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1日晚8点,了凡智愈陪伴营践行线上分享会如期举行。本期以《改过之法》为主题,由王英兰老师担任主持嘉宾,旨在引导大家在经典对照中觉察自我,在生命故事中照见内心,于自我反思中观照众生,最终在生活的磨砺中绽放生命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一、改过之道:三心三法与命运的联结</p><p class="ql-block">主持嘉宾王英兰老师首先梳理了“改过三心三法”的核心内容,强调改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践行的过程,且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她提到,唯有主动去除恶习,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蜕变,为在场伙伴们奠定了“知过、改过、成长”的认知基础。</p> <p class="ql-block">二、践行分享:在生活细节中照见成长</p><p class="ql-block">分享环节在温暖热烈的氛围中展开,伙伴们陆续带来一周的学习感悟,让“改过”的智慧在真实故事中落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有位伙伴分享了与“得失”相关的感悟:自家种的5个窝瓜先后被人拿走3个,换作从前定会愤怒,如今虽有心疼却能保持平和。她还提到,邻居菜园的黄瓜长势喜人,自己虽有采摘冲动,却能及时克制。由此恍然大悟:窝瓜被摘或许是因他人喜爱,便释然道“摘走就摘走了,明年多种大家喜欢的”。这份“心中无恶念”的轻松,让她看到自己的进步:不再纠结对错,而是体察行为背后的动机。</p> <p class="ql-block"> 另一位伙伴聚焦“饮食之戒”,谈及学习后对吃肉产生罪恶感,当即决定与女儿多吃素。当女儿提出想吃菜里的培根时,她愉快应允,用“有觉察就行动”的态度,让母女餐食充满欢喜。同时,她提到自己心态变得平静,减少妄念后与家人关系更和谐,甚至会在为患者开死亡证明时念往生咒,以尽最后一份心力。</p> <p class="ql-block">有伙伴反思了“学习态度”的转变:从前边做事边听课,收获甚微;如今专注听课并做笔记,感悟良多。她特别提到对“人际偏见”的觉察:曾因傲慢心而反感某人,不愿见其面、听其声,实则是内心“认为自己更强”的冲突投射。由此领悟:喜欢与不喜欢,皆源于自身内在,与他人无关。她还用“净化污水”作比:改过如净水,既可痛改前非(倒掉污水),亦可循序渐进(持续注入清水),而习性难改,更需长期专注修习。</p> <p class="ql-block">一位伙伴从“拥有与烦恼”的关系切入:今年开辟小菜园后,因“如何防盗”“是否帮邻居浇水”等琐事陷入纠结,才发现烦恼源于“小我”对利益的计较。此外,爱人与卖肉者争吵时,她觉察到爱人的暴躁源于“渴望被看见”,愤怒瞬间化为柔软—原来“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位伙伴结合经典中“调节愤怒”的智慧分享:周日给婆婆送饭时,因与嫂子的时间安排分歧心生不快,但在爱人“做好自己该做的”的提醒下转念,对婆婆温和回应。她感悟到:要接纳他人犯错,不轻易评判,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面对工作中常见的推诿,她也能淡然处之——对方认领是契机,不认领便是自己“积功累德”的机会。正如“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人生每一步都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整场分享会印证了“修行即断恶修善”的真谛:在一次次觉察中看见自己,在一步步践行中理解众生,最终在改过中拥抱更广阔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