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十一期微影展

二大爷

在摄影界有句俗话,拍风光是可遇不可求,没有点运气是真不行。老天爷也真眷顾老同志,他们外出拍照时的天气、光线、角度、看点、都凑齐了。从而使照片避免了平平淡淡。世界气象万千,最有意思的还是生活。老交通摄影协会会员们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生活,拍下了时代的记忆。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成果吧。 陈和民摄《鸭绿江上的游艇》 陈和民摄《今日的鸭绿江上》 陈和民摄《马市村志愿军过江公路便桥今夕》<div>此便桥修建于1950年10月,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主要过江桥梁之一,也是志愿军徒步从公路便桥出国作战的过江点。1951年2月,志愿军第64军奉命入朝,军政治部摄影组长黎民带领电影队和文工团,在鸭绿江边为过江部队作宣传鼓动工作。当该部百色起义红军团从马市村公路便桥通过时,黎民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这个永恒的历史画面,为抗美援朝战争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座简易便桥,也成为志愿军奔向朝鲜战场的重要交通设施。(见左图)<br>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鸭绿江下桥和上桥目标较大,成为美军飞机攻击的主要目标,而这座便桥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很少遭遇敌机轰炸,大批志愿军部队从这里过江,军事物资也从这里运往前线,这里成为钢铁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随着志愿军部队陆续撤离,这座临时桥梁也很少再用。因年久失修、自然侵蚀而逐渐消失,现仅存星星点点的桥桩露出水面。成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现已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见右图)</div> 陈和民摄《鸭绿江上的断桥(下图)和新桥(上图)》<div>抗美援朝期间,美军狂轰滥炸,中朝之间唯一的大桥被炸断。如今留存的断桥成为美国侵略的铁证。抗美援朝胜利后,在断桥旁边建造了新桥,现仍在使用。</div>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1》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2》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3》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4》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5》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6》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7》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8》 陈首先摄《金山岭之9》 梁德明摄《爱心表达》 梁德明摄《宝宝要》 梁德明摄《鞠躬尽瘁》 梁德明摄《哪吒遇见机器人》 梁德明摄《不再傲慢》 梁德明摄《上场前的叮嘱》 梁德明摄《意念遥控机器狗》 梁德明摄《夏日光影》 经木斯摄《舞》 田景玥摄《翠鸟》 田景玥摄《北海晚霞》 田景玥摄《北海夕照》 田景玥摄《柳荫湖上》 <p class="ql-block">田景玥摄《宫廷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