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次飞往的方向是我们的邻国~缅甸</h3> <h3>春节前的祖国天空,处处可以领会到春节就要到来了。</h3> <h3>缅甸,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少有的所知就是它近邻近云南、是佛教国家、那里有大金塔、数不尽的佛塔、民族风情、那里有美玉、那里也是毒枭出入的地方。</h3> <h3>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用神秘之国来形容,并不过分。</h3> <h3>进入佛殿或寺院,男女都脚穿凉拖鞋,下身穿纱笼,男式叫“笼基”。一圈布往下身一套,在肚子处打个结。</h3><h3><br></h3> <h3>女式叫“特敏”。紧紧裹在腰上的纱笼将缅甸女人的苗条身材完美地勾勒出来,显得婀娜多姿,抹在脸上的是防嗮及防虫咬的粉叫“特纳卡”</h3> <h3>特纳卡的功效极好,不少游人纷纷效仿,看这是我们的美女领队。</h3> <h3>黄昏时分,当今来到蒲甘佛塔古城,这个时候的蒲甘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迷雾一般,又朦胧又娇美,在这里宛如仙境一般。</h3> <h3>放眼看去,都是各式各样不一样的书,还有许多许多造型不一的佛塔。在这个地方感看着异国的日落,黄色的晕光照射着缅甸这个可爱的地方,一切都变得柔和起来。</h3> <h3>在这里感觉自己再也没有烦杂忧扰,能够让人自然而然的平静下来,静静的欣赏美景,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美好。</h3> <h3>这时的蒲甘古城宁静又神秘。</h3> <h3>夕阳西斜,余红的光线洒落在密集的树梢头,打落在我们行进的马头上。</h3> <h3>马车迎着夕阳行驶在仙境一般的小路上。</h3> <h3>小路旁的树梢在微风中微微游荡,发出瑟瑟音响。</h3> <h3>马车队洋洋洒洒,行进与林荫小路。</h3> <h3>时而停车观景,塔林丛立,好一派景色!</h3> <h3>就这样,走入仙境,走入黄昏,走入美的世界,这就是缅甸蒲甘佛塔古城。</h3> <h3>前面说了,缅甸是一个佛教圣地,塔寺众多,来到缅甸,拜寺访塔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们的坐骑,在缅甸这种交通工具是比较有档次了,后面我会单独谈着一点。下面就说说缅甸的寺庙与塔。</h3> <h3>还有一种公交车,这是缅甸随处可见非常普及的一种公交车,有点像皮卡,乘客面对面坐,一辆车能挤下十来个人。</h3> <h3>首先说说曼德勒山。</h3><h3>曼德勒山是佛教名山,旧称罗刹女山。曼德勒城就是因为这座山而得名。曼德勒山高236米,山上共有231座大佛塔和寺院,1000多座的小寺院。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各有一条石阶通往曼德勒山的山顶,</h3> <h3>山顶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外墙和廊柱镶嵌着无数玻璃镜子,令人眼花缭乱,有几分像印度斋普尔琥珀堡里的“镜宫”。</h3> <h3>上到山顶是一个印度教的神庙,四周是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用玻璃镶嵌成棱形的图案,柱子之间斗拱相连,回廊贯通,在早晨的阳光下夺目耀眼,晶莹剔透。</h3> <h3>据说,庙内有佛陀的3块遗骨。 走完路程的2/3,路旁立着一尊镀金的施依亚塔佛的塑像。他的手伸出去指着大皇宫的位置,造型非常独特,</h3> <h3>上面说的佛像手指方向就是大皇宫,那就说一下“大皇宫”。</h3> <h3>大皇宫也称“曼德勒皇宫”</h3><h3>曼德勒皇宫位于古城内正中央,原为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火毁,1989年,缅甸政府开始依据历史图片和资料在原址重建,恢复了89个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h3> <h3>在林荫草地上,时有出家人在讲经说法。</h3> <h3>隔着护城河外观很有皇宫的气势,进去才发现,制作粗糙的殿宇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任何摆件,就像一个又一个木架子。</h3> <h3>室内空荡荡的,只有光线配合着建筑的美丽。</h3> <h3>木制建筑,基调是红色,辅以金色。所有房子里面均空空荡荡,但是可以想象这里曾经的妃嫔媵嫱、朝歌夜弦的景象。</h3> <h3>虽然没有什么陈设可以参观,但是非常心仪皇宫整体幽静的环境,湛蓝天空衬托下的红色宫殿感觉很有情调,慢悠悠地行走在里面,放空心情,仿佛与皇宫外面的尘嚣彻底隔离</h3> <h3>金色尖顶的建筑是33米高的瞭望塔,台阶是螺旋式上升的。</h3> <h3>爬上瞭望塔的121级台阶后,可以俯瞰整个皇宫的景色,楼阁玲珑,尽收眼底。</h3> <h3>越往后走,人烟愈发的稀少。在一片落寞的氛围中,有个美女在拍照,可能是想拍出这种朱门清幽的感觉吧。</h3> <h3>穿梭在华丽宫殿建筑群中,猎奇着难以熟知的世界。</h3> <h3>说到僧院不得不说马哈加纳扬僧院</h3><h3>马哈伽纳扬僧院千僧吃饭的场面很震撼,各国游客云集至此,都想目睹千名和尚一同用餐的画面,也是每个到曼德勒游客的必到之处。