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踏入梓潼七曲山的山道,晨雾正从两旁古柏的缝隙里渗出来,像一幅被时光浸软的绢帛,绵柔中带着几分飘逸。</p><p class="ql-block"> 翠云廊,古蜀道的起点,在这里上万株古柏站成了千年的仪仗,枝干上凝结着秦月汉霜,也藏着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苍茫底色。当年李白走蜀道,见证了古蜀道的险峻,他被蜀道的雄伟奇险深深震撼 ,挥笔写下《蜀道难》,成为韵唱蜀道的千古绝唱。当时的蜀道除了险峻奇曲之外,两旁参天的古柏想必也是李白目中的秀木吧,但蜀道的险峻更加跌宕起伏,给他的震撼太过深刻,于是他的诗中主要着墨于蜀道的险危奇骏,来映射时局的状态了!</p><p class="ql-block"> 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古柏是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被誉为“古柏大观园”。这里的古柏经历了秦代的“皇柏”、三国时期的“张飞柏”、明代的“李公柏”及清代的“潘家柏”四次大规模种植,现存古柏树上万株,树龄105年至2300年不等,一株“古柏王”树高29米,干粗6.7米,树冠覆盖超45平方米,树龄2300年,苍劲挺拔,镇守千年蜀道。</p><p class="ql-block"> 是的,七曲山古柏的形态是大地写下的狂草,各求各异。有的树干皲裂如青铜鼎纹,沟壑里嵌着三国时张飞植柏的传说;有的枝桠扭曲着刺向天空,像在抓取云端的星子,据说其中一株“晋柏穿云”,虽在明代枯槁,至今仍以铁骨般的躯干撑着岁月——那些皴裂的树皮里,藏着多少被风雨磨平的朝代?“古柏王”将两千三百年的光阴酿成了深褐的纹理,树冠如伞盖遮天,投下的阴影里仿佛浮动着秦代驿卒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 走在七曲山古柏夹道的路上,地下的石板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缝隙里长出的苔藓都带着古意。忽然想起李白的家乡江油离此不过百里,千年前的他,或许正是从这片柏树林开始了蜀道之行。当他仰头看见古柏的枝桠在云端纠缠,听见山风穿过树洞发出“噫吁嚱”的长叹,会不会觉得这些柏树本身就是险峻蜀道的魂?他写“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时,眼前是否闪过柏枝间挣扎的鸟影?写“枯松倒挂倚绝壁”时,是否将古柏的苍劲也揉进了诗行?</p><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柏叶筛下来,在地上织成晃动的碎金。有老人带着孙辈来祈福,孩童的手抚过树皮,惊起几只蛰伏的甲虫,那声音像极了时光剥落的轻响。七曲山大庙飞檐下的铜铃叮咚,与柏涛声混在了一起,恍惚是千年前的马蹄声与诗人的吟哦重叠。这些古柏啊,是活着的史书,也是会呼吸的诗篇——秦代的雨打湿过它们的新绿,唐代的月光曾在枝头凝结成霜,而今,它们仍以虬结的姿态,为每一个来访的人展开蜀道的千年画卷。</p><p class="ql-block"> 离开古蜀道时回望那片山林,七曲山的古柏群就像一阙平仄错落的宋词,被岁月反复吟诵,仍然有滋有味、余韵无穷。风掠过树梢,似有若无的古柏影子,这不正是李白那年未写完的古道韵脚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