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追逐数字浪潮:一场特殊的手机摄影课

漫步春光

2025年8月12日下午,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三楼的“建邺大讲堂”里,近40位学员正低头摆弄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他们平均年龄60岁,是建邺区太极拳协会各基层分会的宣传员,今天聚集在这里,学习一门对他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技能——手机拍摄与新媒体运营。<br> 宣传员们时而低头记录手机拍摄参数,时而举起设备尝试推拉镜头;有人举起手机,尝试刚刚学到的“推拉摇移”运镜技巧;还有人头靠头在研讨剪映软件的操作步骤。一张张兴奋而专注的面庞,凸显出现场学习氛围的浓烈。 两位现场培训老师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 首先登上讲台的李光斌老师毕业于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新闻系,为南京电影协会会员、山东省日照公益摄影协会会员,曾任职于南京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熟悉行业规范与流程,从事视频传媒工作 12 年,精通策划、拍摄、制作全流程,既具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又具备创业与运营管理能力先后创立四家文化传媒公司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重要项目。 讲台上,李光斌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术语:“分辨率就像织布的密度,帧率决定了动作的流畅度……”台下,一双双眼睛紧盯着投影屏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王越老师是昆士兰大学商科双学位硕士,澳洲文旅合作单位中国区新媒体负责人、南京文旅副会长单位新媒体负责人、南传新媒体社团导师、"一带一路 · 国门巡礼项目"宣传策划,多次带领团队参与国内外项目的宣传活动,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br> 王老师重点解析主流平台特点、账号注册流程、内容发布规范等实用信息。银发学员们的手指在手机键盘上略显生涩,但眼神里却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p class="ql-block">最热闹的环节莫过于实践拍摄。两位学员李一珍和郑敏走上台前,行云流水地演示42式太极拳,成为大家的“模特”。镜头对准,学员们或蹲或站,寻找最佳角度,现场瞬间变成一个小型拍摄现场。很快,培训交流群里陆续弹出学员们的第一批作品——有的镜头平稳,捕捉到了太极拳的柔韧之美;有的特写到位,放大了招式中的力道。</p> 两个多小时的课程结束时,不少学员仍意犹未尽,围着老师追问细节。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不再只是儿女联系的通讯工具,而成了记录、表达甚至传播太极拳运动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