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策划组织者:李玉莲 王昌平 侯建新</p><p class="ql-block">筹委会成员:常松月 谢崇发 童淑萍 祁秀英 荊新华</p><p class="ql-block">摄影摄像制作:王昌平 刘中美 刘建军及参加聚会的七五届同学</p><p class="ql-block">美篇文字编辑制作:赵雅玲</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的主题电子屏幕及特别定制的印有"我们50在一起"胸标的红色T恤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接上篇</b><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av9xt1?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18040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五十年同窗再聚首 七十载大美新疆游(上)</a></p> 花絮 同学老师祝福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同学旅游聚会,是我们七五届一大幸事,1975至2025,我们只有一个五十年,是一生中难得的日子。有同学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他们发来了祝福,以此表达对同学对家乡故土的怀念之情,并祝七五届同学旅游聚会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b>杨志芳汪鲁新夫妇同学从上海发来小视频《老同学》</b></p><p class="ql-block"><b> </b>赞美同学情怀,同窗友谊。充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和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李永明同学在天涯海角发来祝福</b></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好!感谢组委会同学的努力付出!祝活动圆满成功!祝迈入古稀之年的我们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曾秋月、张莉夫妇同学在聚会前几日抵达乌市</b></p><p class="ql-block">与同学们录制了视频祝福五十年同窗友谊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杜学文、李青湘夫妇同学从山东威海发来祝福</b></p><p class="ql-block">从青春到古稀,一路走来不容易,祝同学们此次活动圆满成功!潇洒优美的麦西来普表达了夫妻二人的美好祝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马玉明同学从北京发来祝福</b></p><p class="ql-block">老同学们大家好!一晃毕业五十年了,就像昨天的故事。非常想念老同学!祝盛大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北屯同学的问候祝福</b></p><p class="ql-block"> 北屯同学与先期到达的刘建军刘中美夫妇向旅游聚会及全体同学问候,他们佩戴红领巾怀揣少年心,祝贺七五届的旅游聚会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曾老师从上海发来祝福</b></p><p class="ql-block">曾老师得知大家的此次活动后,在七五届聊天群里祝福同学们。</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兄弟姐妹们,同学们,今日在这里相聚聊天。非常高兴!愿你们身体平安健康!生活永远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分享你们喜悦的欢歌笑语与载歌载舞,让我也顿感年轻了。很想念同学们。</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旅游聚会很想前行参加,但力不从心,不能与大家聚会啦。</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手夕阳共同前行吧!祝聚会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上篇《明珠不落》的作者韦书新昨天(16日)从上海回到北屯。虽然错过了与他和王登山相聚的机会,能以这种方式见上一面也很好。感谢建军、中美从北屯发来的图片"新闻报道”。右一为韦书新。</p> <p class="ql-block"> 这次大聚会还有未能参加,但却在幕后默默做了许多。如丁敏平时喜欢诗朗诵,得知大聚会文艺表演需要朗诵素材,就推荐了《生如胡杨》,并通过微信与总导演李玉莲沟通,帮忙进行了文稿的编排。因喻意深刻,紧贴聚会的主题精神,被安排在第三个节目里。广受好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乌市三天的聚会旅游结束了,还没来得及梳理平复激动的心情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即从乌市转向我们第二个聚会地点:阿勒泰、北屯及一八一团。这是同学们毕业离开父母离开母校∽巴区中学,告别同窗迈入社会,憧憬未来放飞理想的地方。如果说乌市的三天是欢庆旅游,那这北去的阿勒泰、北屯、一八一就是圆梦故地之旅与心灵深处的探寻。</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流水,一晃半个世纪。回首已是青丝染白发。那曾经熟悉的土坯房还在吗?房后的水井还在吗?那曾经熟悉的巴区学校的钟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在耳畔环绕,那时而咆哮奔腾时而平静流淌的克兰河水仿佛在眼前流过…</p> 圆梦之旅阿勒泰、北屯、一八一 <p class="ql-block"><b>8月29日从五家渠出发去阿勒泰</b></p><p class="ql-block"> 行程近600公里,抵达阿勒泰后我们分别在同学家及宾馆住下。当下正是阿勒泰旅游旺季。</p><p class="ql-block"> 阿勒泰在国家地理旅行界享有盛名,自考古发现人类滑雪岩壁记录以来被列为“人类滑雪起源地”。“雪都”就成了阿勒泰的名片。著名5A级景区喀纳斯更是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及游客。在《我的阿勒泰》播出及阿禾公路七月一日通车后,疆内外游客更是车水马龙地涌入阿勒泰腹地。</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巴区小学、初中的同班同学彩英。来阿勒泰的几天在她及先生的吃住行全方位安顿下,让我们在阿勒泰游玩的顺畅愉快。