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翰墨凝风骨,一联丹心映山河》

彦轅

联曰:“白鹭衔丹魄,匡山铸铁肩” 这幅李星兰先生的草书对联,在 主题境界 与 书法艺术 上皆展现出动人魅力,更因作者 “老有所为、心系家国” 的精神而愈显厚重:<br>一、联语寄怀:家国情怀的凝练表达<br>“白鹭衔丹魄,匡山铸铁肩”,短短十字气象万千:<br>意象与精神的交融:“白鹭” 喻高洁,“丹魄” 凝赤诚忠魂;“匡山” 托志(可联想 “铁肩担道义” 的担当),“铁肩” 铸气节筋骨。联语紧扣 “抗日反法西斯” 主题,以自然意象寄寓家国大义,将个人情志与民族精神熔于一炉,立意沉雄而意境空灵。<br>文墨相契的张力:草书的洒脱与 “丹魄”“铁肩” 的刚健形成呼应,字魂与文意共振,让书法成为精神的载体。<br>二、草法风神:流畅中见筋骨,随性中守法度<br>从书法本体剖析:<br>笔法灵动,气韵贯通:线条流畅圆润却不失力度,似 “屋漏痕” 般含蓄沉着;轻重起伏如 “长河泻瀑”,节奏明快自然 —— 起笔、使转、收笔间,可见作者对草法 “提按顿挫” 的精准把控,通篇气韵连贯,毫无滞碍,尽显草书 “一笔书” 的畅达意趣。<br>结字欹正,章法和谐:单字造型随性而不逾矩,欹侧中求平衡(如 “鹭”“铸” 等字的欹势与稳劲);对联左右幅呼应,字距、行距疏朗匀净,既保草书 “纵逸” 之态,又守对联 “对称” 之规,在规整与自由间寻得精妙平衡。<br>墨色与留白:墨色浓淡相宜,枯润互补,配合字间留白,营造出 “虚实相生” 的意境,让作品在视觉与气韵上更显通透。<br>三、精神标高:耆年翰墨里的担当<br>尤为可贵的是 创作者身份与时代精神的交织:<br>先生以老年之姿,挥毫寄情于抗日反法西斯主题,既展现深厚书艺功底,更彰显 “老当益壮、心怀家国” 的精神气象 —— 笔下不仅是书法的美感,更是一位长者对历史的凝视、对家国的热忱。这种 “艺以载道” 的创作态度,让作品超越技巧层面,成为 精神传承的载体。<br>结语:老有所为,笔墨生辉<br>这幅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呈现,更是一位长者用笔墨书写的人生答卷。它让我们看到:年龄从不是艺术创作的界限,对家国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才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愿更多老年朋友以笔为刃、以墨传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作中升华,让晚霞般的艺术之光,继续照亮文化自信的前行之路! 彦辕谈书法<br>202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