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半球掠影一一斯里兰卡

赵亚洲

<p class="ql-block">  在北纬5度55分至9度50分,东经79度42分至81度53分的印度洋上,有一个热带岛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1972年5月22日前,国名还是锡兰国。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把梵文中的“Sinhala(狮子)”音译为“僧伽罗”,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作是“狮(师)子国”,她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其国旗和国徽上都能看到狮子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今年第28届亚洲影艺联盟(FAPA)大会,就在这里召开。</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上,斯里兰卡佛法、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长Hiniduma Sunil Senevi博士率先致辞,他表示,斯里兰卡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摄影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期待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斯里兰卡摄影协会主席、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威玛(Wimal)对所有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本届大会从申报到举办的过程;FAPA秘书长谢良明回顾了FAPA 60年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在大会的安排下,会期走马观花转了几天,颇有感受,把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狮子国没见到真的,可独立广场那一尊尊围绕着独立纪念堂的60只石雕狮子,令人震撼。每只狮子都象征着斯里兰卡历史上的一个国王,彰显出这个国家的悠久历史和传统。被誉为“斯里兰卡国父”的斯里兰卡首任总理D·S·森约那亚克塑像,矗立在纪念堂北面,塑像四周的大狮子卷起的圆圆尾巴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独立广场,是斯里兰卡1948年2月4日在此举行国家独立仪式的地方。广场中央的独立纪念堂仿照康提王朝时期皇室接见大厅建造,采用镂空长方体结构,60根石柱顶端装饰14世纪佩卡达木雕,屋檐雕刻大象、狮子及佛教史图案。整个纪念堂60根廊柱显得即透明又庄重,吸引着人们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广场兼具历史纪念与公共休闲功能,不但是市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年轻人约会相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我们开始扫街,站在敞开门的大巴车上,视频、相机一路扫过,和蔼纯朴的面孔带着友好给你打招呼,一个个摊位,一间间铺子,就是老百姓的生存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  此行正是红毛丹收获的季节,走到那都有新鮮成熟的果子卖,不论斤按个卖,500卢比(约合人民币12元)我买了一大袋,足有3斤多,几个人吃了个痛快,海南的王雄主席说,在海南也买不到这么多和吃到这么新鮮的。</p> <p class="ql-block">  静下来,在街头慢慢拍。那些在车水马龙中忙碌的还是老百姓。最让我难忘的是那种像我国三蹦子一样的大众交通工具tuk_tuk,在斯里兰卡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有它的身影,听说是50卢比一公里,可我们作为外国人,也坐了几次,大概算下来合一公里100卢比了,这也算是内外有别吧。</p> <p class="ql-block">  面具、蜡染、制陶、手织、手工花边,这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淹没的古老技艺,在斯里兰卡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旧被勤勤恳恳的匠人们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去逛市场,女士们纷纷解囊,出手就美刀$上这些手织和手工花边了。这是太太顺手带回的两块手织和花边。</p> <p class="ql-block">  高跷钓鱼是西南海岸加勒至米瑞莎沿岸渔民在浅海区木桩上进行的传统捕鱼活动,因渔民需攀爬海水浸泡的木桩垂钓形似踩高跷而得名。这种捕鱼方式主要依赖浅海区大量游弋的沙丁鱼,渔民手持无鱼饵的鱼竿,通过观察鱼群动态进行捕捞。该技艺在斯里兰卡西南海岸仍保留,但实际捕鱼功能已逐渐减少,更多作为旅游项目存在。</p> <p class="ql-block">  要说高跷钓鱼是在作秀,可尼甘布的鱼市,以其独特的海洋气息和真实捕鱼、晒鱼,售卖吸引了众多游客。在现代技术普遍的今天,尼甘布的渔民依然沿用传统的晾晒方式来加工鲜鱼。</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我们先去了鱼市,摊位上各种印度洋里的海鱼琳琅满目,我们认不到几种,大的鲨鱼、小的沙丁、软体的章鱼还知道几个。在活跃的卖鱼和买鱼的人流中,还有一群既得利益者——鸟类,它们叮着上岸的鱼筐,趁人不注意叼上条小鱼边吃边走,好像这是它们自家的早餐店,无忧无虑,乌鸦还是习惯吃刨开的鱼内藏,这里鱼市也是鸟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尼甘布的晒鱼干是当地渔民的传统工艺,主要在埃图卡拉海滩和中心鱼市场区域进行。</p><p class="ql-block"> 渔民们会在海滩上分类晾晒鱼干,不同品种的鱼会按大小和种类排列成方阵,形成密集但有序的晒鱼景观。整个过程包括宰鱼、收拾渔网、晾晒等环节,渔民们通常面带微笑,营造出市井风情。 ‌</p><p class="ql-block"> 当地以金鲳鱼干和金仓鱼干为主,采用传统手艺制作,咸淡适中,肉质紧实,带有阳光晒过的香气。 ‌</p><p class="ql-block"> 在晒鱼场拍照,有时会有当地鱼民向你示意去那拍照,注意他们可不是白向你示好的,你要是跟着他去了,就会向你要钱。我拿着三角架在拍时,就有一个人向我表示要我去那拍,但我有我的目的,没有理他,他就跟着我一直用肢体语言表示那边好,我视频、照片都拍完要走时,他就money—money开始向我要钱了,我开始就没理他,这会就更不管他了,走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  大象孤儿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专门收养无家可归或受伤幼象或患有伤病的大象的机构。