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忻州是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塞北明珠,地处山西省中北部,是山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这里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壮美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 忻州东部是雄伟的太行山余脉,山峦起伏,峰林叠翠,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管涔山、芦芽山等山脉坐落于此,其中芦芽山海拔2784米,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是华北地区罕见的天然林区。</p><p class="ql-block"> 西部则是广袤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交错。黄河从忻州偏关县老牛湾入境,一路奔腾南下,形成了壮观的峡谷景观。</p><p class="ql-block"> 忻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在忻州各地均有发现。</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忻州属晋国领地。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忻州地区成为赵国的重要疆域。此后,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更迭,忻州一直是北方的重要战略要地。忻州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也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忻州人民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忻口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的重要战役之一。</p><p class="ql-block"> 忻州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主要有定襄木雕、繁峙剪纸、代县面塑等。</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上午辞别太原,半小时车程驶达忻州。</p> <p class="ql-block"> 安排入住后,天下起了小雨,下午也就未安排其它活动。</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忻州,梦幻般灯光。</p> <p class="ql-block"> 清晨醒来,秋雨沐浴后的忻州空气格外清新。</p><p class="ql-block"> 早早来到忻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 忻州城始建于东汉时期,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历经修缮,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城四门,各有瓮城,瓮城亦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歇山顶式门楼多、雄伟壮观,是完善的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古城写生</p> <p class="ql-block"> 泰山庙巷是忻州古城内美食与文化交融的古街。</p> <p class="ql-block"> 明月楼原为明代建筑(俗称凌云楼),1954年因城市改造被拆除。2019年作为古城保护改造项目的一部分,于原址南约150米处重建,现为忻州古城的地标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书山有径</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古城代州杨府用歺</p> <p class="ql-block"> 忻州古城关帝庙(护国寺),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分别于明、清两次重修和改建,1999年再次重修,现存为明清建筑。</p><p class="ql-block"> 庙门上关帝庙和护国寺两块牌匾并列,说明这座武庙已经演变成了佛寺。是明清以来三教合流,在民间的多种形式融合。</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护国寺)整体格局为中轴上线从南往北依次有戏台、山门、过殿、关帝正殿和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护国寺(关帝庙)也是忻州古城内重要的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秀容书院位于古城西南,清乾隆四十年由知州鲁潢创建,因忻州古称秀容县而得名,为忻州首所学府。</p><p class="ql-block"> 书院依山势分上、中、下三院,东侧原为文昌阁,后随书院扩建并入其中,上院建有文昌祠及三座风景亭,其中北侧六角亭为全城制高点。该亭前设砖拱门“天之衢”,寓意书院学子经此登阁,前程通达。</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八年,书院改制为新兴中学堂,开创山西书院改学堂先例。清代累计培养进士39人,举人165人。</p> <p class="ql-block">在书院小憩品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