从小体弱多病的她现在如此泼辣能干,令人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 也十分感谢我阿勒泰同学风岩(原东方红中学同学)提前预订了宾馆,得以顺利入住。</p><p class="ql-block"> 巧合的是我住的宾馆对面正是我初中、高中的母校阿勒泰二中(原东方红中学)。晚上来校园散步,原来的礼堂位置已改为免费的自驾游旅行车的驻扎营地,配套了共公洗手间及饮用水。风岩说,为了发展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今年才实施的。原来的小树林及操场被一片草坪代替,成为了阿勒泰紧急救援疏散中心。目前只保留了小学部,即阿勒泰试验小学。二中搬至新校区,比原来有了更大的校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更巧的是在阿勒泰找到了失联50多年的181加工厂儿时好朋友东方红中学低我一届的杨琴。这阿山深处故地遇故人。又让我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走在解放路南端即将转弯过大桥一段,正是当年181加工厂的厂区,紧临山脚的三橦楼房为加工厂的还建房。今天的阿勒泰城建比原来扩大了三四倍,往南发展了新城区。东西都扩建了不少住宅及道路,一个峡长地貌的小山城有了巨大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与在阿勒泰的原东方红中学高中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与在乌鲁木齐的阿勒泰东方红中学高中同学,感谢張风岩招集同学们聚在一起,分别已是51年了。</p> <p class="ql-block"> 与杨琴及杨琴妈妈,老人家90岁了,除了患有青光眼,身体很硬朗。由衷的祝愿老妈妈、杨琴及家人平安健康幸福快乐!</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熟悉的克兰河大桥曾是黑色圆木框架结构俗称黑大桥,现早已是钢架结构的彩虹桥。是每个曾在阿勒泰生活过的游子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桥下的克兰河水自北向南流淌着穿过整个山城。克兰河长约265公里由阿勒泰蜿蜒曲折经181垦区、北屯汇入额尔齐斯河。因全球气候变暖,今夏雨水较少,有的河段水太浅,河床上的石头都裸露了出来。河的东西两岸修了人行栈道,人们可以在栈道上观景散步亦可通行。克兰河上已修建了十几座桥了,它们即提升了阿勒泰的交通设施能力,也与栈道交织融汇给这个城市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还给人们提供了漫步休闲的场所。站在栈道向北面远处阿尔泰山望去,呈现一幅金山银水的秀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0日游览阿勒泰桦林公园</b></p><p class="ql-block"> 阿勒泰桦林公园是美丽的天然大氧吧,高大密集的的桦树直冲云天、遮天蔽日,令人舒爽惬意。灰白的桦树干上的疤痕似一双双眼睛与游客对视着。不少人在此避暑纳凉露营休闲。桦林公园美在一年四季都会有它不同的景致,吸引着一些摄影爱好者及游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31日至8月1日分头游</b></p><p class="ql-block">彩英约玉珍、林娜、保国等同学去她一营的农家院。我与先生阿禾公路喀纳斯二日游。</p> <p class="ql-block">在彩英家农家乐分享着美食与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月31日~8月1日阿禾公路喀纳斯二日游</b></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司机加导游帕先生(维吾尔族,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带领下,31日早8时10分准时上路了。阿禾公路的风景在路上。我们一路从阿勒泰→阿禾公路→贾登峪→喀纳斯→布尔津→阿勒泰小环行游,在贾登峪住一晚,8月1日下午17时30分左右返回了阿勒泰。</p><p class="ql-block"> 蓝天白云在青山远黛的山涧峻岭上空舞动飘移,陪伴着我们同行。乘坐的中巴车在蜿蜓盘旋的山路上像一只小船在水中似的缓慢地跌宕起伏,这200多公里的阿禾公路只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p> <p class="ql-block"> 晨曦里的喀纳斯,雾气蒙蒙,云雾缭绕宛如梦幻般的一湾湖水若隐若现地映入眼帘。她蒙在一望无际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飘渺、神秘而绮丽,宛如仙境。</p><p class="ql-block"> 同车人都惊叹这天气太给力了,不是每个来旅游的人都能看到的,可遇不可求。只有在清晨晴朗的天气随着太阳光热湖水蒸腾,才能看到如此神奇美妙梦幻般的景色。这是我用手机隔着区间车窗拍下的。太喜煞人了!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陶醉地说“值了值了”。这也是我此行的意外收获。到了喀纳斯景区后太阳已升高,雾气渐渐散开,即便在游艇上绕湖游也再没有了这仙境梦幻的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在喀纳斯景区执勤的武警战士像一座雕像,岗亭围栏上写有“金山卫士”四个字,令人素然起敬。我们与帕先生三名退转军人(帕先生曾是空军志愿兵,退伍后在公安战线工作)在喀纳斯标志牌前合影,共同欢度八一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8月2日至3日阿勒泰、北屯和部分参加大聚会同学聚集北屯</b></p><p class="ql-block">北屯位于阿勒泰市南70公里处,在181团部(巴里巴盖乡)以南紧临181团。是兵团第十师所辖2011年12月20日,设立县级北屯市。2011年12月28日,北屯市正式挂牌成立。北屯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一张张合影留下大家相聚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北屯同学发言表达同学友谊之情</p> <p class="ql-block">赵佐中的发言诙谐幽默,逗的同学们捧腹大笑。</p> <p class="ql-block"> 原定的桌子为20多人,却来了32人,是乌市大聚会的一半人数,可见大家的热情依然不减。因人多几位同学家属未能参加。祁秀英、聂雪梅负责招集,唐一主动担任司仪主持聚会。最后又是祁秀英收款(由北屯、阿勒泰同学付款),十分感谢北屯、阿勒泰同学的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 张淑君为大家即兴清唱一曲《边疆处处赛江南》把在北屯欢乐聚会的氛围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在北屯我们一行5人都住在聂雪梅家,自知道我要来参加聚会活动,就在群里@我,来北屯就在她家住,其真挚热情令人感动。