唐建筑群步行街,为西安地标性景区。其总占地9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500米,北起大雁塔南广场,南至唐城墙遗址,东起慈恩东路,西至慈恩西路。</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全程实拍西安大唐不夜城,走在网红街上有总穿越的感觉,演出太多特别好看,看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太震撼啦。</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安大唐不夜城,是西安最著名的繁华街区,走到尽头可打卡大雁塔。</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2018年底,大唐不夜城成为中国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大唐不夜城,人山人海的西安大唐不夜城,无论是灯饰还是群雕,都让人流连忘返。</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安博物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2号,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隶属西安市文物局,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园林休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7年5月18日,西安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西安博物院由博物馆、唐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三部分组成。截至2022年末,西安博物院藏品有113977件/套, 其中珍贵文物11612件/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安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陕西省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指定的重要接待单位。</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小雁塔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荐福寺内的唐代密檐式砖塔,建于707-710年,现存13层,高43.4米,为世界文化遗产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雁塔晨钟”闻名。</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小雁塔原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用于存放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与佛像。塔身为方形密檐式砖结构,原高15层,因明代地震损毁顶部两层,现存13层,高43.4米。其造型秀丽,轮廓线条流畅,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塔身门楣线刻天人供养图等唐代装饰,具有极高艺术价值。</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雁塔晨钟:荐福寺钟楼古钟与小雁塔合称“关中八景”之一,钟声祈福习俗延续至今。</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裂合奇观”:明成化年间地震致塔身裂开,后自然闭合,清代文献记载多次类似现象,成为古代建筑抗震奇迹的象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武举题名:明清时期,武举人在塔下题名刻石,现存碑刻记录数百名武举人姓名。</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唐长安城:以隋大兴城为基础扩建,面积达87.27平方公里,为当时世界最大城市。布局严格对称,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朱雀大街宽155米为中轴线,108坊如棋盘分布,体现“天人合一”理念。</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永宁门,是西安城门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时间最长的。在这座历经沧桑的古都中,明城墙就像一本无言的历史书,记录着西安的过去与现在。西安明城墙共有四个主要城门: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和北门安远门。这四个城门的名字合起来就是“长安永安”,寓意着这座古都的永恒安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手机摄影:华为p30,华为g9</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美篇编辑:一匹老马/誉然</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