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十年

杜二哥

<h3> 十年光阴,足以让山间的溪流改道,让城市的楼宇长高,也足以让一个人的心境,从喧嚣走向沉静。今天和老同事见了个面,突然聊起,我们已进城十年。那些走过的路、遇过的人、经受过的考验,最终都化作了心底沉甸甸的感悟。​<br> 大学刚毕业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懵懂,通过考试踏入体制,工作起点是一个偏远乡镇。那里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但初入体制的窃喜,足以盖过环境的艰苦。乡镇工作忙碌充实,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虽条件简陋,却充满欢声笑语。乡镇岁月如一块粗陶,土腥且坑洼,却盛得住最滚烫的初念。更像一枚印章,把青春和爱情都按在纸上,从此,人生不再是无主的山泉,而是有了前行渠道的河流。​<br> 十年前,从乡镇到市直,平台转换带来全新挑战。初入市直单位,面对复杂工作流程与高标准要求,我像迷失方向的羔羊,力不从心。有时候赶材料到后半夜,办公楼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望着窗外零星的灯,心里空落落的,对着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数据,我迷茫、焦虑,甚至质疑选择。可退缩并非我的性格,在一次次任务中,逐渐从职场小白成长为业务骨干。那些加班到深夜的灯光,那些被圈改的密密麻麻的文稿,那些藏在抽屉深处的焦虑与不安,都在悄悄打磨着心性。单位教会我的,从来不只是写公文、办事情的技巧,更是藏起恐惧的勇气,怕出错、怕得罪人、怕时间不够,怕孩子生病、妻子失望、父母担忧,怕出错时的谨慎,怕辜负时的担当,怕亏欠时的自省,我把这些“怕”折叠成A4纸,塞进抽屉底层。<br> 职场的磨砺让我褪去青涩,而家庭的烟火则让我懂得了责任的重量。这十年,工作上历经多岗位历练,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成功喜悦,也有失败苦涩。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磨砺,每一次突破都是自我超越。她怪我回家像打卡,我怨她不懂加班的苦,夫妻间的沉默曾像堵无形的墙,把两个人隔在两端。但家的滋味,原就藏在这些细碎里:是晚归时她递来的那半个冰镇桃子,带着指尖的凉意;是深夜俯身时,孩子熟睡中均匀的呼吸,拂过手背的温软;是争吵后背对背躺着,那句在喉咙里滚了又滚的“对不起”。家从不是永远风平浪静的港湾,而是风浪过后,总有人与你共拾碎片,重新拼凑生活的模样。<br> 进城十年,曾经的小伙挺起了大肚子,身体的不适和体检单上异常的数据都在提醒着自己已步入中年,镜子里的自己早已没了当年的挺拔,于是逐渐学会与自己和解。晨跑时的气喘吁吁,餐桌上对油腻的克制,不仅是对身材的重塑,更是对自身的重新掌控。起初很艰难,馋嘴的欲望、身体的疲惫总在拉扯着我,但看着体重秤上逐渐下降的数字,看着妻子眼中露出的惊喜,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减掉的不光是体重,更是心里的那点浮躁。如今,赘肉慢慢消退时,竟像卸下了积压多年的疲惫,这场与自己的较量,让我在岁月的打磨中多了份对生活的笃定。<br> 进城十年,站在第十年的路口回望,乡镇的星光、市区的霓虹、孩子的啼哭、妻子的责备、母亲的担忧,早就成了我日子里最实在的底气,稳稳地托着我,走过了一程又一程。十年前,我带着窃喜与惶恐启程,十年后,窃喜沉淀为对生活的敬畏,惶恐化作对周遭的慈悲,懂得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困境里努力支撑。往后的路,只需低头拾起脚边每一粒时光,吹去浮尘,妥帖安放。<br>  进城十年,有付出、有收获、有成长。那些在单位电脑上敲出的字、在饭桌上和朋友喝下去的酒、在书桌前没来得及给孩子讲完的题,都是生活在纸背面透出的墨,墨里有我迟到的道歉,有她没说出口的撒娇,有孩子成绩单上起伏的数字,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了谁也撕不下来的那一页。曾经的迷茫与放肆,皆化作如今的沉稳与淡然,让我在人生舞台上,书写下一个十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