</h3><h3><br></h3> <h3>文明出国,避免尴尬:</h3><h3>在去往马哈加纳扬僧院途中,听到当地陪同讲解注意事项,不免感觉耳后发热,为国内个别不文明行为感到面红。</h3><h3>年前在这里,周边行人可以自由行走;当我们正在去时确每人发张多钟文字的告知书,即行为要求,原来,春节前由于国人在这里参观时因为拍照位置不断发生冲突,乃至缅甸将取消国人前往,后经交涉才达成协议,做了如此规定,看到那红线吗?以及增加的工作人员巡视和拿着这张黄色纸张不断宣传的人员,都是为之的措施,席地而坐,让工作人员提醒几次,唉!请我们文明出行,无论国内国外,做文明出行人!</h3> <h3>上午10:15,佛学院准时敲钟,一队队的和尚有序的列队接受信众的施舍;他们只是默默地双手捧着手中的钵,让施主把饭盛进钵里,全程听不到任何交流说话的声音。</h3> <h3>进餐场面</h3> <h3>缅甸,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国家,也是著名的“千佛之国”,被旅行者赋予诗意的文字和美丽的风光。千姿百态、金碧辉煌的佛塔使得缅甸成为人们朝圣般的旅游胜地。</h3><h3>由于篇幅有限,所有美丽的塔院不能一一展现,只能每地三两张代表了。</h3><h3>下面是瑞喜宫塔</h3> <h3>瑞喜宫塔是缅甸宗教建筑史上最有意义的建筑,因为在此之后缅甸全国的舍利塔均以其为摹本建造,而且它对传统缅甸宗教与小乘佛教的关系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h3> <h3>阳光映佛塔</h3> <h3>趣看佛塔分外妖娆</h3> <h3>一坛清水映佛塔</h3> <h3>翡翠塔</h3><h3>传言,这座佛塔建成之后便因为耗资近100亿缅币,使用了1500多吨翡翠而名声远扬。这也是全球唯一一座完全由翡翠搭</h3><h3>白天观看没有什么特殊之处。</h3> <h3>日落灯明时方显翡翠塔的本色。</h3> <h3>这里有缅甸特有的黄花梨木,也是分外耀眼。</h3> <h3>黄花梨镶嵌翡翠格外美丽。</h3> <h3>阿南达寺</h3><h3>寺名来自于佛陀的声闻弟子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它是蒲甘第一座大庙,也是至今最优雅美丽的佛教建筑。</h3> <h3>他也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反应了蒲甘早期寺庙向中期演变的过程。</h3> <h3>水中倒影显塔威。</h3> <h3>马哈穆尼寺</h3><h3>马哈木尼佛塔位于曼德勒市中心以南3公里处,是曼德勒香火最旺的地方,又称菩耶支”,即大佛塔”,是上缅甸最重要朝圣地之。</h3> <h3><h3>马哈穆尼寺的金佛就不允许女性靠近,更不允许像男人一样上前给金佛贴金箔。缅甸的男女权利十分不平等,社会上把人分成五个等级:和尚是一等公民,男人是二等公民,女人是三等公民,尼姑是四等公民,人妖是五等公民。马哈穆尼寺的金佛就不允许女性靠近,更不允许像男人一样上前给金佛贴金箔。</h3></h3> <h3>马哈穆尼寺因灵验而闻名,每天清晨开始,就有很多信徒来这里排队朝拜。</h3> <h3>固都陶塔</h3><h3>整座塔林有四个长廊,交叉成十字形状, 中心位置是一座大金塔 , 大金塔四周是精致的寺庙, 729座白色的小佛塔就整齐地排列在大金塔的四周,</h3> <h3>所有建筑都富丽堂皇,令人赞叹不已!而蓝天下白色的佛塔群更独具魅力,蔚为壮观!</h3> <h3>金塔旁边还有一座小的金塔。每个塔上的铃铛随着风叮当作响。</h3> <h3>这里也是新婚燕尔留影的佳地。</h3> <h3>还有一个景色必须要提及,那就是~乌本桥</h3><h3></h3> <h3>一座乌本桥看尽缅甸风情</h3><h3>太阳渐渐西沉,乌本桥背对的天空呈现出了特有的橘黄色,桥上追逐夕阳的游客,餐余休闲的居民,步履缓慢的僧侣,坐在亭子里抽烟的老人,都成为生动的剪影,沐浴在这温暖流过的时光中,如电影中的慢镜头,隐约而现。</h3> <h3>红日终落,结束了一天的行程。</h3> <h3>前面我们看到缅甸是一个佛度国家,寺庙,佛塔随处可见,建筑也都是富丽堂皇,耀眼夺目,然而我们一路走来确很少看到高楼大厦和较为像样的民居,大都是及其简陋的板房或竹席房,在缅甸佛教信徒们的心里,省吃俭用积攒下钱都造一座佛塔是一生的夙愿。</h3> <h3>商贩的车子。</h3> <h3>缅甸人认为,如果能在炎热的夏天向过路人施舍一杯清凉洁净的水,则是一件很积德的事。所以,你会看到,在缅甸人自家大门口,在市内公共汽车站,或在公园、佛塔等场所,总放有盛满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过路人饮用。缅甸人的施舍和捐献到处可见。</h3> <h3>前面我们看到缅甸是一个佛家国家,佛教建筑金碧辉煌,缅甸佛教信徒颇多,他们可以生活简普,他们的代步工具较比落后,三轮车多为主要运输车,摩托车也比较多,马车,自行车也实为常见,这些都比较简陋,但是为寺院募捐花车,华丽无比,他们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可以买金箔贴补大佛金身,这就是一个佛教国家。</h3> <h3>这是我们在缅甸体验的一顿当地晚餐~手抓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