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张家界之一 岳麓山/橘子洲/韶山

花边涟漪

<p class="ql-block">  又想出去旅游了,去哪里了?思来想去,主要还是想打卡中国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去张家界,又担心爬山会不会很累,查了查小红书,说是一天中会多次坐景交车,缆车和电梯等,应该不会太累吧。</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5日,乘坐北京西到长沙南的G77复兴号高铁,5个多小时就到长沙了。到宾馆放下行李,直接去岳麓山,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很大,只去了几个主要景点,走南门不远处就是岳麓书院。</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创建于北宋,历元明清各代兴学不辍,目前,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历史与哲学学院,是绵延千年教书育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先后走出了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杨昌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宋真宗亲书的“岳麓书院”御匾悬挂于书院大门正上方,大门两旁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下联出自《论语·泰伯》,源出经典,联意关切,赋予了新的意境,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才辈出的历史事实。</p> <p class="ql-block">  走出岳麓书院,不远处就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位于岳麓山清风峡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取自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更名为爱晚亭,1913年至1918年间,年轻的毛泽东和蔡和森等常在此聚会,1952年爱晚亭重建,毛泽东题“爱晚亭”三字,让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爱晚亭名闻遐迩,令爱晚亭充满诗情画意,如诗如画。岳麓山的迷人秋景正如毛泽东在1925年的诗《沁园春 · 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p> <p class="ql-block">  离开岳麓山,禁不住长沙臭豆腐干的诱惑,排队买了一盒,味道确实不错,就是太辣了,越吃越辣,口腔似乎要冒火了,最后还剩三块只好扔了。</p><p class="ql-block"> 6月20日下午乘高铁返回北京,上午匆匆去了橘子洲,橘子洲也属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就放在一块写了。</p><p class="ql-block">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湘江中,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岁月悠悠,当年年轻的毛泽东在此写下了《沁园春·长沙》,橘子洲现在成为长沙必打卡地标,声名鹊起。重温一遍这首诗吧。</p><p class="ql-block">《沁园春·长沙》——毛泽东</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p><p class="ql-block">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p><p class="ql-block">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p><p class="ql-block">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高中毕业时,与同学好友合影留念,还在照片上题写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主席诗词中的豪迈情怀,大气磅礴,无人可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毛泽东塑像,大多数都是全身立像,最喜欢橘子洲青年毛泽东头像雕塑,展现出一个在橘子洲头沉思忧国忧民的毛泽东,雕塑的基座巧妙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p> <p class="ql-block">  离开长沙的第一站是到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坐南朝北,依山傍水,门前的水面荷叶田田,荷花婀娜多姿,风景如画,不远处还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p> <p class="ql-block">  晚上看了《张家界·魅力湘西》的演出,座位是极好的,一楼一排7号,正对舞台中央,又蹦又跳的演员似乎就近在咫尺,歌声、音乐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手表都报警噪声过大,让我兴趣索然,好不容易结束,外场的表演没有看,就回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