我们虽然不是同班同学,但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高高的苗条身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心灵手巧的雪梅用业余时间绣了很多十字绣壁挂作品,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8月3日早上秀英接大家吃完早餐,离开北屯,向目的地181团进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8月3日来到阔别了50年的巴里巴盖(简称巴区)181团。</b></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随父母来新疆生活的第一站,1969年5月∽1975年11月离开,(中间有三年时光在阿勒泰)。自离开后第一次回来,它已变了模样,找不到曾经的平房了。大路宽了,高大的白杨树在年轮中更加高大挺拔,直冲云天。一排排楼房, 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大街上很安静,人也不多。181的同学基本上都离开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来到母校,与王老师相约见一面,是我此次最大的心愿。王老师是母校现在唯一与我们有交集和共同生活的元老级师长,给住校男娃娃理发的活基本上是王老师包了。王老师又是学校文艺活动及181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总导演。在181家喻户晓,为兵团、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能歌善舞的文艺骨干。享有崇高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师团级先进共产党员和优秀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 感谢张淑君联系王老师,实现了我心中50多年的夙愿,见到阔别50多年的王老师,我兴奋地拉着她的手,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就跟她说:“你和王锡亭老师是我的入团介绍人”。看得出来王老师见到大家也很激动。虽然王老师80多岁了,身体有点状况但她依然精神矍铄和蔼可亲地与同学们交流。大家纷纷与王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与王老师在母校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纷纷在“感恩母校”的感恩石前留影拍照,以表达此时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这感恩石是85届高二(1班)全体高中毕业生2015年庆祝高中毕业30周年赠立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营姬家乐大院的美好时光</b></p><p class="ql-block"> 离开团部,离开母校我们在晏忠萍的诚邀下,来到一营克木齐。这里她及家人创办的姬家乐大院让我们充分享受了农家乐的田园诗意生活和绿色食品的美味佳肴。</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大门牌楼下拍摄合影,此时蓝天白云,绿叶摇逸飘荡,同学们五颜六色的衣装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呈现出美丽的画面。啊,留下了最漂亮的两張合影!</p><p class="ql-block"> 我们由衷的祝愿姬家乐大院,庭院深深 财源滚滚!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阿山脚下克木齐的农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纷纷拍照合影,在大院里采摘甜海棠果,分享着难得的农家纯天然的绿色食品。</p> <p class="ql-block">绿阴大棚下开心畅聊</p> <p class="ql-block">托举着丰收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8月4日晚,我和先生宴请阿勒泰的众同学(有181的,有阿勒泰的)在阳光酒店答谢大家。以表感激之情。我一路行程安排紧凑,没有时间答谢乌市、北屯的同学们了,在此表示谦意啦。</p> <p class="ql-block"> 连日来的行程进入尾声,特别感谢这次旅游聚会活动让我见到了分别半个世纪的同学老师,终于圆了我故地重游的梦,找到了失联半个世纪的小伙伴。也品赏到新疆特色美食。领略了大美新疆天山大峡谷、五家渠、北屯、阿勒泰、阿禾公路、喀纳斯的壮美秀丽的风光。同学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无以言表,久久不能忘怀。这浓郁的同学情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 感谢李建军夫妇的迎接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招待。感谢李永叔的盛情款待。感谢发小同学侯建新夫妇五家渠的温馨款待。感谢王彩英夫妇在阿勒泰给予的全方位温馨安顿与款待。</p><p class="ql-block"> 更要感谢《五十载同窗再聚首 大美新疆游》的策划者组织者李玉莲、王昌平、侯建新及筹备组同学:常松月、谢崇发、童淑萍、祁秀英、荊新华。你们事无巨细、任劳任怨、激情饱满、认真负责的工作及为此次旅游相聚活动付出的辛勤努力!谢谢你们!</p><p class="ql-block"> 感谢参与此次活动的全体同学及我们七五届同学这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p> <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不惧近黄昏!让我们继续携手,在夕阳的路上再出发,庚续记录我们七五届同学养老人生崭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包括我们同学在内的所有老年朋友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点燃生命中那最后一缕霞光!(全文完)</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浏览阅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说明</b>:因时间仓促,图片和视频较多,一些优秀上乘的图像如漏编,望同学们提出来可以加上。精彩视频因太长加不进来,留下遗憾在所难免,望大家谅解。</p>