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次去川西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逃离家里的滚滚热浪,所有凉爽的地方对我而言都是诱惑。8月9日,和家人朋友一起,浩浩荡荡地向川西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纷纷讲述着自己2008年5月12日中午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我还在城南金星小学,没有午休的我和同事趴在办公桌上睡午觉,突如其来的震动还以为是谁的恶作剧,当大家意识到这是地震时,第一时间跑到教室疏散学生,把全部学生集合到操场后,看着摇晃的旗杆,一位老教师才想起她的孙女在宿舍睡觉,当她抱着孙女出来的那一刻,我们都感到后怕,在庆幸的同时,才开始找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后来,开始了无数次的广场露营,车上睡觉,一有时间就看新闻,断裂的课桌、变形的钢筋、沾满泥土的书包,还有救援队的橙色马甲……无一不让我流泪,默默祈祷每天的伤亡数字不要增加。那个时候,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救援队伍星夜兼程,物资暖流源源不断,从来没有也从来不会有哪个国家可以像中国,以惊人的中国速度在废墟上种出希望,种出美好的新家园。</p><p class="ql-block">        今天,来到地震纪念馆,不是为了重温伤痛,而是想亲自触摸那些从废墟里长出的希望,更是为了告诉自己,要珍惜此刻的安稳,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我们背后有强大的祖国,只要总是向着光,一定能把日子过成新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是一直很想去的地方,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是羌族建筑群落的杰出代表,青灰色石楼依山而叠,羊角符号在阳光下泛着古意。走进迷宫一般的巷道,看到屋内陈旧的家具,时光一下子慢了下来,慢到能听见石头在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  青灰石楼叠成山的褶皱,莎朗风情街藏着热辣人间。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在一起,跳着快乐热烈的锅庄,此时此刻,脚步声和欢笑声酿成了酒,那是日子微醺的甜!</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到了屯兵九子。乾隆年间,在平定金川后,实行了屯土兵制,九子屯为其中一屯,位于阿坝理县东南部,海拔2600米,虽然只在半山,但是山路非常蜿蜒狭窄,特别是两车相会的时候,坐在副驾驶的我心都是在嗓子眼的,向云端的壮丽风光也没有心情欣赏。在提心吊胆中,终于到了有大片草坪的可以露营的平地,顾不上饥肠辘辘的肚子,我们迫不及待去欣赏一览众山小的美景。远处可以看到老寨背后九座连绵起伏的巍峨山峰,如披着战甲的卫士,在天光下舒展着青黛色的脊梁;脚下是并不茂盛的一望无际的草甸,黄牛甩着尾巴悠闲地吃着草,像是在慢慢地啃食着时光;随处可见古碉楼的断壁残垣,目之所及,皆是人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以高山为背景,我们在草甸上摆好了烧烤架,几个大厨齐上阵,很快,切得厚厚的五花肉,在铁架上渐渐渗出油花,香味在微微山风中飘入口鼻,勾得人舌尖发痒;薄切的牛肉在铁架上舒展,随着温度的升高渐渐凝成淡粉,边缘被炭火吻出焦香的褐边,像给肉片镶了圈金边。</p><p class="ql-block">        不擅厨艺的我主要负责吃,肉香混着孜然香在嘴里炸开,脚下是青草的软,身边有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暖,此时的肉别有滋味,这是大自然中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继续西行,来到了毕棚沟,这是阿坝最美的沟。龙王海的水澄澈透亮,宛如一块巨大的绿宝石,娜姆湖水色湛蓝,像大自然精心调配的蓝颜料,卓玛滩上,星星点点的野花肆意绽放,仿佛是画家手中的调色盘,磐羊湖的湖水深邃,湖面的波光是眼眸流转的光泽,深情注视着群山与森林。</p><p class="ql-block">        最喜欢白龙瀑布,它从陡峭的崖壁奔涌而出,初时如素练悬空,水流在风中轻轻舒展,化作万千银丝,行至途中,与突兀的岩石相遇,骤然碎裂成无数玉珠,簌簌坠落,最后,在岩底汇成一汪碧潭,温润着周遭的草木。看着这银白的游龙自天而降,感受着飞溅的水花带来的清凉,我的心也变得澄澈,所有的烦恼一扫而空了。</p>  <p class="ql-block">  破旧的草鞋、生锈的步枪、复原的场景,生动再现了红军在长征中翻越雪山、跋涉草地、突破封锁的艰难。