现在已经是一个有近百头大象的群体,有些还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日象群沿固定路线前往马哈威利河洗浴,成为标志性生态展示项目。</p> <p class="ql-block">  加勒荷兰堡是斯里兰卡南部海滨城市加勒的标志性景点,以17世纪的荷兰殖民城堡为核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p><p class="ql-block">‌ 加勒古堡钟楼‌:又是城堡内的标志性建筑,登顶可俯瞰全景。 ‌</p> <p class="ql-block">  欧洲来的几位美女不知是否是当年守要塞的后裔 ,人已去大炮还在,今天来的是游客,大炮留下的是历史。</p> <p class="ql-block">印度洋的海浪</p> <p class="ql-block">  在斯里兰卡大小城市都有很多塑像,没有去考证其身份,从塑造的形像看,不是英雄就是名人,因受人们崇敬而矗立在那里供人们瞻仰 。</p> <p class="ql-block">可鸟儿且不管他是谁,能落脚就是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全球最奇特的古城,坐落于200米高的巨石之上,数千年来鲜有人知。它就是现实版“天空之城”,被誉为世界第8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的狮子岩。锡吉里耶千年古城的空中宫殿,如今只剩宏大遗址,它又被称作斯里兰卡的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 这块巨岩高200米,由远处看,狮子岩是块俯伏在丹不拉(Dambulla)东北部平地、顶部平坦貌似狮子的大石,狮头风化掉落,只剩下孤伶伶的狮身,背上藏了一个建在200米高空的花园宫殿。据说曾被埋没在丛林中好几个世纪,直到19世纪中才被英国猎人贝尔发现,从此备受考古界的重视。它的范围包括护城河,一座花园广场,一座巨大的岩石,以及建筑在岩石顶端,砖红色的空中城堡。</p> <p class="ql-block">  悬崖上世界文化遗产的壁画,据考证,主题包含国王嫔妃形象与佛教天女像,既体现世俗王权象征,又具有宗教寓意。原有500多幅,现在只存有22幅了,也不让拍照,顺旋梯上去看一下还是很值得的,网上找了幅也算是有了这个内容。</p> <p class="ql-block">傍晚狮子岩顶也是看落日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 丹布勒金寺是一个享有22个世纪历史的朝圣圣地。是斯里兰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群。丹布勒金寺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的古老洞穴,佛窟座落在高达115米的巨岩下,要到达丹布勒金寺要爬至少200多级台阶,沿着洞穴攀援而上,就看到锡吉里耶巨大的岩石。岩石下最大的洞穴中,就有48尊精美的雕像。附近共有80多座石窟,丹布勒金寺所在的5座单独的石窟是斯里兰卡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庙宇。这五座石窟庙宇里共安放着156尊金光闪闪的佛像,3尊国王雕像和4尊神像,其中包括了印度主神中的湿婆和毗湿奴的神像。洞穴顶部墙壁上有2100平方米的壁画,讲述了佛祖的一生和斯里兰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当然此行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康提佛牙寺的佛牙节的游行活动了。位于康提湖畔的佛牙寺,每年一度的佛牙节,都热闹非凡,游行的大象从鼻子到脚都装饰着精致的镶边织物,背上载着巨大的华盖,下面安放着盛有神圣佛牙舍利的神龛复制品。象队和身着多彩传统服饰的康提舞蹈者和鼓手,一路歌舞以示尊崇。游行从晚上7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p><p class="ql-block"> 关于佛牙舍利流传至斯里兰卡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佛祖涅槃火化后,他的舍利被分给各个地方的统治者,祭祀于印度北部山区。佛牙舍利在印度供奉了8个世纪后,被偷偷带到了斯里兰卡。传说,佛牙舍利当时被藏于印度公主精心设计的发式中,一路躲避检查,千里迢迢来到斯里兰卡,最终存放在康提城佛牙寺的内殿中。</p> <p class="ql-block">  有“小罗马”之称的尼甘布,是一个不得不去的小镇,这里到处保留着十七世纪荷兰建筑遗迹,包括1672年建造的荷兰城堡及殖民时期海防设施。市内圣玛利亚教堂,圣塞巴斯蒂安教堂同为重要宗教地标。和其它信奉佛教的城市不同,这里65.3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大街小巷的主要转弯处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圣母和耶稣。</p><p class="ql-block"> 尼甘布距科伦坡国际机场只有7公里,也是进出斯里兰卡的首选地,我们这次是回程在尼甘布住了两天,酒店外就是沙滩,慢步夕阳下的沙滩,在印度洋岸边看着落日,听着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海岸,释放着几天旅行的疲劳,看着起飞的飞机就仿佛随浪一起就要回家……</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海滩边的渔民模特,也是为游客安排的。</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74年,经过50年才最终修建完毕的圣玛利亚教堂,教堂外表平平,但内有美丽的壁画内饰,庄重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的荷兰运河,是由荷兰殖民者于17世纪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全长约120公里,连接普特拉姆和科伦坡港。 ‌‌</p><p class="ql-block"> 运河蜿蜒穿过尼甘布市区,南至科伦坡港,北通普特拉姆,是早期荷兰殖民者为加强贸易和殖民统治而建。 ‌</p><p class="ql-block"> 但在尼甘布仍是一条重要河道,两岸的居民以河为生,生活气息浓郁。河道的卫生状况一般,河水不是那么清澈,但渔民的生活与它还是那么密切相关。也是斯里兰卡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最好的伴手礼,首选就是锡兰红茶。19世纪未在英国的推动下,“锡兰红茶”作为斯里兰卡的特产,也作为该岛的名片而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如今锡兰国改名为斯里兰卡,而锡兰红茶的Logo,至今未更名,还是那头狮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