每一次这样的参观都能让我触摸到信仰的力量,更加懂得要珍惜当下的幸福,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用奋斗传承先烈精神!</p>  <p class="ql-block">  踏入黄龙景区,没有想象中的清凉,坐上排了很久的索道,有一点耳鸣,下了索道,清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身体上的不适一下子就消失了。站在观景台远眺,一边是被茂密森林覆盖着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一山偎着一山。而另一边,岩层在亿万年的风雨中剥蚀出深浅不一的纹路,有一丝遗世独立的清冷。</p><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栈道前行,我们来到了被称为“人间瑶池”的五彩池,它位于黄龙的高处,海拔约3600米,虽然已经在网上看过了图片,但是真的站在它面前时,我还是被惊叹得说不出话来,眼前的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有的圆如满月,有的弯似月牙,还有的顺山势蜿蜒,像一颗颗不规则的宝石。它们的颜色也不尽相同,鹅黄如蜜,翡翠似玉,靛蓝像揉碎的星空,还有一抹抹浅粉、淡紫,混着岸边苔藓的新绿,在池底铺成流动的锦绣。风过时,水面泛起细碎的涟漪,光斑便在池壁上轻轻摇晃,仿佛无数星辰坠入水中,正踮着脚跳舞。</p><p class="ql-block">        站在池边,望着这一汪汪被时光浸润的斑斓,会忽然觉得,天地间所有的温柔与绚烂,都被妥帖地收在了这里——不喧嚣,不张扬,只以最纯净的姿态,映照着雪山与苍穹,也映照着每个仰望者眼中的惊艳。</p>  <p class="ql-block">  此次出行最期待的是九寨沟,那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沟内有查洼寨、荷叶寨、树正寨等九个藏族寨子世代居住,故而得名“九寨沟”。</p><p class="ql-block">        30多公里的主沟里,有108个海子,乘着大巴车到了原始森林,再踏着弯弯曲曲的木栈道从一个海子到另一个海子,看阳光透过树杈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看各种海子呈现出墨绿、藏青、鹅黄、靛蓝等丰富的色彩,看水底钙华沉积、色泽艳丽的藻类与岸边树木倒影相互交织……由衷地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p><p class="ql-block">        水是九寨的灵魂,“九寨归来不看水,”此言果然不虚,九寨的水带着与生俱来的灵动,穿过山林,漫过滩涂,一会儿是安静的湖,把天空的蓝、云朵的白、山树的绿都揉进怀里,一会儿是绚丽的海,钙华沉积的水底映出橙红、墨绿、宝蓝,阳光穿水而过,便在水面织出一片流动的锦绣,一会儿是跳跃的瀑,诺日朗瀑布从密林间倾泻而下,水雾腾空而起,在阳光下架起一道彩虹。我们就像闯进了一幅会呼吸的画里,所有的暑气、烦恼都被山水过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满眼的绿,满眼的清,原来最美的夏天,是让心跟着流水一起,慢慢淌过时间的褶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去都江堰是临时起意,八月的都江堰并非消暑圣地,但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还是值得为它留出半天时间。</p><p class="ql-block">        站在最高处秦堰楼上凭栏远望,岷江就像一条被驯服的青龙,从远处的群山间奔来,在鱼嘴一分为二,内江似碧绿的绸带,温顺地钻进宝瓶口,滋养着千里沃野,外江则带着几分桀骜,翻涌着白浪流向远方。内江灌溉、外江泄洪,巧妙地实现了四六分水、二八排沙,让人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余秋雨先生赞叹“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站在这里,不必读史,便懂得了何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懂得了,真正伟大的创造,从来不是与天地较劲,而是像岷江一样,温柔地、坚定地、与岁月同行!</p>  <p class="ql-block">  7天很短,不能完全领略川西的美,7天很长,家人朋友一起出游的欢笑会永远在记忆里闪闪发光。回到家里,当周围变得安静,忽然懂得,旅行的快乐,不至于山水,更在于和最亲的人走进它,把寻常日子过成一幅美丽的画,过成值得珍藏一生的片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